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又一轮纷繁复杂的探讨当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迎来了新一届秋季联展。夹杂着虚拟经济与投资市场的浮动与喧嚣,制造业的明天格外牵动人心。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究竟如何?产业转移与升级的进阶成果如何?企业家信心指数有何变化?这些问题都将在新一轮秋季联展上,获得最直观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评刊集萃     
中国电源投资究竟怎么才算合适?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这几年一直讲电源投资过热,但是另一方面又有不少政府领导、权威人士在呐喊助威,认为这是市场化改革中,电力竞争产生的伟大成果,并且认为即使跑马圈地、无事建设,电源并没有过剩,而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了缺电问题。所以电源投资热究竟是坏事?好事?好坏都有?似乎还不好评价。[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中国机电工业》2014,(2):78-80
又至岁末年初,我们正站在一年中“总结与展望”的时点上:2015年,我们究竟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面对2014年,我们是应该乐观些,还是悲观些?行业正在或将会发生哪些变化?企业应做出怎样的抉择与改变?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机电工业》近期走访了机械工业及相关领域的各大行业协会,希望专家们的睿智之见,能为你提供启迪与参考!(由于篇幅所限,本专题分上、下两部分刊发,未完待续,敬请关注下期杂志。)  相似文献   

4.
郭洪业 《董事会》2009,(12):103-103
中国的经济现象是如此复杂,中国的崛起之谜是如此玄奥,原因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是如此宏大,连张五常这样常常自信满满的学者也不敢贸然回答。“在那么多不利的困境下,中国的高速增长持续了那么久,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中国一定是做了非常对的事才产生了我们所见到的经济奇迹。那是什么呢?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牛方 《中国纺织》2014,(3):112-113
虽然棉纺呼吁了几年的直补终于算是落地,但是市场对于新政的实施究竟会作出如何反应?未来一年棉花价格又将受到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2005年12月21日,由中国纺织杂志与中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瑞士苏拉集团独家协办的中纺圆桌论坛正式启动。作为行业媒体,我们听过、看过也感受过了太多的论坛,一种报告式的论坛风让我们沉闷不已,陈旧的话题和观点,让我们在豪无收获之余而倍显尴尬,而这一次,在2005年岁末的这次中纺圆桌论坛,我们似乎呼吸到了一种别样新鲜空气。短短半天的时间,昆仑饭店三百余人的会场,也成了观点的集散地,有理有据有实,而且还有大胆的设想,让我们听到了太多的信息,也受到了太多的启发。正如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兼《中国纺织》杂志社社长陈树津所说,集中探讨2006年宏观以及行业经济增长与相关的热点,这不仅是促进行业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需要,并且对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决策也;肾起到积极的作用。论坛无非是一种服务,为纺织企业提供一种信息服务,从这个角度讲,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按照这样的思路,中纺圆桌论坛又究竟告诉了企业什么?价值又有多大?对企业来说.可操作性又有多强?这,需要论坛信息的再现,让企业在揣摩中找到求渔之处。[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经过十三年的艰苦谈判,中国又一次来到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门前,一时间关于WTO的话题骤然升温。在部分人看来,加入WTO是严峻的挑战,而在另一部分人看来,加入WTO又是良好的机遇。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正确对待WTO?一旦加入WTO又需要采取怎样的对策呢?最近,记者分别采访了四位学者,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予WTO的关注,或许对我们会有所启发。有人说WTO是鳄鱼,有人说WTO是医生,对于中国来说,WTO究竟意味着什么?曹新:就其有利的一面来说,加入WTO将给我国企业提供较多的发展机遇。一、有利于…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在八个方面实行重点突破党的十五大制定的跨世纪行动纲领显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将会有进一步的推进。在改革的攻关创新阶段,究竟在哪些方面需要重点突破?国家体改委前不久归结为如下八条:一、国有企业改革要与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国有资产分布...  相似文献   

9.
企业标准化管理是针对以往经验管理的一次质的飞跃,是企业挣脱粗放式、模糊式管理的利器。近几年,企业标准化的趋势席卷整个施工行业,小到三级资质的民营企业,大到像中国建筑这样的项尖央企,都将标准化作为管理提升的着力点。施工企业构建标准化体系有三种方式:从制度入手、从流程入手、从手册入手。其中,以龙信和新兴保信为代表的施工企业选择了从岗位手册入手,以此来推进标准化体系的建立。那么,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岗位手册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其成本和代价又有多大?究竟是鸡肋还是熊掌呢?  相似文献   

10.
纺织服装行业是意大利制造业中的优势产业之一。2012年,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欧洲经济增长缓慢,特别是意大利经济陷入衰退的背景下,意大利纺织服装行业未能延续2011年的增长态势,生产和进出口均出现下滑。在等待内需市场复苏之时,意大利纺织服装行业已开始向全球化市场布局,但意大利纺织服装产业现状究竟如何?他们又如何看待中国市场?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就意大利纺织行业发展现状及经济政策背景进行了一次全景扫描。  相似文献   

11.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国有经济几乎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为国民经济提供增长基础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资源闲置与浪费。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追求国有企业的数量好,还是提高国有企业的质量好?国有经济究竟战线越长越好,还是适当收缩好?纯而又纯的国有经济好,还是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适当采取混合所有制的形式好?一个企业百分之百是国有的主导作用大,还是在五个企业中国有经济各占20%的作用大?我认为后者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大。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出发,有必要对国有经济进行主动的改…  相似文献   

12.
近10年过去,新疆终于迎来继西部大开发之后的又一次产业调整和发展的绝佳机会。新疆纺织行业究竟是继续以获取棉花资源为主要导向,还是大刀阔斧以开发终端市场加速产业提升?如何把握产业振兴机会正在于发展路线图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透视     
《董事会》2006,(7):14-15
中国股市确实应该迎来反弹行情了。自2001年至2005年年中的熊市行情导致中国股市的市值蒸发了一半。在进入2006年之后,若干个月连续昂首向上的上涨行情,似乎正在宣告大牛市的来临。上证综合指数在5月24日收于1591.43点,比去年6月的8年低点高出57%。虽然,与5年前的高点2237.49点相比,还有29%的差距,但这足以把投资者重新唤回证券交易大厅。然而,这轮上涨行情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投资者对监管层对资本市场股改措施的肯定?还是对管理层有了新的期待?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2011年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中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之后,首次回归“稳健”。面对物价依然在上涨,CPI依然在创新高的形势,究竟要采用何种手段来实现稳健的货币政策?作为能源消耗比重占到7成的煤炭行业,又将面临怎样的格局转换?就此记者采访了煤炭行业高级分析师郭海燕。  相似文献   

15.
李永钧 《董事会》2006,(1):44-47
2005年刚刚离我们而去。如果把一系列发生在中国车坛上的事件串联起来,我们又会发现.这年是多么值得回味、值得思考。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在这不算平凡的一年里,中国车坛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相似文献   

16.
车轮奔向远方──上海轮胎橡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学邯钢振兴企业纪实朱建华编者按: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搞活国有大企业是当前我国工业战线的主旋律。学邯钢抓管理究竟能不能收到实效?中国的民族工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挺直脊梁,走向世界?拥有120...  相似文献   

17.
世界及中国的玩具产业和市场究竟在呼唤着什么? 经济的全球化使产业和市场距离在不断地接近,也使供货商与采购商的沟通断的变化,电话,传真,E-mail,MSN,QQ,Catalog,Btog,定货会,展览会……  相似文献   

18.
《现代班组》2014,(2):52-52
2013年7月2日,一位名叫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的人悄悄地离开了人世。他的一位老朋友曾经这样评价他,“人们对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之所以没给予足够的重视,原因就像你站在纽约帝国大厦的旁边,可是你并不知道它究竟有多高,你只知道它比你高”。那么,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究竟是谁?他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评价?他的一生都经历过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闵纬国 《工业会计》2011,(10):22-23
2009年12月8日,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宣布,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由“A-”降为“BBB+”,拉开了欧美债务危机的序幕。今年以来,中国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潮,很多人哀叹当前的形势比2008年次贷危机的时候还要严重。中国企业的表现直接影响了中国股市的表现。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究竟是怎么回事?它与中国股市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某日,曾继跃所乘坐的驶往中国的航班从美国西雅图起飞,彼时,已经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几年的他,脑海中思绪万千。放弃在美国的一切,回国从头创业,这个决定究竟对还是不对?曾继跃曾经一次次的问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