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逸风 《全国商情》2007,(9):78-79
懂行的直销人都明白,直销仅仅是为自己提供了一个创业平台而已。“二八定律”和直销行业的现状都说明了一个事实:直销行业参与的人很多,而真正成功的人却很少。许多人在离开直销行业的时候总是抱怨“直销太难做”,“公司没选对”、“进入的时机不恰当”等等。其实,直销行业同其他任何行业一样,都是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的,这不是行业的问题,而是从业者自身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从事直销行业将近20年的历程,行业的沉浮,笔者游弋其中,对于选择直销公司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像笔者这样一批较早进入直销的从业者,对于选择公司更加慎重。笔者认为,理想中的直销公司应具备公司实力、产品、直销牌照等要求,但最根本的要素,还是企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全国商情》2010,(1):76-77
太阳神朱厚丞 朱厚丞,太阳神直销事业部的001号员工,直销事业部总裁,如今成为了太阳神从传统企业成功转型成为直销企业的最大功臣。伴随太阳神业绩提升520%,这个在直销行业中“另类”典型向直销人证明了直销也能以“德”先行。  相似文献   

4.
刚刚闭幕的“首届中国直销产业发展论坛”,无论在规模、规格还是在主题意义上,对中国直销行业而言,都具有划时代的影响。本届论坛是中国直销行业领袖、理论专家和市场菁英的风云际会,也是实践经验和专家智慧的大交融。  相似文献   

5.
2005年到2009年对中国直销行业来说,是一个“规则形成”的阶段,不论外资企业期望沿用国际惯性,或是内资企业力求平等对待,商务部都采取了谨慎稳健的把关原则。虽然这样的法规和管理模式未必能令直销行业满意,但也逐渐形成了一些行业规则。在商务部、工商局、公安系统的配套下,直销行业的管理似乎形成了“有牌违规,无牌违法”的市场运作机制。遵照《直销管理条例》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叶军 《全国商情》2007,(2):30-31
直销产品的核心,在于产品的物超所值及其包含的附加价值,对于直销企业如何提升产品本质价值的问题,我在这里把自己的经验跟大家共享。 直销行业两个《条例》的颁布,使中国数以千计的直销企业走入了一个有法可依的时代,也为中国直销企业长达17年的不合法划上了一个句号。在直销企业的审核上,国家除了对企业资金实力有所要求外,对产品质量也给予了很大的重视,由此可见产品在直销企业经营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金士力佳友作为一个非常年轻的直销企业,在规范产品标准、提升产品质量方面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我建议立法以后的直销,应该回归到产品上来,走真正以产品销售为导向的路子。在这一点上,直销企业要承担起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责任,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和行业形象。  相似文献   

7.
《全国商情》2010,(7):12-12
众所周知,目前直销行业的现状是传销与直销并存,获牌直销企业与准直销企业并存。在鱼龙混杂的环境下,作为企业管理者,笔者深刻感觉到,中国直销行业的监管需要走过一段漫长的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8.
侯峰 《全国商情》2010,(10):82-83
随着直销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中国直销行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不过,一个不容乐观的事实也随之出现,历经多年无序市场竞争后,行业内德才兼备的人才甚少,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徐敏 《全国商情》2007,(9):44-48
作为一家颇具实力的大型传统企业和日化行业内领军的知名品牌,隆力奇自宣布涉足直销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受到业界人士的极大关注。随着企业在直销领域内的一步步发展,行业内对于隆力奇的模式与路线的讨论与评价一直不绝于耳,或褒或贬,莫衷一是。然而,当我们仔细搜集并分析各界人士的“点评”时,却发现其中不乏主观的判断和臆测的成分。也正是由于这些缺乏客观性的言论的存在,致使广大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对隆力奇直销的认识和理解有如“雾里看花”,半明半暗。 正是出于以上原因,也考虑到“隆力奇现象”对于中国直销行业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我们特别邀请到直销行业内的几位研究专家和资深顾问,对隆力奇的直销运营状况进行了深度剖析。他们或长时间近距离观察着隆力奇在直销领域的发展,或亲身参与、协助过隆力奇直销系统的构架和建设,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些人士。相信他们的分析,将能够帮助读者揭开笼罩在隆力奇身上的“神秘面纱”,也将能够帮助更多有意导入直销模式的大型传统企业顺利开启这扇大门,共同构建中国直销行业良好的发展格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直销行业已经走过了近20个春秋。在这20年里,直销类企业经过数次凤凰涅磐,不断得到新生;直销理论研究也经过大浪淘沙,曲折发展。在中国直销本土化的道路上,需要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既需要权威的研究,更需要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石岩 《全国商情》2007,(2):25-25
所谓的“直销”与“传统行业”的划分到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说法了,今天的直销与传统营销之间已经不能够简单地进行区别。实际上,直销业态是全世界最充满活力、充满激情、充满感动和充满生命的业态,直销人来自于各个行业,而不是在一个独立的行业,直销应该是一首各种声音合奏的交响乐。因此,作为新时期的直销人,我们应该走出过去那种传统的行业封闭,用新的精神和灵魂去引导直销行业的开放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华 《全国商情》2010,(2):74-75
直销在世界很多国家盛行,上二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中国。无数事实证明,直销是平凡人铸就幸福人生的选择之一,但也是普通人“谈传色变”的罪魁祸首。这是源于直销行业的两大特性:直销企业管理相对松散,其次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低,加上社会大众缺乏直销知识,极易导致不法者打着直销旗号进行诈骗,从而对社会稳定构成成胁,直销界因此逐渐形成鱼龙混杂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全国商情》2010,(1):108-108
我认为直销公司之间没有竞争,竞争只存在于行业与行业之间。相对于传统行业,直销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值只有2%,所以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让大众接受直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全国商情》2010,(2):108-108
我认为直销公司之间没有竞争,竞争只存在于行业与行业之间。相对于传统行业,直销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值只有2%,所以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让大众接受直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直销行业第一批先行者,我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探索直销,可以说是经历了理论和实践的并行探索,见证了中国直销行业的发展,所以对于“我们需要怎样的直销公司”这样的话题,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16.
王义 《全国商情》2007,(2):52-53
2006年是我国《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颁布并实施后的第一年,两部法规的出台对维护正当直销活动、打击非法传销、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直销模式提供了法律保障,使直销业在法律上享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时标志着政府对直销从此开始进入法制监管的时代。对于直销员来讲,他们也有了判断直销企业、选择直销企业的依据和标准,有了识别正当和不正当、合法与非法的武器。对消费者而言,两《条例》的出台更是切实地保护了他们的利益。此外,两部法规的颁布结束了中国直销业长期鱼龙混杂的局面,使行业良性发展成为一种可能,也标志着中国直销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刘颖 《全国商情》2010,(9):56-57
2010年,中国直销行业已经走过了整整20年时间,直销立法也迎来了5周年纪念年。5年来,在两个《条例》的指引下,中国直销行业不断规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驶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此时期,无论是企业,还是经销商,都逐步将规范自律提上了重要日程。宁波三生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生)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企业。  相似文献   

18.
郑碧丽 《全国商情》2007,(12):20-21
进入2007年,中国政府的直销主管部门依法执政的态度发生了较大的转变,随着直销行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能力也有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全国商情》2010,(7):8-8
《直销管理条例》实施6周年之际,25家内外资直销公司获得了直销牌照,10多家企业向商务部提出了直销申请,上千家以直销模式经营的企业也徘徊在合法直销的大门外,这一进程表明直销行业在中国大陆的进一步发展已不可逆转。如果政府直销监管部门能够转变思维方式,消除目前直销监管环境存在的种种弊端,相信这个行业将会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义 《全国商情》2007,(9):10-11
随着国家对直销的立法以及直销牌照的陆续颁发,中国直销行业新格局开始形成。在这样一个时代里,行业必将重新洗牌,出现大规模的重组与整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