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8月,国税局稽查局对某水泥制品厂开展纳税检查中,通过账外调查取证,以查实企业"带肋钢筋"的购进数量为突破口,查清了企业利用购进主要原材料不如实上账进行偷税的事实。经查实:该企业账上购进、领用"带肋钢筋"分别少记59892公斤,采取账外经营,少申报销售额77万元,偷税4.6万余元,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80.67%。  相似文献   

2.
王志南 《涉外税务》2001,(12):71-71
最近,某地有甲、乙两个体工商户,分别被查出1.5万元和3万元的偷税.根据《刑法》规定,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且偷税数额占应纳税10%(以下简称假途灭偷税比例)以上的,即构成偷税罪.在此,甲、乙二人偷税额“达标”,众皆无话可说,然而,法官“盘点家产”后判定:当事人甲收入较少,应纳税额为5万,偷税比例为30%,构成偷税罪.当事人乙收入高,应纳税额为36万元,偷税比例为为8.3%,未达10%的最低标准,乙被宣告无罪.……  相似文献   

3.
基本案情 国税局稽查机关在对某企业进行检查时发现企业存在账外经营,经查账外经营销售额14万元,偷逃增值税1.1万元.此外,企业为保持税负,隐匿账外经营,账外经营部分取得的进项专用发票未进行认证、抵扣,涉及税款0.3万元.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账外经营部分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5]763号,以下简称"763号文")的规定,纳税人采用账外经营手段进行偷税,其取得的账外经营防伪税控专用发票未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17号,以下简称"17号文")规定的"自该防伪税控专用发票开具之日起90日内"的时限进行认证,或者未在认证通过的当月按照增值税的有关规定核算当期进项税额并申报抵扣的,不得抵扣其账外经营部分的销项税额.稽查机关认定:该企业偷税数额为1.1万元,但企业对此认定提出了异议,认为偷税数额应为0.8万元.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案情2002年6月,某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银行)向某汽车工业集团销售公司(系某汽车工业集团的下属全资子公司,下称销售公司)发放期限为一年的信用贷款500万元。2002年8月,销售公司欲将其位于某市开发区面积为3200平方米、净值约为人民币220万元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及其地面  相似文献   

5.
某轧花剥绒厂法人代表吴某以其"特有"的高智商,围绕"偷税反偷税",与地税稽查干部进行了一场饶有兴味的"博弈"。博弈结果,自以为"聪明绝顶"、"手段高明"的吴某彻底输了,他偷税49.5万元的不法事实最终"水落石出",等待着他的将是法律的惩处。真应验了《红楼梦》里的一句诗:"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相似文献   

6.
2011年,A水泥厂被举报偷税,经调查有4家个体户购买水泥制品时不需要也没有索要增值税发票,少记销售收入121.84万元。某县国税局依据《税收征管法》第63条规定,定性A水泥厂偷税,追缴了应纳增值税17.7万元及滞纳金,处以偷税数额的50%罚款。  相似文献   

7.
合肥市某汽车维修分公司的黄姓会计于2006年5月17日在所属区法院接受审理,她被指控涉嫌偷税:2003年至2004年6月份,该汽车维修分公司通过开具"大头小尾"发票的方式共计偷税近40万元,黄姓会计为公司开具了部分"大头小尾"发票.因分公司财务主管郑某在案发后畏罪潜逃,法院决定对黄姓会计进行审理.  相似文献   

8.
《税收研究资料》2001,(11):23-25
税收秩序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税制实施以来,浙江国税在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相适应的税收秩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但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有差距,突出表现在偷税骗税仍十分严重。2000年全省国税系统已查处偷税企业21269户,共涉及偷税金额82481万元;全省查实骗税企业7家,累计涉及骗税税款为7261万元,已退税款2477万元。这充分表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偷税骗税犯罪行为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2007年5月21日,一封举报信摆在了某国税稽查局的案头,反映双庆超市、双庆商店长期瞒报销售收入偷税问题。经过稽查人员二十天不懈的努力,"双庆税案"终于水落石出,取得了查补增值税26万余元,罚款14万元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0.
由一起偷税案引发对行政罚款与罚金竞合适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卫 《涉外税务》2006,(10):61-63
案情介绍 某鞋业公司2004年9月因偷税被当地税务机关处以20万元罚款,后税务机关发现在检查中遗漏了该公司同一纳税时期的部分偷税事实,经重新检查认定后,该公司涉嫌构成偷税犯罪,因而被移送公安机关侦查.  相似文献   

11.
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596)在未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的情况下,采用与子公司亳州古井销售公司合并申报的方式缴纳企业所得税,造成2002、2003及2004年均少缴大量企业所得税,2005年6月被税务机关查处后补缴1.06亿元所得税款,导致公司业绩巨额亏损,股价大幅下挫,品牌美誉度下降,潜在的税收风险转化成了巨大的现实损失."古井贡税案"所暴露出的税收风险问题值得深思.本文将在分析我国白酒行业避税手段和税收风险特征的基础上,阐述如何用综合的量化指标评估白酒上市公司的税收风险,以期给投资者和税收征纳双方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达勇  高钇 《税收征纳》2007,(8):11-12,15
2006年底.公安机关依法对美丽的九寨风景区某旅游飘流有限公司涉嫌偷税一案.向县检察院移送起诉.随后县检察院向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历时近三个月.税警双方密切合作.协同作战.查实偷税金额46万元.公司法人代表龚松明的偷税丑行受到惩处。  相似文献   

13.
孙卫 《税收征纳》2007,(2):13-14
引子:某鞋业公司2002年9月因偷税被当地税务机关处以20万元罚款.后税务机关发现在检查中遗漏了该公司同一纳税时期的部分偷税事实.经重新检查认定后.该公司则涉嫌构成偷税犯罪.而被移送公安机关侦查。2003年8月该公司被法院判决构成偷税罪.除对该公司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外.并对该公司处以10万元罚金。判决生效后,该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14.
偷税“为公”也犯法●薛金亭只因抱着“我偷税完全是为了使工厂走出困境,是‘为公’,所偷税款也未装进我个人腰包,构不成犯罪”的想法,日前,某著名葡萄酒厂副经理兼长城分厂厂长李远平,因偷税117万元被河南省民权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在现实生活中,...  相似文献   

15.
某医疗保健品有限公司不久前将最后一笔罚款3.6万余元缴纳入库。至此,一起补税罚款达11万余元的偷税案件查处工作落下帷幕。细说此案,还得从当初开始。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2月18日,某医疗保健品有限公司会计将最后一笔罚款3.64万元办理了入库手续。至此,一起补税罚款达11万余元的偷税案件查处工作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17.
一起案情乱如麻的土地交易偷逃税案,经税务人员锲而不舍地抽丝剥茧,终于查出偷税600万元的真相。  相似文献   

18.
最近,某生化医药制造厂发生了"倒罐"现象,因为对涉税问题处理不及时,少转出增值税进项税额2.06万元,被税务稽查机关认定为偷税行为,除追缴少缴的税款外,并处以一倍罚款,按日加收滞纳金。对此,企业负责人追悔莫及。  相似文献   

19.
兰权昌 《税收征纳》2005,(10):15-15
基本案情:今年3月16日,某县地税局稽查局接到群众来信,举报某房地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04年有偷税行为。3月20日,地税稽查局派稽查员对该建筑公司2004年以来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在检查期间,该建筑公司3月22日向地税局城区分局补申报缴纳2004年度少报的税款7.875万元。4月2日,稽查局作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认定建筑公司2004年度偷税7.875万元,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处少缴税款1倍7.875万元罚款。  相似文献   

20.
税务管理机关在对某通信公司进行纳税评估的过程中,通过技术分析,终于将企业以前年度的涉税问题查出,成功查获该通信公司偷税18.8万元。日前,税务人员在对该通信公司进行纳税评估时,发现该公司在2006年销售收入为2307万元,缴纳增值税11万元,税负率为0.48%;2007年销售收入为2411万元,缴纳增值税48万元,税负率为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