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推行可持续发展。构建碳金融评价体系及验证影响因素,有助于定量评估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和潜力。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背景下,本文构造了碳金融发展指数,发现中国部分省份的碳金融水平还很低,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近年来中国碳金融发展呈现上升趋势,区域差异明显;实证进一步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创新能力、清洁技术水平和政策激励对中国碳金融发展有正向影响,结合中国碳金融发展实际分析了区域的异质性,提出了中国碳金融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季东 《经济研究导刊》2014,(27):205-206
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所面临的气候压力得到了全面体现,在这一背景下,探索碳金融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扭转当前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通过金融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更好地支持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因此,对中国碳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碳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金融业要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碳金融”是必经之路。碳金融创新渐成市场新宠,碳金融交易市场日益成为低碳经济制高点。中国碳金融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因此,应积极发展碳金融,获得主动权:要积极制定碳金融发展的战略规划;要健全碳金融监管和法律框架,规范碳金融发展;要培育碳金融创新机制;发展多种碳金融工具;改进碳金融中介服务;完善碳金融,促进碳金融开展;要构建交易平台,统一碳金融市场;要积极推动碳交易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进程;等等。  相似文献   

4.
2010-2011年中国碳金融研究热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10 -2011年CSSCI中最具代表性的36种经济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所有碳金融领域的学术论文进行总结,归纳出2010 -2011年中国碳金融研究的几大热点:碳金融的界定、碳金融与金融业、中国碳金融体系的构建、碳金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碳金融风险管理、碳金融本土化、碳金融工具.本文对这些热点进行了总结归类,以期为碳金融问题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野 《经济师》2012,(1):27-28
低碳经济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并引致了碳金融蓬勃发展。在中国,低碳经济同样是金融部门所密切关注的新兴领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在积极开展碳金融的相关业务,但也存在制约着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因素。本文将对国外和国内的碳金融发展进行对比分析,并在结合当前碳金融的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碳金融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业要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绿色金融"、"碳金融"是必经之路。绿色金融在低碳经济下发展势头迅猛,碳金融交易市场成为低碳经济制高点。中国碳金融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应积极发展碳金融,获得主动权:积极制定碳金融发展的战略规划;健全碳金融监管和法律框架;培育碳金融创新机制,完善碳金融中介服务;创新和发展多样化的碳金融工具;建立统一的碳金融市场;积极推动碳交易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单迪 《经济论坛》2010,(8):134-136
"碳金融"是国际金融界的新课题,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目前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发展的难点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碳金融时代中国商业银行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卫东  郭岚  张祥建 《经济师》2011,(3):186-187
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碳金融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并助推传统经济的升级和转型。文章研究了低碳经济背景下碳金融交易的主要特征,并探讨了中国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的策略选择。针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了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低碳经济"的迅速兴起,与之相关的新型金融—碳金融得到迅速发展。碳金融逐渐成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先机的关键。发展碳金融也有助于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有利于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对于碳金融及其监管,国内研究日益增多,但角度不尽相同,选取碳金融与碳金融监管、碳金融监管存在的障碍及对策等进行研究,对实施有效碳金融监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中国CDM碳交易数量位居前列的十个省份为样本数据,对产业结构系数与单位GDP碳减排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并通过分析目前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困境与碳金融市场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方式,探究出中国碳金融市场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通过采用面板数据背景下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分析,从定量的角度研究了碳金融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得到了某一区域碳交易规模的大小会对该区域产业结构系数起到积极的正向影响的结论。但是,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主要原因归根于当地文化、发展阶段与政策导向。最后文章有针对性地从制定碳金融发展战略、加大碳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碳金融的监管和风险防范体系三方面,进一步提出了促进碳金融和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碳排放国,碳金融市场蕴藏着巨大商机,应运而生的是对于碳金融发展的探讨和研究。文章综合碳金融理论与功能金融理论,立足于碳金融的产生及特征,分析了碳金融的发展现状,结合我国碳金融的发展困境提出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式碳金融理念体系、政策法律体系、组织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和人才体系等碳金融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碳金融体系构建的难点及解决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碳金融的发展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系统学的高度把碳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放到国家战略发展的层次,从碳金融环境体系、碳金融调控体系、碳金融监管体系、碳金融组织体系、碳金融市场体系、碳金融业务体系和碳金融工具体系7个子系统来构建我国的碳金融体系,争取国际碳交易定价的主动权和碳交易计价结算货币的参与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21世纪的世界经济舞台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决定权。  相似文献   

13.
当前,各国政府对环境污染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大力发展碳金融,在我国建立一个完善的碳金融体系已是大势所趋。但由于我国发展碳金融时间较短、经验不足,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碳金融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在我国发展碳金融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碳金融发展十分落后,由于碳交易制度、机制不成熟,缺乏碳金融产品创新及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等不利因素,中国在国际市场缺乏定价话语权。在新的全球碳金融框架下,中国为争取碳金融定价权,应从交易的外部环境建设和自身参与能力的提高两方面着手,尽快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构筑多方位、一体化的市场交易机制,加强中间机构的大力发展,与此同时,还应摆脱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加大研发力度,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15.
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银行业开展“碳金融”业务不仅可以推动经营战略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而且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契机,而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碳金融的支持与创新,商业银行在发展碳金融和支持低碳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回顾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现状,分析了商业银行在发展碳金融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低碳经济的迅速兴起,与之相关的新型金融——碳金融也得到迅速发展。碳金融逐渐成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先机的关键。发展碳金融也有助于我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有利于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对于碳金融,国内研究日益增多,但角度不尽相同,本文选取了碳金融的界定、碳金融工具、碳金融与金融业和相关政策支持等研究观点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能源丰富,长期以来,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发展低碳经济是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发展低碳经济需要金融强有力的支持,发展碳金融是必经之路。文章分析了低碳时代全球范围内的碳金融现状,探讨了西部地区碳金融发展的成效及存在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碳金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发展碳交易市场不仅仅是为了减轻国际气候问题谈判的压力,更是为了争夺未来碳金融发展及国际经济竞争的制高点。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建立了自己的碳交易市场,中国必须采取措施加快碳交易市场建设的步伐。目前,中国虽然已经开始构建区域性碳交易市场,但是总体上说发展还比较滞后,还存在专业人才短缺、碳金融发展落后、没有碳储备等问题。为此,中国应该鼓励各地区加快构建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并在发展与完善的基础上,国家应采取措施构建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6,(6)
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是当前金融领域的热点话题,我国商业银行介入碳金融业务的时间不久,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宏观经济、对碳金融认识不到位、技术风险以及人才缺失等因素的制约,文章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搭建碳交易体系,完善碳金融平台和制度、进行碳金融业务创新、引进碳金融人才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等方法能有效解决中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中的不足,并促进了中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