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农业功能的多样化。发展多功能性农业是现阶段构建我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的着力点,是形成内外结合,增强农业自身发展能力的立足点。这既是现实因素的作用结果,又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多功能性农业需要构筑一个好的机制和条件。  相似文献   

2.
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产业化水平、组织化程度、农民整体素质、农业基础设施、资源性矛盾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中国要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需要在注重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农业产业化、专业化、一体化道路,农业规模化集约经营,创新农业科技、培育现代新型农民,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服务体系等方面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3.
论农业多功能性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各功能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当它们关系协调时,农业多功能性得到充分发挥,农业得到和谐发展;反之,农业就会畸形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功能由长期定位于经济功能拓展为与非经济功能并重,非经济功能日益彰显.因此,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农业多功能性,对实现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东部地区几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体上看,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但目前沿海地区形成了多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如产业化和开放型农业模式、工农互补型农业模式、多功能性和生态型农业模式、高新技术与集约型农业模式、城乡融合型农业模式等,这些模式特点鲜明,对其比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我国其他地区发展现代农业也有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农业多功能性不断受到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关注与重视,大都市地区农业多功能性尤显重要。文章在分析上海都市农业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对现代农业的需求,合理确定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并以此为指导,构想近期现代都市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组织与发展导向和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空间整合,以期能为促进现代都市农业与城市协调、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体系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代农业的内涵出发,梳理国内外众多的农业发展相关理论,认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理论体系应由三个方面构成,即农业经济理论、农业发展理论和农业生态理论,并简要论述了这三个方面的经典理论。其中,农业经济理论代表性的有农业区位理论、农业区域分工理论、农业比较优势理论、农业产业结构理论;农业发展理论代表性的有农业发展阶段理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改造传统农业理论、诱导技术创新理论、城乡统筹理论;农业生态理论代表性的有生态位理论、生态适宜性理论、环境承载力理论、循环农业理论和可持续农业理论等。以此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农业多功能性与我国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它来源于土地资源的多效用性.并由土地资源边际效用所决定的土地资源价值量来衡量.农业多功能性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它使整个社会受益,但社会并没有为其足额付费,因而政府应向农业提供支持.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功能由经济功能拓展为与非经济功能并重,且非经济功能日益彰显.农业政策由以农补工政策演变为以工补农、以城补乡.我国新农村建设正是农业多功能性的集中体现,是近年来各种惠农政策的必然归宿.因此,农业多功能性应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并对其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日本多功能性农业对建设我国都市农业的启示与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通过对日本多功能性农业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日本农业多功能性的特征,介绍了日本农业多功能性对中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正确认识建设现代农业与发展县域经济的关系,对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实现具有重大意义。建设现代农业需要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为现代农业拓展市场的发展空间,提供技术装备与资金支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培育并吸引优秀农业人才参与现代农业建设。实践证明,县域经济的强弱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建设现代农业必须立足于县域。  相似文献   

10.
陈丽丽 《经济师》2011,(3):215-217,219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也是农村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过程。遵循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的原则,结合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资源条件和农业发展特征,分析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布局与发展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福建省应立足于区域自身基础条件,发挥区位优势,建立宏观指导机制,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培育龙头企业集团;积极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拓展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领域,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强化安全农业,以品牌农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保障福建海峡西岸农业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山东鲁南沿运区域农业发展对策研究——以枣庄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枣庄为例,通过对沿运区域资源条件的分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农业为理念,针对沿运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土地资源利用、优势农业发展、农业信息化等农业发展对策,为山东鲁南沿运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业的发展壮大同样不能缺少现代农业这个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尽管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有大幅改善,但仍属于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通过深入分析现代农业发展中金融支持的重要性,及现阶段中国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不足,提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必要采取的方略,旨在为三农发展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宁夏引黄灌区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宁夏引黄灌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是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宁夏引黄灌区农业发展现状的研究,总结出灌区内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性模式,并针对灌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部分问题进行对策探讨,以期为西北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山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深入分析重庆现代农业的现实基础,揭示出重庆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障碍因素,提出了重庆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主体功能区的提出,反映了国家调整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变革,意味着地方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这也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入了解主体功能区与现代生态农业的内在关联性,对于探索在主体功能区背景下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和区域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考其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新疆兵团的特殊情况,构建新疆兵团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07年新疆兵团各师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和分析,同时对新疆兵团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发达国家发展都市农业的实践和经验基础上,结合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目标,确定北京平原区都市型农业发展模式和在北京发展中应承担的主要功能,同时确定适宜北京平原区发展的主要都市农业类型。针对这些农业类型,根据战略规划布局的原则,在GIS(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进行北京平原区规划布局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分区的发展对策,藉此为北京平原区都市型农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山西省农业发展情况反映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演进的特点,但在此过程中仍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给予财政支持,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要特征是高度的商业化、资本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工厂化、知识化、社会化、国际化交织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农业现代化最实质、最核心的内容是化"农",就是农民比重大幅减少、农业比重大幅下降、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的过程,农业资本参与利润平均化的规律与国家支持保护农业政策并行不悖.当前摆在我国面前的两大实践难题是如何实现小农制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如何培育农业资本的生成机制,归结起来就是"人往哪里去"和"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资本农业和外向型经济.  相似文献   

20.
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首要任务。南宁市要发展现代农业,走出具有南宁特色的路子,就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站在所有经济要素合理流动的整体中,坚持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积极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积极调整和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改变工农关系失调、城乡发展失衡的现状,努力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