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为经济发展从总量增长型向效益型转变创造了条件。美国硅谷是世界的一个"奇迹",许多国家包括中国也纷纷效仿美国建立高科技园区。本文以美国"硅谷"和中国"中关村"为例,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高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差异,并针对我国高科技园区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薛绍斌 《公司》2001,(10):26-27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引人注目.影响深远的新的特点和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世界经济发展的“多极化”趋势。 战后50多年来,世男经济格局经历了从一极向多极演变的历程,战后初期至50年代,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但是好景不长,政治经济发展不平稳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随着西欧、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美国经济的绝对优势发生动摇。到70年代,世界经济呈现出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态势。80年代后,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美国经济继续保持超级大…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其突出表现就是经济全球化的扩展和深化,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生活中最突出的现象,它制约着、左右着甚至决定着世界各国、各地区、各阶层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引人注目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世界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目不暇接,中国企业追赶世界潮流成果令人瞩目。面对已经到来的21世纪,如何把握世界经济的走向,赶超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对中国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一、近期世界经济增长的几个特点  1.未来10年全球经济增长势头将比90年代更好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未来5年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为3.5%~4%,高于90年代的3.15%和80年代的3.4%。其中世界银行预测,2001~2007年发达国家GDP年均增长率为2.6%;美国预算预计,未来10年美国经济增幅为2.6%~3%(90年代为3.5%);经合…  相似文献   

6.
<正>去年以来的全球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对我国这个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成员而言,可说是影响深远,对依然在推进的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危机,我们深刻体会到,既有对我国投资拉动和出口增长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冲击,也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内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处在一个大变动、大调整的转折时期。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也随着人口、财富和科学知识的增长,运动和变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冷静观察、深刻了解、全面把握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找准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位置,及时转变原有思维方式,适时调整中国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从而提高应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大潮的惊涛骇浪中稳步发展。一、新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和特点80年代末,前苏联突然解体,延续了36年的冷战时期宣告结束,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  相似文献   

8.
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世界城市和我国中心城市的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5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如跨国公司的发展、新的国际劳动分工的出现及区域集团化等.这些变化使世界经济结合为前所未有的紧密体系,而其中枢就是对世界政治、经济事务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世界城市(world city).当前,我国正在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随着90年代上海浦东及全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有必要从理论上探讨新的国际劳动  相似文献   

9.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世界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令人目不暇接,中国企业追赶世界潮流成果令 人瞩目。面对已经到来的21世纪,如何把握世界经济 的走向,赶超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对中国企业的生存 发展至关重要。 一、近期世界经济增长的几个特点 1.未来1 0年全球经济增长势头将比90年代更好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未来5年世界经济的平 均增长率为3.5%~4%,高于90年代的3.15%和80年代 的3.4%。其中世界银行预测,2001~2007年发达国家 GDP年均增长率为2.6%;美国预算预计,未来10年美 国经济增幅为2.6%-3%(90年代为3.5%);经合组织预 测欧盟2002~2006年经济年均增长率为2.6%(90年代 为2%),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为2%;日本政府估计,未 来10的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也是2%(90年代为1.5%)。  相似文献   

10.
严绪朝 《中外管理》2004,(12):65-66
石油是保障一个国家经济政策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同时又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石油在整个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达到了40%以上.并逐渐成为世界主要能源和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上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给整个世界经济造成了速度减缓的严重影响,同时还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国家包括失业在内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1.
西方国家再就业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业问题已与通货膨胀、资源匾乏、环境恶化一起被列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四大难题。严重的失业不仅导致通货膨胀、资源浪费,还加剧了环境恶化和社会经济的恶性循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与就业状况,与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联。二次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经过一段时间的繁荣和发展,60年代以后失业率开始缓慢上升。70年代石油危机严重地打击了经济发展,失业问题矛盾趋于尖锐。8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对促进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本质上是提高资本劳动比例,对抵抗失业问题无能为力。叨年代以来,失业未见好转…  相似文献   

12.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与标准化的联系日益紧密,正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前主席海因茨所指出的那样,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无不同全球标准化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因为后者为前者保证了通用性和互换性。世界经济一体化要求我们从全球化的角度来考察和促进未来标准化活动。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标准化不仅是经济和经济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也是经济持续稳定协  相似文献   

13.
增长型衰退     
近日,纽约梅隆亚太区主席利格思在北京表示,尽管目前世界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体来讲仍然强劲。他认为,全球经济并不会陷入全面衰退,而是进入一个"增长型衰退"阶段,即全球发达经济体的增速将比较缓慢,包括中国在内  相似文献   

14.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表明,90年代至下个世纪是跨国公司的全盛时期。一切高水平、高层次、大规模的国际生产、投资和贸易活动都将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在产业和企业日益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为适应首都经济发展的要求,北京必须抓住新型世界经济格局形成的契机,主动自觉地加入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国际生产网络体系,借助于跨国公司这一经济增长的动力,加速推动经济发展的步伐。为了实现与跨国公司联盟发展首都经济这一利用外资的战略目标。有必要深入了解和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一、跨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科学技木的突飞猛进使得新兴部…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世界经济理论界和实业界在认真深刻地反思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世界性能源危机之后,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辩证关系有了更新的认识。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良性循环型社会,当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世界经济将在21世纪走出一条信息化和生态化紧密结合的新兴工业化道路,走生态型企业发展之路成为各国经济乃至各大跨国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后,财政支出渐已成为各国政府对经济进行控制和调整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财政投资支出在整个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方面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跨国公司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蓬勃的发展起来,而美国作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最强者,美国跨国公司的足迹也遍布全球。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的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中,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诸多方面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黄蔚 《集团经济研究》2004,(11):176-177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世界经济日益向国际化、区域化、集团化方向发展。21世纪在世界范围内,一个更为广阔意义上的全球市场正在形成,推动着世界集团公司国际化与跨国经营进程,已成为一种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锐不可当。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国学术界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研究,大约比西方学术界晚10年,在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才开始起步。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和制定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战略,因而已逐步成为我国学者所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现将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中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金融危机频频爆发。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国际金融市场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向前发展,这些变化一方面为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优越的外部条件,解决了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也给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领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此背景下,上世纪90年代至今相继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