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软抗税,是相对于刑法中的"抗税罪"而言的,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的是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拖延缴纳税款、逃避税收检查等方式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就是这里所说的"软抗税"行为。作为多年从事基层税收征管工作的一名税务干部,对此有着如下的思考:一、软抗税的表现1.会计不在税收执法中经常遭遇的就是会计不在这样的情况,会计随便找个地方不见非常容易,其他的人员就可以以会计不在为由拒不提供纳税检查资料。  相似文献   

2.
蔡晶  杨鸿 《企业经济》2006,(11):186-189
当纳税人非法拖欠税款并实施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行为,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的税款数额在1万元以上时,依法构成逃避追缴欠税罪。在司法认定中,应当区分罪与非罪,本罪与偷税罪、抗税罪、妨害公务罪等近似罪名。  相似文献   

3.
一、有缓缴税款的权利。纳税人(不含个体户)如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可在申报期前,按法定程序年内限一次申请延期不超过三个月期限的税款。二、特殊情况纳税人、特别行业可有减免税的权利。如残疾人企业有先征后退的权利;纪念馆门票收人等免征增值税。三、有检举、揭发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违反税收法规行为的权利。四、有检举、揭发其他纳税人偷逃骗税行为的权利,并可怯规定享受奖励的待遇,税务机关有为检举人保密的义务。五、纳税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在缴足税款和滞纳金的前提下,有向上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和…  相似文献   

4.
节税亦称为税收节俭,是指遵循税收法规和政策的要求,以合法方式少缴纳税款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赵宜创 《财会月刊》2010,(11):76-76
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于企业涉税的会计核算分别通过“应交税费”和“应交税金”科目进行(以下统一用“应交税费”表示)。从税款的状态来看,企业账面上提取的“应交税费”,有的是尚未向税务机关申报的税款,有的是已经履行了向税务机关申报义务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尚未缴纳入库的税款。而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对于未申报的税款和已申报未缴纳的税款,  相似文献   

6.
所谓遮税是指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违反税收法律规定,采取公开的或隐蔽的方法,少纳或不纳税税款的行为,是对国家法律的违背和践踏。逃税是一个古老而县世界性的问题,古今中外没有例外,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税收工作,  相似文献   

7.
李屹 《上海企业》2005,(4):33-35
非诚信纳税的原因所谓非诚信纳税,是指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违反税法及有关法律规定的各种涉税行为的通称。如以假停业、假歇业、假注销、假申报、做假账等各种以虚假面具、采用隐瞒、伪造、虚报等欺诈性的手段,掩盖或逃脱其已成立纳税义务,  相似文献   

8.
一、收诚信的内涵及其意义 "诚信"即诚实守信,指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在《辞海》上的解释是:诚实、不欺;遵守诺言.税收诚信通常是指纳税人按照我国税收法律规定的内容和法定的程序积极主动缴纳税款、诚实守信地履行纳税义务的税收行为.一般表现为:(1)按税法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积极主动地缴纳税款;(2)具有较高的纳税自觉性,依法办理税务登记,依法进行帐簿、凭证管理,按时报送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依法缴纳税款、罚款和滞纳金;(3)能够同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密切配合,不人为设置障碍,影响征管工作的顺利进行;(4)实事求是地向税务机关提供纳税资料,接受税务机关的财务监督和纳税检查.  相似文献   

9.
孙作林 《会计之友》2012,(22):114-115
企业税务筹划方法有很多,延期纳税是其中的一种,延期纳税就是缴纳总税款额不变,尽量将缴纳税款时间延后,以获得相应税款的时间价值。从税法的相关规定中,可以发现,缴纳税款的时间与纳税期限、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环节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改变上述因素都有可能实现延期纳税。文章分别以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消费税为例来分析延期纳税税务筹划利益的计量,为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于企业涉税的会计核算分别通过应交税费和应交税金科目进行(以下统一用应交税费表示)。从税款的状态来看,企业账面上提取的应交税费,有的是尚未向税务机关申报的税款,有的是已经履行了向税务机关申报义务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尚未缴纳入库的税  相似文献   

11.
曾江洪 《财会月刊》2003,(10):20-21
一、税收筹划的特点 1.合法性.税收筹划的合法性表现在其活动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和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依法征税及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根据税收法规原则,国家征税必须有法定的依据,纳税人也只需根据税法的规定缴纳其应缴纳的税款.当纳税人依据税法作出多种纳税方案时,根据资本市场中人的自利行为原则,选择税负较低的方案来实施是无可指责的,因为法定最低限度的纳税权也是纳税人的一种权利,纳税人无需超过法律的规定来承担国家税赋.  相似文献   

12.
纳税管理是企业以国家税法为依据,根据自身所从事的涉税活动,对纳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以依法履行法定纳税义务,不违法地减轻自身税收负担和税收缴纳费用,以充分保护作为企业的合法权益的一种管理活动。所谓企业纳税管理风险是指企业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收法规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本文就企业面临的主要纳税管理风险及其控制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刘霞 《民营科技》2010,(6):52-52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国内经营与国际惯例的接轨,通过税收筹划合理避税现象将越来越普遍。税收筹划是在顺应税法意图、完全不违背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当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纳税方案时进行的优化选择,实现缴纳最少的税款,已达到税后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在一定的条件下也称为节税;而避税则是指纳税人在税收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利用合法的手段,通过经营和财务活动的安排尽量减少纳税税额。现就针对如何利用关联企业转让定价方法实现合理避税的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诬告陷害罪     
诬告陷害罪,又称诬陷罪,是指捏造事实,向国家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其受到刑事追究的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特征是: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名誉权利和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犯罪对象是特定的。二、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1.有违反国家法律和破坏司法机关、有关单位正常工作的秩序的;2.有捏造他人犯罪事实并有告发行为;3.有陷害他人、意图使其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中国公民、外国公民、无国籍公民;四、本罪在犯罪主观方面的表…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选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的核算.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通过设置"递延税款"账户核算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额."递延税款"与"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均属于负债类账户,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账户用来核算本期发生的且纳税义务发生在本期的所得税费用,而"递延税款"账户用来核算本期发生的但纳税义务发生在将来(或抵税权益在将来)的所得税费用.<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时,可选用债务法或递延法.无论是采用债务法或递延法,均可采用如下的列式计算所得税费用和递延税款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笔者将该方法称为所得税费用及递延税款的列式计算法(简称为"列式法").列式为:本期税前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本期应纳税所得额×本期所得税税率=本期应交所得税±时间性差异×相应的税率=本期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16.
略谈企业纳税筹划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企业遵照国家的税收法规。按时、足额交纳各项税款。是企业的一项义务。然而.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客观上要求企业尽可能降低纳税成本,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要兼顾两方面的问题,就要进行纳税筹划。  相似文献   

17.
姜荣萍 《新企业》2003,(12):12-13
避税是指企业纳税人在不违法的前提下,依据税收法规的缺陷及固有漏洞,通过资金转移、费用转移、成本转移、利润转移等方法躲避纳税义务,以期达到税负最优化及纳税义务最小化的经济行为。避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即社会经济活动和政府行政行为必须依据一定的法律规范进行时存在的一种普遍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个人所得税是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体现了公平税负,实施了合理负担的原则。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每个公民都要依法纳税,不能逃税(税法定义为偷税),但可以避税或节税。所谓避税,是指纳税人通过个人或企业事务的人为安排,利用税法的漏洞、特例、缺欠、规避或减轻其纳税义务的行为。纳税人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经营结构和交易活动的安排对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以减轻纳税负担,取得正当的税收利益。  相似文献   

19.
纳税筹划是在纳税人遵守税法、拥护税法,不违反税收法规的前提下,利用现行的税收法规,合理规划纳税人的生产和经营行为,减少纳税成本,达到企业和国家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收筹划又叫税务筹划、纳税筹划、税务计划等,是指纳税人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税”利益。税收筹划是节约税收支出,提高企业利润,促使利润最大化的手段之一。税收筹划的三个基本特征合法性是指税收筹划只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运行,违反法律规定,逃避税收负担属于偷漏税,应严厉惩罚。筹划性是指事先规划、设计、安排。在经济活动中,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企业交易行为发生之后才缴纳增值税、营业税;收益实现和分配后才缴纳所得税;财产取得之后,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