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家为了实现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处置银行不良债权,对重点国有企业、尤其是国家重点企业,一般为亏损企业实施债转股措施。债转股对整体搞活国有企业、实现国有企业三年整体解困等方面的作用不可置疑,但具体到每个企业由于在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变现能力等方面的差别,所以评价债转股不能一概而论,要从企业的资本成本、资本结构、企业的价值等方面综合考虑、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家为了实现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处置金融机构不良债权,对重点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措施。“债转股”对搞活国有企业,实现解困目标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可置疑的,但具体到每个企业,由于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和变现能力的差别,所以其作用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3.
浅谈债转股     
一、什么是债转股 所谓债转股,就是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中,即国有企业欠国有商业银行的无法或不能按期归还的借款中的一部分,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企业的投资(即股权)。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可分为三类:一类是1996年《商业银行法》生效,商业银行在自主权扩大后发生的;另一类是已无收回可能的呆账;再一类是1995年前发生、尚有收回可能的部分,债转股所说的不良资产就是指的这部分。实施债转股,应首先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享有法人地位,具体负责对从银行剥离出来不良资产的收购、管理和处置…  相似文献   

4.
199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改革工作正式启动,到2000年9月底,我省共有26家企业与资产管理公司签订了债转股协议,所谓志股金额达70.5亿元,并已正式上报国务院,各家银行对企业债转股部分贷款已停止计息。  相似文献   

5.
债转股刍议     
为了妥善解决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有效处置银行的不良资产,为国企改革的发展服务,引导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走出困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国家经贸委于近期披露实施债转股方案,实施债转股。何谓债转股?有哪些基本条件?对企业及银行的影响如何及实施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本文拟就上述有关问题加以探讨。 一、债转股及其适用条件 债转股就是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依法处置银行原有不良资产的基础上,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行债权转股权。债权转股权是把原来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债务员担过重问题,一直困扰并阻碍着企业的发展,同时债务到期不能归还。正因此,银行相应的资金也不能正常运转,呆账坏账不断增加,其资产质量状况不断恶化。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借鉴了国外对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方式、方法,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初步制定了不良资产处置办法。债转股就是不良资产处置方法之一。 一、债转股简介 债转股简单讲就是将债权转为股权。债转股这一作法比较具有中国特色,它是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其拥有的对债务人的全部或部分债权转为对债务人或第三方的股权处置方式。债转股分为政策性债转股和商业性债转股。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政策性债转股,即不良资产不打折扣前提下,资产管理公司、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原债务人、出资人相互配合,经评估确认后,将债务  相似文献   

7.
1999年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一年 ,随着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 ,国企改革重头戏———债转股提到日程上来 ,一时全国掀起了“债转股”热潮。本文就部分企业对债转股存在的模糊认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在债转股运作中道德风险防范、债转股具体运作问题、法律环境的完善等方面问题进行讨论。一、债转股并非是“免费末班车”“债转股”即债权转股权 ,就是将国有商业银行原有对国有企业的贷款转化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及国家开发银行对企业的股权。其实质是将国有企业对银行的债务转化为国家对企业投入的资本金。由此可知 ,债转股涉及…  相似文献   

8.
债转股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文菁 《广西会计》2000,(10):28-29
为了减轻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 ,国家决定推行债转股政策。所谓债转股就是将债权转为股权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新组建的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 ,把一部分企业欠银行的不良债务剥离到资产管理公司 ,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为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进而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为按股分红。实施债转股对于国有企业而言 ,只是暂时使企业摆脱了债务危机 ,为企业赢得了时间 ;在实施债转股的过程中 ,困扰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企业并没有得到增量资金。如果对债转股的积极意义认识不清 ,反而会…  相似文献   

9.
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其附件《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10月26日,国务院同意建立由发改委牵头的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12月19日,发改委印发《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专项债券发行指引》,作为降杠杆的配套措施;12月21日,四大国有银行均已公告成立债转股专门资产管理公司。上述各项举措全面标志着继1999年债转股后,新一轮债转股大幕拉开。在宏观调控方向从稳增长转向防风险和促改革以来,债转股将发挥更大作用。此次债转股与1999债转股在实施背景、实施方式、资金来源、参与主体、市场化程度、退出方式等方面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
债转股政策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措施,既可以盘活银行的不良资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又可以促进国企转换经营机制,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财务结构,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债转股的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银行剥离不良债权,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实施债转股及企业回购股权。一、债转股实施中的具体会计处理(一)银行剥离不良债权。银行剥离不良债权一般采取出售方式,即由资产管理公司购买银行的不良贷款。1.银行的核算。银行一方面减少不良贷款本金和应收利息,并冲减已提取贷款呆账准备金和坏账准备金,另一方面增加应收款项。例:某银行剥离一批不良贷款至…  相似文献   

11.
王万宾 《公司》2000,(3):8-9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结合国有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改革,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形式,对一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由于负债过高而陷入困境的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解决企业负债率过高的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重点国有企业实施债权转股权的战加重决策,对化解金融风险、减轻企业债务负担、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债权转股权是减少银行不良债权的重要措施。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收购并处置商业银行部分不良信…  相似文献   

12.
为帮助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减轻企业债务负担,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国家推出了债转股举措。在债转股过程中涉及到一系列的会计处理。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债转股会计核算涉及的会计主体 债转股是将国有企业的银行债务转成该企业的股本。这一部分股本将由专设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管理。在债转股过程中,至少要涉及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债转股企业等三个会计主体。就转成股本的债务而言,银行与企业不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 会计核算应遵循的企业具体会计准则 债转股的实质是将逾期的债务转化为企业的股本,它类似于《企业具体…  相似文献   

13.
程玮 《现代企业》2000,(4):29-30
所谓债转股,就是将国有大商业性银行现存的一部分不良资产,更具体地说,就是将重点国有企业欠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中的一部分剥离给相应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银行与企业原有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使原有的债权转化为这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投资,企业的贷款成了企业的资本金,由原来企业还本付息变成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持股分红,以达到化解银行金融风险和搞活国有企业的双重目的。 为了实现债转股,有必要成立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先后组…  相似文献   

14.
陈伟民 《现代企业》2001,(1):42-42,48
最近,债转股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已在全国迅速推开。所谓债转股,实际上就是国有企业欠国家几大商业银行的过度负债,也就是银行中企业不能正常还本付息的不良债权从银行中剥离出来,委托由各大商业银行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转成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原负银行债的国有企业的股权。债转股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持有该企业的股份以获取红利,也可以出售给其它投资者。这样,企业免除了所欠银行债务的本息。这种做法确实减轻了企业负担,为国企摆脱困境提供了一次机遇,同时,也为银行处理不良资产提供了一些条件。所以…  相似文献   

15.
资产管理公司一股独大存在弊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8月,国家经贸委提出了债转股的具体方案和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的5个条件,对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技术水平先进、管理基础好、领导班子强,只是由于债务过重而陷入困境的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银行债务_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并转为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这项’工作除了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外,还期望通过债转股,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6.
债转股,也就是债权股权,是指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寺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我国从去年实施的债转股政策,对减轻大中型国有企业债务负担,促进国有企业三年脱困以及化解金融风险的作用巨大,但在具体实施中,要做好这项工作是十分艰巨的。这里我们对绍兴市正在实施债转股的三家企业进行了调查,并对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孙玉庆 《企业经济》2002,(12):196-197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债转股:剥离银行不良贷款,转为由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管理与持有股份.这种债转股方式在盘活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减轻企业债务负担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该方式产生的负面影响:90%的债转股协议对企业不利,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由于资产评估与土地处置环节多而使转换进度迟缓,资产管理公司运行机制不够完善而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容易导致"赖账经济"的产生,等等.  相似文献   

18.
张晓民 《现代企业》2000,(1):26-26,31
1999年7月30日,国家经贸委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制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印发了《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若干问题的意见》,“债转股”就登上国企改革脱困的舞台,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一、国企祈盼债转股 债转股是指国家在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原有不良资产的基础上,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行债权转股权。债权转股权是把原来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这对那些由于建项目缺乏资本金而陷入困…  相似文献   

19.
剥离非经营性资产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施债转股的重要内容,当前,大多数债转股企业的债转股协议和方案已经国家经贸委批准,正在进入实施阶段。笔者参与了本企业债转股工作全过程,深刻感受到剥离非经营性资产是煤炭企业实施债转股进程中的一大障碍,对其形成原因、解决途径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并对此提出自已的一些看法。一、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剥离非经营性资产是实施债转股的关键一环国有企业承担办社会职能,是导致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分离企业办社会,剥离企业非经营性资产,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参与市场公平竞…  相似文献   

20.
债转股就是将债权转为股权。当前我国的债转股,是指以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为投资主体,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不良资产)转为资产管理公司对相关国有企业的股权。而道德风险,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合同不完备及合同实施障碍等原因导致的当事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的同时,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的一种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