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益金”。我国1992年发布的《企业财务通则》第三十二条中规定,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按照下列顺序分配:……四、提取公益金。公益金主要用于企业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支出。”我国《公司法》适用于“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财务通则》适用面更广,它是“设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财务活动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可见,凡在我国境内,不论是不…  相似文献   

2.
《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首先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是以独立法律主体为基础,即当公司存在多个控股子公司时,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是以母公司财务报表的税后利润为基础,而非以合并子公司经营情况的合并报表税后利润为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一、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数的确定《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法定公益金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1月1日新实施的《公司法》和《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订)》,取消了“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5%至10%列入法定公益金”这一规定。据悉,财政部要求,按照新《公司法》组建的企业根据该法第167条进行利润分配时不再提取公益金,同时,为了保持企业间财务政策的一致性,国有企业以及其他企业一并停止实行公益金制度。原来在税后利润中提取公益金的本意主要是用于购建企业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但不再实行福利分房后,公益金自然就失去了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当然,我们不能否定法定公益金的计提在我国特殊经济时期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改善职工集体福利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已提取的、目前挂账处理的巨额公益金,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处置呢?以下就是本文作者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肤浅的看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股利分配是指股份制企业向股东分派股利,是企业利润分配的一部分。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利润分配的项目包括盈余公积金、公益金、股利分配等。公司向股东分派股利,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第一,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第二。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第三,计提公益金;第四,计提任意盈余公积金;第五,向股东支付股利。  相似文献   

6.
一、公益金制度的历史状况 “公益金”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初期。1993年以前是“职工集体福利”科目,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后改为“公益金”科目。1993年制定于1994年实施的《公司法》规定公司必须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公益金。从而将公益金的提取法律化。称之为“法定公益金”。  相似文献   

7.
一、相关规定及解读 (一)规定 新修订的《公司法》第167条规定:(1)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2)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3)公司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提取任意公积金。(4)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应按股东持股或出资比例进行分配,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司法>规定,盈余公积(包括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由单个企业按照当期实现的税后利润计算提取.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公益金经历了从"法定"到"废止"的改革之路,公益金的废存涉及到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文章试图阐述劳动联合体产权的基本内涵,并从劳动联合体产权的角度来分析公益金,认为恢复公益金的提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2月29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去年初未弥补亏损)和其他转入后的余额,为可供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一)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二)提取法定公益金。……可供分配的利润减去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等后,为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一)应付优先股股利……(二)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三)应付普通股股利……(四)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相似文献   

11.
股利分配是公司按其股东所拥有的公司股份分配给股东的利润,是给每一个股东对公司投资的报酬.股利分配除受税后净利润、弥补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公益金大小的限制以外,还受公司股利分配策略的影响.由此,本文对股利分配的政策与会计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交纳所得税后,从净利中提取一部分基金作为公益金.《企业财务通则》第八章第三十二条规定:“公益金主要用于企业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支出.”以上规定说明了公益金的专项用途.即用于集体福利支出,如修建职工食堂、宿舍、浴池及医疗保健设施等,而不能发给职工用于个人消费;职工对这些设施只有使用权,不具备所有权.公益金与同性质的会计项目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本文拟分析公益金的特殊性,并剖析产生的原因和给企业运行股份制造成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的设想.一、公益金的特殊性公益金在“盈余公积”科目下进行明细核算,盈余公积金的性质是所有者权益.但公益金与其他所有者权益项目有许多明显的不同:1.公益金所代表的资产既不是企业到期支付债权人的物质保证,亦非企业亏损的承担者.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作为企业税后利润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弥补企业的亏损和  相似文献   

13.
卢通 《四川会计》2001,(6):36-36
法定公益金的计提是我国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重要内容,然后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公益金的设置越来越显露出不能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维护投资者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股利是股息与红利的总称,是指股东依靠其所拥有的公司董事会正式宣布从公司净利润中分配给股东的一种投资报酬。股利是一种积累留存的利润,股东分配股利是一种权利,但分配股利需具备以下条件:①发放股利要经过股东大会讨论通过;②公司税后利润弥补亏损并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后方可分配;③企业当年无盈利时,不得分配。  相似文献   

15.
吴凯 《审计与理财》2002,(12):48-49
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和新《企业会计制度》,企业应从税后利润中按一定比例计提“公益金”,用于企业职工集体福利。同时明确规定,公益金在性质上属于所有者权益,为了保护所有者利益,公益金不能用于职工个人福利,而由企业统一安排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支出,如建造职工宿舍、食堂、托幼设施、医疗保健设施等。职工对这些福利设施只有使用权,所有权属于企业所有者。  相似文献   

16.
一、企业弥补当年亏损的相关规定我国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对公司税后利润分配的顺序规定如下:首先弥补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之前,应  相似文献   

17.
李金泉 《四川会计》1998,(12):41-42
《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企业在进行利润分配时,应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一部分资金,用于职工住宅等福利设施支出。这种资金被称为公益金,在会计上被视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反映在盈余公积科目中。对公益金的性质、来源及会计处理,笔者有不同的认识。1.公益金不是股...  相似文献   

18.
每个公司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最佳的股利政策,是财务决策的一项重要内容。股利分配是指企业向股东分派股利,是企业利润分配的一部分。公司向股东支付股利需具备以下条件:①发放股利要经过股东大会讨论通过;②公司税后利润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后方可分配;③企业当年无盈利时,不得分配,若需发放,在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后,经股东大会决议,再用盈余公积金分配。要在提取公积金之后。股利的分配应以各股东持有股份的数额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1月1日设立,主要从事产品制造加工业务。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税率为33%。从2003年起对所得税核算由应付税款法改为债务法。该企业按税后利润的10%分别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该公司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工作已于2004年2月28日完成。某注册会  相似文献   

20.
张国柱 《财会通讯》2004,(10):33-34
年度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 [例]某公司1999年12月购入一项管理用设备,价款150万元.不考虑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5年,原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该公司所得税率33%,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债务法,税法允许的折旧方法为直线法。该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照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中期不作分配。假设2003年1月1日根据政策规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对该事项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