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跨国企业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如何经营好跨国企业成为一个难题。本文以日本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为例,说明日本跨国公司要在中国取得成功,应当实现企业在中国的本土化,主要是生产制造本土化、研究开发本土化、人力资源本土化和管理营运本土化。  相似文献   

2.
黄蝶君 《特区经济》2006,(5):246-247
本文从跨国公司在华人力资源本土化的普及现象出发,探讨了这一现象对中国带来的影响效应。面对这一双刃剑的效应,本文采取积极的态度把负面问题归结为人才在跨国公司的聚集和人才在沿海大中型城市的聚集。为了本土企业和本土经济可以争取更加多的主动发展空间,本文提出这些问题的相应解决办法,即本土企业应结合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对华的正效应和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来提高人才吸引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资源,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正受到跨国公司的高度重视。跨国公司人力资源配置模式主要有母国化和本地化模式,本地化模式由于各种优势,正成为跨国公司人力资源配置的潮流和趋势。本文研究以上两种模式并探讨了我国企业如何在竞争环境下应对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战略。  相似文献   

4.
滕腾 《中国集体经济》2007,(31):130-131
本土化战略是跨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经营策略,而人才本土化可以说是本土化战略中的最为核心和重要的部分.文章从分析跨国企业实行人才本土化的原因,以及跨国企业在中国实行人才本土化的主要措施,通过学习借鉴进而寻求处于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海外企业人才本土化的战略步骤.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的人才本土化战略,对国内企业的人才战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分析了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战略的缘由,然后阐述了跨国公司的人才本土化战略对我国企业的影响,最后给国内企业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的人才本土化战略,对国内企业的人才战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分析了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战略的缘由,然后阐述了跨国公司的人才本土化战略对我国企业的影响,最后给国内企业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跨国企业"人才本土化"概念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土化战略是跨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经营策略,而人才本土化成为其重中之重,可以说是本土化战略的最为核心和重要的部分.人才本土化不仅仅是一般基层员工和技术人员的本土化,越来越重要的是跨国企业在所在国子公司中的中高级管理人员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跨国公司本土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锦春 《特区经济》2007,224(9):197-199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众多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加快在中国本土化的步伐,而同时中国到海外投资的企业也悄然加紧了在投资国的本土化进程。跨国公司在实施本土化策略的过程中,面临许多来自企业外部和内部的制约因素,这些因素对跨国公司本土化策略的选择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研究了中国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由来、企业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本土化在规避反倾销调查方面的作用等重要问题,提出了中国跨国公司本土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土化:跨国公司的致胜法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超 《沪港经济》2002,(4):42-43
随着中国加入WTO,“本土化”已成为我们生活中越来越频繁出现的一个词语。如今,为了“争宠”中国百姓,赢取更多的市场机会,在“思考全球化,行动本土化”的理念指导下,几乎所有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都纷纷舞起“本土化”的大旗,让自己的产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从产品品牌、人力资源、产品制造、营销管理等方面,大力实施“本土化”的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是新技术革命、生产全球化、跨国公司经营本土化进程加快的必然结果。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促进了新技术的外溢,研发成果在国际市场的扩散速度加快,同时也是跨国公司强化对世界政治经济控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丁松 《科技和产业》2004,4(6):29-30
<正> 中国加入WTO后,国外知名跨国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以期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他们不仅看中了中国丰富的物产资源,更觊觎国内雄厚的人才资源。聘用本土员工 高薪直接聘用中国本土的员工是跨国公司实施人才本土化的最基本的战略。许多跨国公司认为,本地化  相似文献   

12.
构建核心人才继任机制防范核心人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企业竞争战略的考虑,跨国企业要降低企业成本和实现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必然实施企业人才本土化策略,他们凭借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大肆抢夺国内企业的核心人才。此外,伴随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企业之间核心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  相似文献   

13.
汪芳 《魅力中国》2010,(35):20-20
近期《经济学家》情报部对600多位跨国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调查显示,人才短缺,人员离职名列中国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之首。在市场环境下,企业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中小型企业人才对企业的生存尤其重要。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等方面不完善,造成人力资源与企业发展战略不匹配,人事任用不当,绩效考核体系、员工报偿制度、激励机制有缺陷不公正,培训缺乏效用,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滞后等问题,这些都会造成中小企业人力资源严重流失。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调查分析,对如何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发掘员工的潜力以及如何识别和留住最有价值的管理人员和一线的员工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池韵佳 《特区经济》2011,(5):239-240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知名跨国公司纷纷大力推行本土化的经营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在当地的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海外投资利益的最大化。可以说,当地化战略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实施其全球战略而采取的必要策略之一。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国企业有了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也必将面临如何通过海外市场本土化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问题。本文就我国企业本土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展开分析,并依据世界大型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土化:跨国公司的制胜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个有志于取得长远发展的公司很难再将自己局限于本国范围之内,它们的触角正在向世界各地延伸。不只是国外公司进入中国的步伐在加快,与此同时,国内的公司也不甘示弱,将业务范围逐步向海外拓展,如海尔、联想等。这些跨国公司在经营自己的业务时,都不可避免地采用了“本土化”策略,如管理本土化、人才本土化、营销本土化等,实施本土化策略无疑是跨国公司在国外制胜的筹码。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文化视角下的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群  胡江凤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7):112-11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实施本土化战略。文章首先基于“经典国家文化模型”,分别从四个维度分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接着探讨了中西文化差异给跨国公司在华经营带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作用,提出通过实施本土化战略来实现跨文化管理的方案。然后,分别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产品服务、营销管理以及其他活动的本土化过程中,分析这些活动是如何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从而促进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实施本土化战略。文章首先基于"经典国家文化模型",分别从四个维度分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接着探讨了中西文化差异给跨国公司在华经营带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作用,提出通过实施本土化战略来实现跨文化管理的方案。然后,分别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产品服务、营销管理以及其他活动的本土化过程中,分析这些活动是如何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从而促进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跨国公司为了加强与东道国的关系,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纷纷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本文从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理论、表现形式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入手,对现有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跨国公司随着发展阶段的推进不断加大对我国的投资力度,在投资整备期,跨国公司为了巩固和完成其整体战略布局,加大了研发投资力度,调整对华R&D投资策略,培养本土化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从而实现跨国公司R&D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整备期跨国公司在华的R&D投资策略的调整趋势,指出这种调整对我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跨国企业的知识流及其管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已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跨国企业知识流是跨国企业知识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管理是跨国公司知识管理的基础工作.本文在对跨国公司知识流的种类、性质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之后,针对知识流的构成要素与跨国公司的特点,提出了管理跨国企业知识流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