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王彦堂 《东北之窗》2011,(Z1):36-37
十二五2010年10月15日闭幕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二五"规划建议。尤其是全会提出了未来5年的五个坚持,即"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更为未来5年的发展和工作指明了方向。随着各省(市、自治区)"十二五"规划建议的陆续出台,一幅幅宏伟蓝图也展现在人们面前: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谋求转型,而西部欠发达省份则将重点放在经济增长上,正所谓是各取所需。地处中国东北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十二五"线路图,就是中国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
李抒望 《宁波通讯》2010,(11):54-56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五个坚持"作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英明决策。  相似文献   

4.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贯穿"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加快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将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创新企业制度,创新工业结构,创新科技体制,创新人才机制,创新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第一次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发展"主线",这无疑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值得注意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会自动带来全面的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则需要我们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条件下,设立新的社会发展目标和原则,从市场机制和社会政策两个方面主动推动社会发展方式转型,进而推动持续性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贾来宽 《北方经济》2011,(19):49-5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相似文献   

7.
杨琰清 《科技和产业》2011,11(9):135-138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了“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福建省提出“十二五”规划。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福建经济发展方式仍呈粗放型的各种表现,并从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这三方面来阐述福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为中国经济未来5年的发展描绘了一幅美好画卷,也为资本市场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破题之年。实践证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政府转型。“十一五”规划曾明确把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作为改革攻坚的重点。五年过去了,行政体制改革虽有多方面进展,但未有实质性突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性障碍仍十分突出。就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古语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着重强调了调节收入分配问题。在指导思想上,提出“五个坚持”,其中第三个就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1.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相似文献   

1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要求我们正确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两型"社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循环经济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为传统经济转型指明了方向。基于循环经济理念,选择和培育经济增长点,符合十二五规划建议要求,也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中国报道》2011,(3):30-33
"十二五"规划如是说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产业》2013,(12):32-33
重庆市科委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采取"加强政策导向,搭建科技平台,狠抓典型示范,促进产学研结合"等系列举措,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明显增强。注重政策导向营造良好环境加强规划——成功编制《重庆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规划编制在  相似文献   

15.
<正>十二五规划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到我国商业地产的发展,但是规划中的部分内容却与商业地产的发展息息相关。如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加快发展服务业,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等对我国商业地产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个福音。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时期,是浙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已经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2011年作为“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浙江经济工作的重点不仅要保持当年经济平稳增长,更为重要的是要为整个“十二五”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齐齐哈尔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也要把民生建设作为"十二五"期间各项工作的重点。应当从强化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大在民生建设上的财政支出,提升民生保障能力;大力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状况的改善;做好"菜篮子"工程,确保物价稳定;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几方面出发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刚刚出台的"十二五"规划,核心的议题是转变发展方式。温家宝总理在3月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从1996年“九五”时期开始,历经“十五”、“十一五”时期,每次五年规划,都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五年工作的主线或重中之重。15年过去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然任重道远。转变发展方式为何如此艰难,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本文就此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把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为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现代经济发展史表明,在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有什么样的城市就会孕育出什么样的产业。当前我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的发展阶段,城市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成为创新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平台与依托,必须把推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20.
郑礼 《天津经济》2011,(3):9-12
从全国到地方,"转变发展方式"已成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本文依托详实的统计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和天津经济周期的比较入手,分析了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指出天津经济发展方式所处的阶段和转变方向,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