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朝印 《山东经济》2011,27(1):74-79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日益成为解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土地经营规模化、追求利润最大化之间矛盾的主要手段。承包经营权是农地股权产生的基础和依据,要构建更加符合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农地股权制度,必须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切入点,针对实践中农地股权配置中的缺陷,对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和流转制度进行完善,建立相应的法律保障机制,使农地股权成为农民在获得承包经营权后基于土地所获得的另一项法律上所确认的权利形态。  相似文献   

2.
农地发展权流转市场构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发展权自身包含着市场特性,应该在农地发展权流转过程中合理引入市场机制。按照市场原则建立起农地发展权一、二级市场,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了农地发展权市场运行机制,探讨了农地发展权市场主体、农地发展权价格和农地发展权的市场配置等构建市场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农地资源由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的转变,农地作为最稀缺的资源不能被排斥在市场之外,农地使用权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界定和完善产权制度以降低交易费用,从而获取专业化和分工利益的过程。其不仅促进农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大大激活了农村组织、资金等资源的市场化流转。本文通过对广东南海农地使用权市场化的制度绩效分析后认为,合理界定和安排农地产权,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地产权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地流转:失范与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珍  林鸿  何格 《特区经济》2011,(2):174-175
农地流转有利于优化农地资源配置,促进农民增收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在对我国当前农地流转失范的表现作了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农流转失范的原则,为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制建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从规范农地流转的程序及政府的干预行为、完善农地流转价格机制、农地流转后的用途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治理农地流转失范提出了几点可供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农地非农化的动因及配置效率、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土地管理制度等三个方面对中国农地非农化和农地保护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评述,认为现有研究在农地非农化和农地保护问题上缺乏发展的观点和全局的视角,这样可能会带来“顾此失彼”的后果。本文认为需要从经济发展、利益结构调整、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以及土地的多功能用途等角度进一步深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农地非农化问题。比较各种类型的已经进行工业化的国家处理农地非农化的措施,可以帮助找到适合我国工业化处理农地非农化问题的办法:土地尽快规模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建立“都市圈”集约利用土地;采取农地分类分区管制;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保护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7.
陈海霞 《改革与战略》2013,29(5):57-59,118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进行农业规模化经营,而农地流转有利于农地适度集中和农业现代化。文章通过观察山西省农地流转现状,分析影响农地流转的制约因素,从而寻求欠发达地区农地流转效率提高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农地资本化是农地产权的资本化.农地资本化以优化农地资源配置,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目的;以坚持农地集体所有,严格土地用途,用活使用权为原则.目前,农地使用权资本化途径较多,实际还应推进集体建设用地非农资本化经营和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补偿制度;而农地所有权资本化途径主要体现为农地征收、征购、平等交易等.农地资本化要顺利健康推进,促进城乡统筹深入全面发展,还须在农地产权制度、农地市场、技术与人才、社保体系等方面构建起保障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9.
研究农地经营权合法有序流转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好地适应农村城市化的需要、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更好地解决政府所关心的“三农”问题,更快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与农村的竞争力;更好地稳定农村土地经营权、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基于此,未来的立法中应增加农村土地流转权。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分析了台湾地区农地政策与城乡共同发展的三个阶段,包括还权于农民、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的第一阶段,“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的第二阶段,以及在农地使用权流转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三阶段。台湾地区通过推行农地流转来实现农地规模化、集约化运作,为实现台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基础。而这也正是一般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必然经历并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努力探寻的农业、农村发展道路。台湾地区农地制度变革对于我国大陆农地制度改革与完善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地实行规模化经营已迫在眉睫,但现存农地制度中存在农地所有权界定不清、土地流转中制度不完善和操作不规范以及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不健全等不利因素,阻碍了农地规模经营的发展.文章通过对沁阳市西万村农地"整村流转"的调查,分析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农地规模经营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推进农地流转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繁荣的必由之路。本文以陕西省合阳县为例,对当地农村土地流转的现实问题和各种障碍进行了如实的调查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实现农地合理流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沿着"产权界定—资源配置"的研究路线,以成都市农地产权改革试点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产权界定明晰具有排他约束、降低交易成本、激励效应的作用,能有效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并通过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利用提高农业产出水平。  相似文献   

14.
实现农地在农户与台商之间的合理流转,是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与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需要。本文首先对农户与台商的农地租赁行为进行了分析,得出租赁价格与交易费用是影响农地租赁的主要因素,进而阐述了实际运作中影响农地租赁的其他因素,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地租赁流转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5.
台湾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第二次农地改革,改革了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企业化和机械化.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解决大陆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促进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6.
徐丽艳  乔家立 《改革与战略》2010,26(11):47-49,82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地有效流转是农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我国农地流转效率较低的事实,从制度方面分析了其原因所在,并对农地流转制度效率进行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农地流转的相关背景,然后在阐述了制度与制度效率关系的基础上,引入"短板"理论,用于从制度结构的角度分析制度效率,并对促进农地有效流转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地规模化经营是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日本为推进农地规模经营,采取了放宽土地数量限制、解除对土地租金的最高限制权、发展有效率和稳定的农业生产单位等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未改变小规模农户仍占多数的格局。反思偏差成因,对于推进我国农地规模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农地发展权基础,通过差值法测算了湖南省农地发展权价值。研究显示,农地发展权价值是农地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远大于农地农业用途的价值。因此,在农地征收中应设定农地发展权价值补偿,从而使农民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推行已近40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当前,在襄阳市农村地区存在着一家一户的个体农业生产和农业集体水利设施失效的矛盾,农村土地条块分割不利于规模化经营,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这些问题大都可以通过推动农地流转,适度扩大农地规模来解决。襄阳市的农地流转尚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应当在政策支持、推动中介组织建立等方面发挥作用,加快本地农地流转的速度。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了纲领性的规定——允许农地流转,城镇化建设、刺激内需等都急需农地流转,规模化土地经营具有了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但是也具有艰难性。文章立足于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对实行农地流转的必要性、可能性、艰难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