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郎帅 《魅力中国》2013,(34):313-313
是按照观众的口味和需要去设计节目,还是让观众无条件接受电视台的成片?这原本是一个没有任何悬念的选择题,遗憾的是即便很多电视人明白这个道理,但往往在策划栏目的时候,出于这样或者那样的考虑,呈现给观众的,依然是没有多少新意和实用价值的节目,新瓶里装的依然是似曾相识的酒。作为电视传媒的永恒主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果没有创新,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逐渐被观众所抛弃。  相似文献   

2.
王慧亮 《中国经贸》2014,(4):205-205
电视专题片是电视台进行宣传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为党的喉舌部门,如何把电视专题创作工作搞好,是检验一个电视台办台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准之一。本文从专题片的脚本撰写、拍摄画面、后期制作三个主要环节入手,深入地探讨专题片的创作经验与做法,与电视同行与业内人士共享。  相似文献   

3.
王宝琛 《发展》2011,(5):59-60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县级电视台的地位已经确立,多年局台合一的体制得到了改变,县级电视台的称谓也已名副其实。在这种形势下,县级电视台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做好新闻宣传的同时,坚持走创新之路,努力办好电视专题节目,从整体上提高节目质量,实现新闻资源的最大价值,提升地方电视媒体自身的档次和整体宣传能力。  相似文献   

4.
越将提高边远地区电视普及率据“越南之声”近日报道,越南国营电视台将以山区和边界地区为目标,在近年内,使收看电视的户数增加一倍。在山区和边界地区的1400万个家庭中,估计目前有500万至600万个家庭收看电视,电视台的目标是在2000年以前,使收看户数...  相似文献   

5.
电视台技术系统全面走向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并最终实现一体化代表着电视发展的未来,是电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相信先进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将成为电视台规范化管理、集约化生产、安全化运行提供有利的条件和科学的保障,为电视台在未来发展中更具有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漯河电视台深入践行“三贴近”原则,创作大型电视系列片的经验与感想。认为近几年漯河电视台创作的大型电视系列片,气势恢宏,效果显著。其创作经验是:视角独特,史料丰富;真情投入,深度开掘;注重积累,遇机而发。这些经验对以后的创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这边厢,香港电视剧在内地不同省份热播;那边厢,香港电视媒体却风声鹤唳:香港四大唱片公司因与香港电视媒体巨头——无线电视的版税分账问题,发生杯葛事件(唱片公司不派歌手参与该电视的节目,电视台亦不采访该唱片公司的歌手);TVB总经理陈志云被香港廉政公署带走问话;有线电视因世界杯转播权问题而与两家免费电视台剑拔弩张……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视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近年来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的发展对传统电视的冲击越来越严重,如何保持电视台作为"党的喉舌"的功能属性不变;如何让电视台既能完成宣传任务,又能在媒体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事关电视台未来生存发展的大计。为此,应从电视台的制播分离、建立节目评价机制、集团化整合和开发视频点播业务四个方面,对电视台的体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苏擎攀 《魅力中国》2014,(17):280-280
电视播出质量与电视台的形象息息相关,为了能够将丰富多彩及生动活泼的电视栏目呈献给广大人民群众,并同时提高电视台的收视率.则应注意不断提高电视播出质量,并同时在改善播出质量的基础上保证播出的安全性。本文分析了影响电视播出质量的因素,包括模拟信号因素,上载编码因素,播出硬件设备老化因素及播出线因素;同时探讨了提高电视播出质量的对策,包括视频服务器技术,播出系统机房建设,转码系统优化技术,日常维护与人员管理工作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李泳 《理论观察》2010,(2):175-176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城市电视台应突出与央视、省视电视台的差异,办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最根本的就是从实际出发,走本土化发展道路。一、新闻节目本土化。是城市电视台的必然选择在全国电视市场的竞争中,城市电视台必须眼睛向内,发现和挖掘本地优势,寻求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司马睿 《沪港经济》2013,(10):62-64
“逆袭”电视 德鲁克曾说,“没有人能左右变化,只有走在变化的前头”。 的确,大时代使得没什么不能“逆向思考”。于是,传统框架下“转播”电视台节目的视频网站,已开始自制节目,并通过反输出电视台开始了“逆袭”。而龚宇,正在用自己的“Style”向传统电视模式叫板。  相似文献   

12.
据一项调查资料表明,世界上几位获诺贝尔奖的学者认为,20世纪地球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电视的发展及它对人类的影响。在中国的电视发展史上,由于传播界人士的远见卓识,倡导并制定了四级办电视的发展规划,使得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电视台似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1978年全国只有32家电视台,电视机的社会拥有量仅有150万台;到1994年,全国电视台已发展到980座,电视机社会拥有量猛增到2.4亿多台,电视观众达8亿以上。地球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拥有如此众多的电视机和电视观众,中国确实已成为地球上的东方电视大国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  相似文献   

13.
赵爽  贾巍巍 《理论观察》2006,(5):176-177
电视是形声兼备的高技术结合的产物。1935年,随着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的诞生,电视就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亿万观众。近年来,随着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有一个备受瞩目的新课题——“电视包装艺术”脱颖而出。电视包装是对节目、栏目、频道甚至是对电视台的整体形象进行一种外在形式要素的规范和强化。这些外在的形式要素包括声音(语言、音响、音乐、音效等)、图像(固定画面、活动画面、动画)、颜色等诸要素。电视包装目前已成为电视台和电视节目制作机构最常用的概念之一。它已经成为电视事业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电视宣传、电视品牌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制作人员在参与频道的包装制作工作中,就怎样利用现有设备搞好节目包装,怎样协调与各方面的关系完成包装的文案策划创意及制作,谈一些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民间电视”一词乃笔者对时下风云激荡的民间电视节目制作群体的简略称谓。   在此,权且让我们分云拨雾,揭秘、解密“民间电视”。数字显示,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国际电视周上,民间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数量比参展电视台多出两倍,共 317家,京城就有 88家。电视台搭台,民间电视制作公司演主角、唱大戏,成为本届电视周区别于历届的最突出特点。业内人士惊叹:“仅仅一年光景,民间电视节目制作公司遍地开花,好生了得 !”国外传媒自然也敏感地体知到了中国“民间电视”的勃兴,预谋挺进。 “民间电视”背景交代   过去,民间制作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5.
迟玲玲 《魅力中国》2011,(6):160-160
县级电视台是一个县域内唯一的本地电视媒体,比本地广播、报纸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相对优势的人才、设备资源,是县域内发展相对成熟的媒体。县级电视台是地方意识形态宣传的首选媒体,也是县域居民获取地方信息的首选媒体,因此县级电视台是县域媒介功能发挥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掌握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而电视新闻是县级电视台重要的自办节目,是吸引当地群众重要的焦点之一。县级电视台是广播电视系统中基层的组成部分,但是长期受到覆盖面、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条件的限制,与上级电视媒体的强势相比,发展相对滞后。县级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举步维艰,重新定位县级电视新闻节目,做好县级电视台的新闻采访,显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掌握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而电视新闻是县级电视台重要的自办节目,是吸引当地群众重要的焦点之一。县级电视台是广播电视系统中基层的组成部分,但是长期受到覆盖面、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条件的限制,与上级电视媒体的强势相比,发展相对滞后。县级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举步维艰,重新定位县级电视新闻节目,做好县级电视台的新闻采访,显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田芳 《魅力中国》2011,(10):294-295
2011年2月25日,邯郸电视台大型电视戏曲栏目《晋冀鲁豫梨园风》。举行了改版后的“晋冀鲁豫苏皖鄂七省二十九城市电视台戏迷擂主对抗赛”的首场演出。这场节目称得上异彩纷呈.美不胜收。莅临邯郸的艺术界前辈,电视同仁和戏迷选手,各显其能,发挥出色;比赛场面火爆,观众热情高涨;栏目编导的精心策划。演员与选手演唱的格外精彩,使这场非同寻常的对抗赛,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9.
张俊英 《魅力中国》2011,(20):168-168
1985年,电视法制节目在我国开始作为独立的电视节目类型出现,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电视法制节目得到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各电视台的收视热点。但是目前我国电视法制节目也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现状,并指出我国电视法制节目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我国电视法制节目问题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何梦 《魅力中国》2011,(5):429-429
2010年湖南、江苏、浙江、北京等电视台相继推出了电视婚恋类节目,一时间,电视相亲成为新宠。从1988年中国电视上出现第一个婚恋类节目到2010年中国电视婚恋类节目再次红遍大江南北,我们看到中国婚恋类节目经过了三起两落的发展历程,在电视婚恋类节目这段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电视婚恋类节目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不由得也为婚恋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