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美国对人民币频频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以改善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对外收支逆差。文章对1980年以来的美元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与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以及贸易逆差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检验,并结合时间趋势变量,检验美元汇率对改善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以及贸易逆差的效应。得出的结论是,在1990年以前,通过调整美元的汇率可以有效地改善对外收支,但是1990年之后,美国货币当局对美元汇率的调整不但没有改善对外收支,相反,反而使得对外收支逆差进一步加大。因此,美国当局期望通过美元对人民币贬值来改善中美对外收支逆差的思维,是错误的,中美之间的对外收支逆差问题,需要用其他的办法来解决,而不是通过简单的美元贬值来达成。  相似文献   

2.
<正> 一、影响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80年代以来美元对日元、联邦德国马克、英镑、法郎的汇率,为什么会大起大落,当前为什么会曲折回升?就经济因素而言,除受价值规律支配外,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因素在经常起作用。(一) 国际收支差额的变动。80年代以来,美国的国际贸易一直存在着逆差。由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战后以来一直居世界首位,美  相似文献   

3.
欧元作为一种新兴世界货币既在全球经济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也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重要权重货币,由于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故欧元兑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欧贸易平衡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1999—2008年间欧元兑人民币汇率数据和中国与欧元区贸易季度数据构建VAR模型,并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方法对欧元汇率变动对中欧贸易相对差额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兑欧元的贬值初期会引起中国对欧元区贸易收支的短期恶化,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我国对欧元区出口数量增加,贸易盈余趋于稳定,中国对欧元区贸易存在汇率贬值的"J曲线效应"。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贬值将会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造成诸多不利影响,而对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有限,因此人民币不应贬值.并且,通过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外汇供求状况以及政府干预的分析也表明,人民币不仅没有必要贬值,而且也不存在大的贬值压力.在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中,绝大部分仍将继续支持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所以在近期内,人民币汇率在总体上将保持稳中趋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基于跨期最优消费理论,本文将经常项目分解为平滑性经常项目与倾斜性经常项目,运用协整分析法、因果检验法及VAR模型,从动态的角度考察经常项目受消费者行为和产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常项目与最优消费存在协整关系;平滑性经常项目因预期未来收入增加,引起超前型平滑消费而表现为逆差;倾斜性经常项目因延迟型倾斜消费而表现为顺差.总体上,我国实际经常项目顺差表现为倾斜消费带来的顺差影响大于平滑消费引起的逆差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持续的巨额贸易顺差使人民币遭受了巨大的升值压力。本书运用1994年至2010年的海关月度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进出口贸易差额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2005年7月汇改之后两者之间的协整关系开始出现。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中国进出口贸易差额会引起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但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却不会引起贸易差额的变化。依据SITC分类法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分析后显示,尽管人民币汇率开始对逆差主要项产生作用,对造成中国巨额顺差的三个主要类别却始终没有显著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不是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差额数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可以改变一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出口企业目前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人民币汇率贬值可以促进商品出口进而增加就业。本文通过建立宏观经济计量VAR模型,应用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就业的影响进行了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发现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我国劳动力就业存在明显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汇率变动会影响资金使用成本的相对价格,改变微观投资主体的投资决策,进而使整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投资发生变化。本文从构建理论模型入手,探讨了汇率和投资之间的相关关系及汇率变动封投资的影响机制。通过封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与我国投资实际数据退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国投资额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关系,在当前时期内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阻碍我国投资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万红先  黄玉霞 《技术经济》2007,26(4):109-112121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一国汇率与对外贸易量之间存在密切相关关系,马歇尔-勒纳条件则说明只有在>1的情况下,汇率贬值才能改善贸易收支。本文通过建立农产品进出口额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计量经济模型来验证M-L条件在农产品贸易领域成立与否,结果表明,汇率贬值能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额的增加,但贬值对农产品出口增加的作用不大;同时汇率贬值使得农产品进口额也增加,文章最后针对以上情况作简单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朱一平 《经济》2012,(5):88-89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0.5%扩大至1%,这是继2005年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以及2007年扩大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以来的重要汇率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速。通常理论上认为,一国货币升值将导致经常账户逆差,而贬值则有助于经常账户逆差调整。这也是美国  相似文献   

11.
龙婕 《时代经贸》2008,6(2):101-103
本文通过对2000年1月到2007年8月期间的人民币汇率与利率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并采用单位根检验,建立 VAR 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汇率变动影响着居民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较为显著,而居民储蓄存款利率影响汇率变动的力度较弱.我国存在着阻碍汇率利率联动的制度、经济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
龙婕 《时代经贸》2008,6(1):101-103
本文通过对2000年1月到2007年8月期间的人民币汇率与利率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并采用单位根检验,建立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汇率变动影响着居民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较为显著,而居民储蓄存款利率影响汇率变动的力度较弱。我国存在着阻碍汇率利率联动的制度、经济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选取2001年1月~2005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长期内人民币有效汇率与我国出口之间并不存在协整关系,即从长期趋势来看,汇率变动不是我国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汇率转嫁理论,给出一组根据汇率变动分析经济危机的指标。并以中日韩三国为对象做了实证研究,论证了当关于汇率的出口产品价格弹性小于1时,本国汇率有贬值的可能;而大于1,本国汇率有升值的可能。当关于汇率的国内产品价格弹性偏离0较大时,汇率变动会引发国内经济危机。文章根据这些指标对当前人民币汇率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人民币应小幅升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跨国加工模式和本土生产模式的双寡头模型可以分析“加工贸易”框架下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模型推导发现加工国货币相对消费终端国货币贬值,则加工国对消费终端国加工商品的出口值将上升,从消费终端国进口同类商品值(中间品)也将上升,且出口对汇率变动的反应滞后于进口对汇率变动的反应.商品的汇率弹性与商品的自身属性相关,较大的出口汇率弹性对应较大的进口弹性.加工贸易框架下,虽然加工商品出口的汇率弹性要小于同类商品(中间品)进口的汇率弹性,但如果进口值相对出口值的比率较小,则加工国本币贬值依然改善其国际收支状况.文中以中国和意大利纺织品贸易类别细分的数据对上述模型推导的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6.
刘淄 《经济师》2004,(11):15-16
文章分别研究了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下汇率———贸易收支理论模型 ,并对开放经济下汇率与贸易收支进行了因果性检验。分析表明 :在封闭经济下 ,汇率贬值是改善贸易收支的有效工具 ;在金融开放条件下 ,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短期效应不确定 ,而长期来看 ,则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前,输入性通胀已成为现阶段引发国内通胀的主导因素。人民币汇率弹性提高,升值趋势明显强劲;通胀与汇率走势趋同,市场压力日益增大;汇率波动与输入性通胀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通过分析输入性通胀、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对国内通胀的影响,阐述了汇率波动与通胀趋同对市场所带来的影响,论证了输入性通胀与汇率波动之间的关系。继续实施稳健的综合国策并加快调整制造业内部结构,以适应市场竞争变化,促使国内经济长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门限回归模型来分析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中国出口贸易所产生的不对称影响。从实证分析的数据观测来看,当汇率波动<1.26%时,人民币的实际汇率就会贬值,商品出厂价降低,增加了商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我国的出口贸易量就会增加;当汇率波动>1.26%时,贸易和出口量的关系不太明显。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人民币贬值并不能给我国的出口带来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翟晓英 《经济问题》2012,(5):114-116
利用中国1982~2009年的数据,采用E-G两步法、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常项目差额占GDP的比率与储蓄率(S/GDP)、净国外资产占GDP的比率(NFA/GDP)、投资率(资本形成总额/GDP)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储蓄率、投资率对经常项目差额的影响较大,是造成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阮青松  金晓慧 《经济论坛》2009,(12):110-112
长期以来,纺织品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运用协整方法分析我国汇率改革以来汇率变动与纺织品出口收入关系,重新认识了汇率变动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收入的影响,批驳了部分发达国家对于我国通过操纵汇率来增加纺织品出口收入的指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