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年五大事     
1事件:人民币升值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  相似文献   

2.
晓余 《中国纺织》2005,(9):110-111
[背景事件]中国人民银行21日发布公告,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升值幅度为2%。  相似文献   

3.
新闻速览     
政策我国实行汇率浮动制美元兑人民币1:8.11中国人民银行21日发布公告称,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公告还称,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银行21日发布公告,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升值幅度为2%。这一举措将对我国纺织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5.
7月21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从即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在合理区间内浮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的中间价。  相似文献   

6.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与此同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上调幅度为2%。此次人民币汇率小幅调整纺织企业有何反应呢?  相似文献   

7.
<正>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在此宏观背景下,我们不能固守以往的管理方式,漠视汇率风险,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外汇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21日起,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这标志着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浮动汇率制度。正值汇改一周年之际,本文就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航天企业进出口的影响作一分析。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特点及影响1994?形成机制改革期间,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改革之后,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  相似文献   

9.
谷苗 《华北电业》2005,(6):44-45
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自公告发布之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茫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更加市场化.同时人民币的升值对不同的行业将有不同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经济结构。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如何调整策略,锻炼适应市墒经济的能力,去适应新的汇率机制,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宣布,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兑8.1l元人民币。在人民币升值之前,已经有大量外资以各种方式投入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除了看好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之外,希望通过人民币增值而赚取更多回报也是外资流入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人民币小幅升值之后,其对整个宏观经济以及各行各业,特别是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将更多的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升值对个人和家庭影响几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启动,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参考一篮子的做法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外汇管理体制现状1.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1994年1月1日汇率并轨,人民币汇率的生成和运行机制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主要特点有:一是汇率形成是以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为基础。1994年3月初建立了银行间外汇市场。外汇指定银行根据每个营业日企业在银行结、售汇情况和中国人民银行对外汇指定银行核定结售汇周转外汇头寸限额,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外汇,评补头寸,自动形成人民币兑外币(主要是美元和日元)的市场价格;二是统一的汇率。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前一营业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形成的美元对人…  相似文献   

13.
透视中国     
《董事会》2005,(9):16-17
尽管中国一再宣称,汇率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会屈服于他国压力,不容他国干涉。然而,还是有深谙此道之人断言,中国还是在乎压力的。此断言果然灵验,2005年7月21日星期四,中国央行发布公告,宣布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各国政府以及金融市场即刻对此做出了反应,但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调高汇率本身不足惧,足惧的是人们由此形成汇率不断调高的普遍预期。这无疑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平添了几许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今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我国开始了从长期稳定的汇率制度向着浮动汇率制度的转变。人民币升值将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各个方面。国际石油工程承包作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币升值也将对承包项目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工程承包项目中,对各种风险的管理一直是参与项目的各方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承包商面对的众多风险中,汇率风险是普遍的、不可回避的风险。特别是从2005年7月,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在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的情况下,对汇率风险的管理就更有其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调整以来, 人民币累计升值已达2.82%。一些手中有外汇的人士开始考虑兑换人民币了。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处在一个不断升值的阶段,但从当前的利率情形来看,人民币利率保持不变,而  相似文献   

17.
Tschang  胡宇飞 《董事会》2009,(1):22-22
自中国政府于2005年7月21日放弃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以来,汇率走向成为影响中美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截至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升值幅度已超过20%。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优惠政策的取消,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已经导致珠三角地区大量的工厂已经不复存在——要么倒闭,要么牵往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其他新兴国家。  相似文献   

18.
夏习强 《董事会》2005,(9):22-25
仲夏时节.人们的神经仿佛也受到酷暑的影响,开始变得迟钝。7月21日晚的”新闻联播“宣布人民币汇率调整,取消自1994年以来实行的钉住美元的汇率机制,即使是曾经多次预言人民币升值的人.听到这个消息也觉得突然,一时间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19.
《化工管理》2005,(8):2
<正>中国政府7月21日宣布调整汇率,人民币也改为兑一揽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并将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幅度达到了2.1%。人民币此次升值,对国内石化业会产生多大影响呢?人民币升值后,对于进口商而言,意味着可以购买更多的产品,进口成本将随之降低,无疑是个利好消息;而对出口商而言,由干汇率的变动,使得出口产品不得不加价,出口成本也要增加。具体到各  相似文献   

20.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小幅升值就一直在持续.在对外出口电量不断增长的趋势下,电网企业应关注对汇率弹性的适应程度.2008年3月初,人民币兑美元报价接近7.1058,创下了人民币兑美元的新高. 同时,为了扩大出口量,电网企业会在国内电力供应紧张时提高出口商品的国内收购价,从而使换汇成本上升.电网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方式来回避汇率风险已成为经营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