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代厂  王健 《中国审计》2003,(14):18-19
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已成为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一条必由之路。但在实践中,失信现象屡禁不止。探索建立有效的社会信用保障机制,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保障机制,则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课题。农业产业化风险资金运营机制的建立,不失为是保证“订单农业”的有效执行、建立有效社会信用保障机制方面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杨明洪 《经济界》2003,(4):86-88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中国农村继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第二次制度革命。它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解决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是关键。2001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科学论断。但在现实  相似文献   

3.
刘辉 《经济界》2012,(2):52-54
近年来,唐山市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工作中,把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与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广招商、引项目、建基地、壮龙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但目前仍然存在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弱,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系机制不紧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农业外向度低和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差等问题。建议通过增加农业增加值、培植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组织化经营程度等方式不断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龙头带动型”农业经营模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工程》2016,(19):36-38
"龙头企业带动型"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在各地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被广泛发展使用,企业在实现利益目标的同时引导地方农业生产、深化农产品加工、开拓市场,客观上起到带动农户增收、促进地区发展作用,社会效益显著。但近年来该模式在实际运行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影响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利益分配机制的不完善是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如何在现有情况下创新农业经营利益联结机制是发展现代农业、激发农业活力、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农业产业化工作,江泽民总书记、朱镕基总理都有过许多重要的指示。“十五”计划纲要中也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鼓励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和科研单位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温家宝副总理对如何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了多次重要批示,本刊刊登温家宝副总理2001年的四次批示供学习、贯彻。…  相似文献   

6.
透析吉林省白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经营方式和农村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是发展现代化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主体,是以科技为依托、以企业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按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建设有自己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实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能力如何,决定了农户与市场联结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能够带动农业产业升级的龙头企业、企业集团和企业集群,是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要求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多种形式中,龙头企业带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它负有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任务,其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带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程度、规模和成效。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将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当今农业的国际竞争,已不仅仅是单个产品的竞争,而是集生产、加工、销售、科技为一体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竞争。因此,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是提高我国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需要,也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国际农业竞争的需要。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篇大文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和相互支持。而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根本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企业素质和竞争力。我们开辟本栏目,通过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名家的对话,总结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提供给其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现实意义农业产业化将伴随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将极大地影响农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占.l、有利于解决农户小现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民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除面临农业生产固有的自然风险外,还面临市场风险。农户生产规模小,主体分散,信息不灵,经济实力脆弱,难以抵御农业生产“双重风险”的压力,农业产业化可以引导农民更广泛地进入市场。一些地方通过农工商联合公司、加工企业、农业生产组织、供销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协会等组织形式,形成龙头企业带动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这些龙头企业主要…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财政如何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发展,今年,阿勒泰地区财政局组织调研组深入六县一市20户农业产业化企业进行专题调研。通过与企业负责人座谈、实地查看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等形式,对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带动农牧民增收情况、存在困难和问题,制约龙头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等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并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成为"龙头"自身要硬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指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业,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认定的企业.  相似文献   

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下简称龙头企业)集成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要抓好龙头企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谓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指在农业产业经营体系中,紧密联系着国内外市场,带动着基地和农户的实力雄厚、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运销企业或企业集团。它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快慢、规模的大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直接取决于龙头企业经营的市场...  相似文献   

13.
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是安徽的优势,也是安徽发展中的难点.近年来,安徽省把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来抓,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产业化经营组织3500多个,销售收入600亿元,利税50亿元,创汇4亿美元,建立生产基地2500万亩,带动农户450万户,吸纳劳动力90多万人,与龙头企业组织结成合同契约、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紧密、半紧密型利益关系的农户户均年增收900元.  相似文献   

14.
万春晶  许晓凤 《活力》2011,(12):271-271
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载体.在农业发展的实践中已经显示出强盛的生命力。目前其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从外部表现形式看.主要有: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工商企业、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农户、专业批发市场+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还有农忙合作、股份合作、服务合作等模式。从合作主体来看.又可以分作三类: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即在农业产业化组织中,以或是农业企业、或是加工企业、或是商业企业、或是农工商综合企业为“龙头”、为主体,通过供产销产业链,带动众多农户,发展合作经济。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到农村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凝聚各方面智慧合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农业为经营对象、以农村为原料基地、以农户为生产单元,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发挥着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委、省政府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强省的重要举措来抓,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可喜步伐 至2000年12月底止,全省农业产业化企业达到2925家,销售收入149.4亿元,利税26.2亿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建立基地2343万亩,带动农户520万户;其中23家省级龙头企业销…  相似文献   

17.
邓勤 《中国审计》2003,(2):64-65
中共中央近日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当是公司带动农户,而不是公司替代农户。按我们的理解,公司带动农户,就是要保证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以农户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在新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即将实施的大背景下,这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有了新的探索空间。在此,我们特编发广东惠州市委党校邓勤就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问题撰写的专论,以引发大家对这一问题更深入的讨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现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动辄就是几个亿、几十个亿。山东有一家龙头企业竟然达到了130亿元的规模。但事实并非如此。有些号称几十亿、上百亿规模的龙头企业其实不大,带动能力很弱,有些甚至将自然的、市场的产销过程也绑上了“产业化战车”。为什么政府和企业都热衷于在龙头企业规模上“吹泡泡”呢?一言以蔽之,都是“利”字当先。 首先是由于政府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虽然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较大发展,但还存在着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少、农民素质不高、农户与企业之间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等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我省农业产业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类,并提出建议,研究农业产业化未来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精心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十五”期间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了创新提升阶段。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的带动能力和示范效应明显提高,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一五”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的重要作用,农业部决定从2006年起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一、推进行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