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产是会计的重要要素之一,几乎所有的会计要素都间接或直接与其相关:《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由此可见,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当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该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时,  相似文献   

2.
浅析我国资产减值会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新《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根据资产的这一不可或缺的特征,要求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的定义为“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的定义是:“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力”。新定义强调了资产的重要特征,即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些已没有经济价值,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已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就不能确认为资产。以此为基础,新制度对资产的核算做了一系列的改进,旨在解决实际工作中企业存在的资产不实、虚增利润…  相似文献   

4.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 人力资源会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所说的人力资源会计,是指企业人力资源会计,即狭义的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能否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是人力资源会计能否成立的关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下面根据资产定义的要点,逐个分析人力资源是否可以作为企业的资产。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6.
杜伟 《陕西审计》2004,(B12):30-31
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所谓企业的人力资源,就是指能够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总称。人力资源能否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是人力资源会计能否成立的关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下面根据资产定义的要求,逐个分析人力资源是否可以作为企业的资产。  相似文献   

7.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 所谓企业的人力资源,就是指能够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的总称。人力资源能否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是人力资源会计能否成立的关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下面根据资产定义的要点,逐个分析人力资源是否可以作为企业的资产。  相似文献   

8.
新会计制度下对商誉性质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制度》将资产定义为:过去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将无形资产定义为: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企业商誉是企业过去努力的成果,为企业所拥有,能为企业带来超额预期利润,它并不具有实物形态,因此,从我国制度和准则关于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定义就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商誉是资产,而且属于无形资产。商誉的性质应是企业的一项资产,一种能为企业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但在新…  相似文献   

9.
刘建勋 《企业经济》2001,(12):143-144
1、《或有事项》准则重新定义了“资产”概念。主要变化有:(1)资产是一种资源,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删去了“经济”两字,体现了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除包括经济资源本身外,还包括社会环境、人文等资源,扩大了资产的内涵;(2)放充了“能以货币计量”这一要求,这一变化能较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对会计四大假设冲击下的不能以货币计量的一些东西,如对能力、知识的计量;(3)增加了“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一点充分说明了资产的本质和企业拥有或控制资产的目的,同时也是区分资产和费用的关键性标准:如果某项支出具有未来经济利益的全部或部分特征(同时也符合其他条件),就可以作为企业的资产;否则应作为费用或损失。《或有事项》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定义的“资产”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所谓企业的人力资源,就是指能够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总称。人力资源能否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是人力资源会计能否成立的关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下面根据资产定义的要求,逐个分析人力资源是否可以作为企业的资产。首先,人力资源是企业可以实际控制的。当劳动者与企业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建立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时,企业通过支付工资报酬,也就获得了对该劳动力资源的控制权,即企业取得或控制了该劳动力的使…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后,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对企业会计核算行为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我国不少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引起会计信息危机,影响到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会计的国际化进程。笔者就此谈些看法和建议。一、资产“陷阱”现象《企业会计准则》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它权利。”这一定义没有真实反映资产的质量特征。资产质量特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会计的主要职能是对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记录和报告。资产是企业的资源…  相似文献   

12.
吴清华 《四川会计》2001,(12):17-18
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企会》)的发布,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又一重大举措,充分反映了对会计核算进一步规范化的思路。《企会》无论在体例结构还是在实体内容方面均有所突破和创新,其中非常注重企业的资产质量,通过对资产的重新定义,并依此系统地完善相关资产的核算,提高会计信息呈报的质量。一、资产定义的更新与进步性《企会》借鉴国际学术界和实务界对资产研究的成果,在第十二条中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一定义实际上是《企业会计…  相似文献   

13.
李玉华 《活力》2011,(5):123-123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的定义是: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按照资产这一特征,不具备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则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从理论的角度讲,如果将资产定义为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那么,当企业某项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该资产实际价值时.其差额也就不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的定义是: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南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按照资产这一特征,不具备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则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从理论的角度讲,如果将资产定义为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那么当企业某项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该资产实际价值时,其差额也就不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5.
谈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和核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应 《财会月刊》2004,(2):36-37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 企业的人力资源,就是指能够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的总称.人力资源能否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是人力资源会计能否成立的关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笔者根据资产的定义,逐个分析人力资源是否可以作为企业的资产.  相似文献   

16.
作为企业内部审计,我们开展的常规审计项目主要是“财务收支、经济责任、资产负债、专项审计、审计调查”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我们在日常审计工作中发现,存在着由于管理不善等因素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在《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中对资产下了这样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它必须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如果资产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者带来的经济利益低于其账面价值,那么该资产就不能再予以确认,或者不能再以账面价值予以确认,否则将不符合资产定义,也无法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基本准则中的“会计信息质量需求”一章中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  相似文献   

18.
资产是六大会计要素之首,其他五大会计要素都与其有直接的密切的关系。因此,对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就显得格外重要,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和探讨的内容。我国于2000年6月21日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资产的新定义是: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对于可能发生的未来交易或事项就不能预计为资产;对于预计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就应该剔除。资产减值准备从而得以充分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的定义是: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按照资产这一特征,不具备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则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从理论的角度讲,如果将资产定义为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那么,当企业某项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该资产实际价值时,其差额也就不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就需要把这笔差额从资产账面中扣减出去,从而真实地反映资产的实际经济价值,会计记录一笔资产减值损火是合理和恰当的,这就是资产减值的经济实质.  相似文献   

20.
从1992年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再到2000年发布企业会计制度和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1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一整套企业会计新准则,人们关于资产要素定义的认识在不断发展成熟,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新基本准则”)对资产的表述为:“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在会计系统中处于第一重要的位置。本文拟结合新基本准则对资产要素的定义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