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我国企业债券融资信息不对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群 《金融论坛》2005,10(2):49-54
本文认为,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没有得到大力发展,其症结在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上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无论在企业债券的发行市场上还是在流通市场上都是如此。若不对信息不对称问题加以解决,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有大的发展将是不可能的。为此,本文在分析企业债券信息不对称的机理上,提出了解决我国企业债券信息不对称的三大机制:声誉机制、法律机制和信用评级机制,以求规范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运作,使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得以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深入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逐渐地从不规范趋向规范,人们对企业债券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宏观上分析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积极探寻解决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存在问题的对策,旨在推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加速"中国梦"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郭继秋  李辉 《吉林财税》2003,(12):31-31
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发展包括企业债券市场的资本市场。针对我国的现实情况,发展企业债券更能在某种程度上解决债务的软约束、内部控制等问题。无论从资金需求、还是从企业治理问题的角度讲,企业债券在我国应当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然而我国企业债券发展还很落后,究其滞后的原因,与我国决策层对其采取了过于严格的控制措施以及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等债券发展所需的软件发展很不完善有关。  相似文献   

4.
施晨笑 《时代金融》2011,(36):112-114
债券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尤其是非金融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已落后于证券市场等其他资本市场.我国目前的企业债券尤其是非金融企业债券存在着规模小,品种满足不了企业需求等问题。政府出台的政策仍然存在明显的计划色彩,如企业债券的审批、发行规模、利率的制定标准等都以行政手段进行规定和干预,使得企业债券工具的融资功能难以得到发挥。本文试图对我国企业债券与非金融企业债券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发展瓶颈进行分析,提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情况做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信息不对称与企业债务融资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斌 《西南金融》2003,(10):60-62
本运用信息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析了企业债务融资方式选择问题,认为银行贷款融资因在信息生产和监控方面比企业债券融资更具比较优势而成为企业债务融资的首选方式,而企业债券的大力发展有赖一定的市场条件,以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探讨了金融制度和企业制度具有较大差异的发达国家企业债券发展特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得到若干启示:一国金融制度对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路径有重要影响;健康发展的股票市场是企业债券市场顺利发展的时序基础;明晰的信息披露制度是企业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技术前提;科学的信用评级制度是企业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7.
债券融资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直接融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企业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债券融资在国际融资市场中所占比例不断扩大,已逐步成为发达国家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在我国,股权融资的发展十分迅猛,近年来,企业的融资方式以股权融资为主,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当缓慢,目前仍处于刚刚起步的初级阶段,存在不少问题,中国的理论界对企业债券问题的研究也十分不够,但可以预见中国的企业债券发行同发达国家一样,将逐步成为我国重要的直接融资方式,大力发展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债券市场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建立统一、高效的资本市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在未来几年将面临一个较好的发展机会和较大的发展空间。但要加速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无论是从加强宏观管理、完善市场机制方面,还是在债券发行方式、交易市场等方面,都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更新观念,提高政府和企业对企业债券市场的认识;不断扩大企业债券的供给和需求,提高市场活力;同时注重健全相关的配套机制,为企业债券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9.
企业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对发展和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深入地分析了造成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严重滞后的深层次因素,最后对于解决制约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债券市场较小,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是一个重要原因。企业债券发行者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投资者面临着较高的收集信息的费用,导致投资者承担更大的风险而要求更高的回报,从而推高发债企业的信用利差。本文对发债企业和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与中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发债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与债券信用利差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战略性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从总量上看发展不连续,规模过小;从结构上看,企业融资过度依赖于股权融资,而忽略了债权融资,企业债券发行规模与节奏尚不能对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动作出适应性反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制度缺陷,又有思想认识,中介机构,市场监管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以制度创新构筑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战略,同时教育投资,培养理性的企业债券投资是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企业债券发展主要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选 《中国金融》2003,(13):40-41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处于转轨阶段,我国企业债券发展中的成绩与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从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角度看,我国企业债券及其市场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筹措资金的作用,但是从发展我国资本市场,使“市场发挥配置资源基础作用”的要求看,我国企业债券及其市场还应更规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企业债券市场的政府约束与市场约束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直接融资市场最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结构比例失调状况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在企业直接融资的构成中,股权融资的比重却远远高于债券融资,这与发达国家以债券融资为主的发展趋势不相符合。企业债券在我国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债券市场受到了严格的政府约束,而在发达国家,企业债券市场则主要受来自于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市场约束。改变我国企业债券发展缓慢的现状,其根本的手段就在于将企业债券市场的约束主体,由单纯依靠政府转变为主要依靠金融市场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是当前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本文就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严重滞后的现状,分析其症结所在,提出了完善企业债券市场的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改革与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典型的跛足市场,企业债券市场发展严重滞后。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已经成为国家资本市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但阻碍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各种羁绊依然存在。现阶段,采取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企业债券市场的牵头监管机构,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企业债券的主要交易场所,形成以注册制为核心的发行制度,以自律管理、信息披露和评级制度为核心的市场约束机制,通过开放促发展的战略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不发达的根本原因是政府管制的无处不在。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管制的内容和管制绩效进行详尽地分析,可以得出放松管制,走市场道路是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7.
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对策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面临的几个现实问题1.企业债券市场的流通渠道不畅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过程看,发行市场虽一波三折,但一直在发展并逐步成熟,而流通市场却不尽如人意,企业债券的换手率明显低于其他金融品种。企业债券流通市场不活跃的原因很多,一是由于不同管理层对企业债券  相似文献   

18.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正在悄然进行变革,债券的发行和交易日趋活跃.受到广大投资的关注,其中.企业债券虽不如国债那样火爆.但坚冰之下已是春潮涌动,大有破冰后汹涌澎湃之势。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特别是企业债券市场.是调整资本市场结构.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降低我国金融体系风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我国发展非政府债券市场问题上,目前存在一个争论:我国是发展企业债券还是公司债券?一是因为在发达资本市场国家发行的是公司债券,而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资本市场以来发行的都是企业债券;二是就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而言,《公司法》和《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分别……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提出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战略意义,并从简化发行审批程序,放宽管制、建立多层次市场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