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工业园区对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文章通过精心挑选美国硅谷、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案例,分析他们发展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最后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工业园区发展经验对江西发展工业园区的启示。一是对工业园区进行科学规划,利用产业集群原理打造特色工业园区;二是促进园区土地高效集约使用,提升园区产业层次;三是进一步加大招商选资力度,提高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度;四是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建全园区各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发展工业园区,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工业园区以及由于园区发展而带来的园区经济效应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工业园区发展的成功案例足以表明:工业园区能够有效地创造聚集力,通过共享资源、克服外部负效应。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尽管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式.但是工业园区所具有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它是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以工业园区作为手段和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3.
国家六部委批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确定了我州"十一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建设工业园区为依托,采用工业园区化、园区工业化的方式才能加快构建柴达木循环经济体系,形成资源综合开发、市场有效调配、循环利用和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4.
《四川经济研究》2006,(10):44-45
成都蛟龙工业港发展模式较有效地解决了由政府投资主办工业园区模式存在的初期基础设施投资难、园区用地难、农民拆迁补偿难、失地农民就业难、园区招商难、形成产业难、园区管理体制转型难等诸多问题。实现了政府、失地农民、园区开发商、园区业主四方共赢的局面.探索出了一条以民营园区为依托,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中西部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思考——例析南宁高新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先进  容宁 《改革与战略》2009,25(2):132-134
我国中西部工业园区的发展水平与东部工业园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中西部工业园区应通过对自身发展实际的分析,借鉴东部工业园区的先进理念,确立园区重点经营目标,加强园区建设,扩大产业规模,从而促进园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平台是承载大产业的空间载体.当前,全省各类省级以上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园区、工业园区)(以下简称"产业园区")集聚了全省工业发展的主要要素资源,是工业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加快产业园区向工业强区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对加快推进工业强省建设,充分发挥各类产业园区在实施"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和"四大建设"中的支撑促进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省经信委组织开展了产业园区发展情况的调研,并就加快推进工业强区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工业园区以及由于园区发展而带来的园区经济效应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工业园区发展的成功案例足以表明:工业园区能够有效地创造聚集力,通过共享资源、克服外部负效应,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尽管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式,但是工业园区所具有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它是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以工业园区作为手段和中介目标,以产业的集群式发展作为最终方向,形成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是区域新型工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在产业集群理论的指导下,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不仅是内蒙古发展产业集群的现实需要,更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2006年,随着青海庆华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在乌兰县的入驻,乌兰以煤化工为特色的产业工业园区成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四大工业园区之一.两年来,乌兰煤化产业园区以循环经济为理念,以增创效益为目标,紧紧围绕煤化工产业链,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大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浙江经济》2002,(18):18-19
自90年代中期温岭的大溪镇率先建设特色工业同区以来,台州市各级政府顺势应时,加快了特色工业园区的建设过程。目前台州市已建和准备建设的园区有53个,其中省级经济开发区5个,已审批的特色工业园区20个,其他园区28个。目前,除五大省级经济开发区都已开工建设外,其余48个工业园区(含特色工业园区)有31个园区已开工建设,17个园区处于建前准备阶段。这48个园区规划用地总量128660亩,计划总投资127亿元,其中20个省批特色工业园区规划用地总量16517亩,计划总投资33亿元,预计可实现产值240亿元。  相似文献   

10.
张鸿 《广西经济》2013,(12):21-23
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崇左市始终坚持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以工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推进崇左经济跨越式发展。目前,崇左市共有9个工业园区(开发区),2012年全市工业园区总产值达285.05亿元,同比增长59.60%,占全市工业比重59.8%;园区工业项目投资完成52.46亿元,占全市工业项目投资的30.15%。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坚持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靠拢,立足循环发展,加大现有工业园区整合力度,统筹布局产业集中区和重点园区,推动产业园区发展健康。工业开发区(园区)是我区"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载体和增长极,是培育产业集聚、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和规模经济效益的重要平台,在加快我区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12.
柳州市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从投资、产业、招商等方面对柳州市工业园区发展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多元化投融资、发展园区的产业集群、强化招商引资等措施以促进柳州市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陕甘宁振兴过程中,工业园区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也是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如何借力园区的集聚效应,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推进"以园促城、以城带乡、园城共建"的一体化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一大难题。卫思宇:本场论坛由我主持,三位主讲的领导都是我相识、相交、相处了好几年的朋友。下面我们要围绕"工业园区与特色城镇化发展"主题,给甘肃、宁夏的领  相似文献   

14.
产业园区是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经济转型的主战场、主阵地。多年来,鄞州区高度重视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始终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点”来抓。2001年,开始建设鄞州投资创业中心,2002年底又启动开发鄞州工业园区和望春工业园区,2005年起又开发建设了总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的滨海投资创业中心。全区现有4个区级以上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15.
1、林业产业结构云南省"十二五"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结构定位为"六园区九大产业"的产业构架。其中,六园区包括滇中林业产业加工园区、滇西南林浆纸林产化工工业园区、滇西特色林产品工业园区、滇东南林业产业工业园区、滇西北非木质林产品工业园区、滇东北竹藤产业工业园区;九大产业包括特色经济林、林浆纸产业、林化工产业、竹藤产业、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非木材产业、观赏苗木产业。  相似文献   

16.
唐志勇 《上海国资》2006,(11):40-42
市北工业园区的这一产业定位不但符合上海二三产业并举的发展方向和区域的产业布局,而且发展理念上具有创新价值,并博得了不少生产性服务企业的认同2006年10月18日,上海市市北工业园区正式开通了4008858282的服务热线,以加强服务协调和规范,加强园区与入住企业间的良好沟通协调。实际上,这只不过是市北工业园区通过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产业的集聚和发展的诸多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7.
《开放潮》2004,(6):56-56
尤溪埔头工业园是福建省级工业园区建设基地之一,地处尤溪县城关镇西城镇,距县城中心区3公里,距京福高速公路尤溪互通口13公里,省道304线贯穿园区。园区控制性规划面积10000亩,分为大埔、三奎头、仙山、红土山四个片区,已开发面积3000亩。2003年3月被省乡镇企业局确认为“福建省级工业园区建设基地”;2004年1月被授予“福建省级工业园区建设先进单位” 这个园区不仅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基础完善,服务周到,而且政策优惠。在完全兑现国家出台的所有政策外,根据《尤溪县人民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大唐工业园区和孙耿镇工业园区的不同发展历程进行了对比剖析,认为企业集群是园区经济的有效产业组织形式,并提出应从主导产业选择、产业布局规划等几个方面入手促进集群式园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国内外产业发展环境产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正确认识园区特色的重要性,对标对表国内先进园区,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通过高起点规划谋个性,擘画特色园区发展蓝图;审时度势辨优势,规划产业发展梯队;高处落子谋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实施高水平招商引资蓄足后劲;引培并举,夯实园区人才库;优化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推动人、产、城融合,提升园区高素质人口承载力等方式,推动园区构建起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和产业生态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塑造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相似文献   

20.
《宁波通讯》2008,(6):20-21
产业园区是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经济转型的主战场、主阵地。一直来我区都高度重视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始终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点”来抓。2001年,开始建设鄞州投资创业中心,2002年底,又启动开发鄞州工业园区和望舂工业园区。2005年起又开发建设了总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的滨海投资创业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