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国内外玉米现状分析 1.世界玉米现状及市场分析 (1)世界玉米生产概况 生产方面,2003年世界玉米产量6.24亿吨,增产5.0%;玉米产量占谷物总产量的33.3%.美国、中国和欧盟的产量占当年世界玉米总产量的66.8%,2003年美国玉米产量比2002年增产11.7%.  相似文献   

2.
粮食:预测1994年世界谷物产量为19.47亿吨,比1993年增加5700万吨。从品种看,1994年稻谷和粗粮比上年增产,小麦比上年减产。稻谷5.4亿吨,比上年增加2.6%;粗粮8.57亿吨,增加7.3%,小麦5.5亿吨,减少2.6%。 预测1994年发达国家谷物产量将增长6%,而发展中国家只增长0.8%。中国为4.09亿吨,维持上年水平;印度2.12亿吨,增长3%;美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粮食进口大国,对世界影响很大,近些年来粮食进出口变动大,造成巨大的外汇损失。建立外贸粮食安全储备,不仅可以保障粮食安全,而且可以明显的增加经济效益。 一、世界粮食形势分析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预测,1995年世界谷物产量18.83亿吨,比上年减少6600万吨,即减少3.4%,是近四年来的最低年产量。其中小麦和稻谷比上年增产,粗粮比上年减产9.5%。预测1995(7月)/1996(6月)年度全球谷物贸易量将达2亿吨,与上一年度持平。1995年6月世界谷物期末库存量3.13亿吨,预测1996年6月将减少  相似文献   

4.
钢铁业呈现四大特征 世界钢铁市场需求强劲,为中国钢铁业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2003年上半年,全球钢铁产量达到4.3亿吨,比2002年同期增加了3.9%,其中亚洲地区钢铁产量增幅最大,达12.1%.据国际钢铁协会预测,2003年全球钢铁市场的需求量将达到8.41亿吨,比2002年增加4.8%左右.2000年~2010年是全球钢铁产业的黄金10年,在此期间,全球钢铁市场将增加近3亿吨的消费,至2010年全球钢铁消费量将超过11亿吨.需求量和产量的双双增长引发了全球主要钢铁市场价格的上涨,钢铁价格的上扬促成了利润的增长,全球主要钢铁公司的经营业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中国目前已发展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全球钢市走旺对我国钢铁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中国招标》2013,(17):40-41
据世界钢铁协会统计数据,去年全球粗钢总产量为15.5亿吨,同比增长1.2%;全年的产能利用率为78.2%,比2011年下降1.7个百分点。在各地区中,中东、亚洲和北美的产量增加明显,欧洲、南美和大洋洲出现下降。作为全球最大的产钢国,我国去年粗钢产量为7.17亿吨,占全球粗钢总产量的比例为46.3%。  相似文献   

6.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97年6月第二次预测,1997年世界谷物可望再次获得好收成。预测1997年世界谷物产量将达到1887亿吨,(其中稻谷按大米计算),连续第二年高于趋势产量,将足以满足1997/98年度的消费需求。但是,全世界还有29个国家发生粮食紧急短缺,这些国家大部分在非洲,亚洲的朝鲜粮食短缺情况严峻。预测1997/98年度,全球谷物消费利用量1866亿吨,世界谷物贸易量将达到197亿吨,分别比上一年度增加13%和21%。预测到1998年6月世界粮食安全系数17—18%的范围。自1997年1月份以来,…  相似文献   

7.
环球纵横     
1996-1997年度世界粮食市场预测美国农业部1996年5月预测,1996-1997年度世界小麦产量为57854万吨;原苏联的产量可能增长1860万吨;澳大利亚和阿根廷也有可能获得好收成。人们普遍关注这一形势对世界粮食市场的影响,估计墨西哥湾秋播硬粒小麦的价格为每吨202美元。同时,世界粮食储备将比目前增加1361万吨,储备与消费的比值是20.3%。美国农业部5月10日的报告预计,由于1996年美国秋播小麦面积减少,与1995年相比,秋播硬粒小麦将减产19%,软粒小麦将减产11%;而  相似文献   

8.
国际     
《中国经贸》2013,(6):13-15
1粮农组织:2013年谷物产量将强劲增长据联合国电台报道,粮农组织日前发布的《粮农组织谷物供需情况简介》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小麦、稻米以及玉米等粗粮的产量将出现强劲增长。根据最新预测,如果天气条件好于2012年,今年全球小麦产量有望达到6.95亿吨,比去年的收成高5.4%,比2011年的创纪录水平仅少约600万吨。稻米产量将增至4.98亿吨,比2012年提高1600万吨以上,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产量增幅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一句话新闻     
祖国大陆今年将发射9箭10星,全力筹备“神六”明年发射。上海将于今年成为全国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上海将成为全球造船中心,2003年完成造船量214万吨,2004年将跻身世界造船五强。2003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贸总收入达623亿元,工业总产值达558亿元。2003年海峡两岸广告费年增32%,祖国大陆广告费比2002年增长39%;香港广告费比2002年上升10%;台湾也比2002年上升10%。祖国大陆海外建筑合约达300亿元,中建公司利润总额2003年增长28%。中科院武汉植物所建立世界首个猕猴桃基金库。台湾当局将获准在台湾长期居留满两年的祖国大陆优秀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煤炭第一生产大国和第二出口大国,2002年煤炭产量近14亿吨,出口煤炭8384万吨,创汇25.3亿美元.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去年我国的煤炭进口达到1081万吨,比上年增加3倍多,进口用汇3.3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听起来像一个玩笑——在世界粮食连续4年丰收,全球谷物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7亿吨后,尾随而来的竟是一场粮食危机。4月,世界粮食库存储备已减少到57天,为35年来的  相似文献   

12.
据农业部门专家预测,1994/19951年度全球谷物贸易量将有所回升,其中粗粮增加,小麦减少,大米基本维持上年水平。 预计1994/1995年度世界谷物国际贸易量为1.92亿吨,比上年度增加300万吨,即增长1.6%。其中小麦(包括面粉折小麦)贸易量9200万吨,比上一年度减少100万吨;粗粮贸易量8400万吨,比上一年度增加400万吨,即增长5%;1995年世界大米贸易量预计为1610万吨,将比上年减少70万吨,主要是日本将减少  相似文献   

13.
据印度统计组织2004年5月份的估计,2003财年印度的GDP增速高达8.1%,这是1991财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超过了1992~2002年6.1%的平均增长率。印度何以取得如此高速的经济增长?这样的高增长率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本文将对影响印度经济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经济增长的前景作出估计。一、2003财年的高增长属于超常现象2003财年经济高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农业大丰收。由于雨量充沛且分布均匀,农业多种作物普遍增产。预计粮食产量将增长22%,达到创纪录的2.12亿吨。油料作物增产60%,产量达到2500万吨,也创历史新高。除甘蔗产量下降外,棉…  相似文献   

14.
<正> 在美国开始生产石油后四年的1863年,苏联的油井也开始出油。到1973年世界石油涨价冲击的一年,苏联的石油产量已发展到4.27亿吨,仅次于美国的5.44亿吨,居世界第二。当时苏联的石油储量,比美国多一倍。经过大力增产,1980年苏联的石油产量上升到6.03亿吨,七年间增加百分之40以上。与此同时,美国的产量不但未增,反而下降到5.06亿吨,世界石油产量之冠,由美国落到苏联。80年代以来,苏联的石油产量徘徊不前,1985年甚至跌进6亿吨大关而为5.95亿吨。这时石油界的预测认为苏联的石油产量已过高峰,今后将不断下降。可是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下,增加了大量投资(表1),1986年又有上升。1987  相似文献   

15.
菲律宾农业部长安加拉日前表示 ,尽管个别地区天气不佳和病虫害猖獗 ,今年菲律宾的水稻产量仍然可以达到1230万吨 ,比1999年的1180万吨增加4.2 %。安加拉说 ,今年以来水稻产量一直有所增加 ,只是第三季度以来由于部分地区遭受洪灾而使产量稍有下降。但是 ,由于目前全国各水稻产区水稻长势良好 ,产量仍将超过去年的历史最高水平。他还表示 ,到今年8月1日 ,菲律宾的大米储备为138万吨 ,可以满足全国两个月的消费。他说 ,由于今年以来大米进口减少 ,目前在国家粮食储备中大米所占的比例已由去年同期的38 %减少为14 % ,…  相似文献   

16.
国际钢铁协会秘书长在最近召开的26届年会上预测,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回升,今年全球钢材消费量将可达6.55亿吨,比去年增加1400万吨或相当于1.7%。1996年将进一步增加700万吨到相当于1%。其中原西方世界今年钢材消费量将增加2200万吨或相当于4.4%,1996年将进一步适度增加170万吨或相当于0.3%。 秘书长伦哈得·霍尔什报告预计,  相似文献   

17.
一、上半年钢材市场运行特点 (一)国内钢材供给大幅增加 2005年上半年,国内钢材市场总供给为1.86亿吨,同比增加20%,比一季度增加了4.5个百分点。其中,钢材产量累计达到1.73亿吨,同比增长了25.9%;钢材累计进口量为1322万吨,同比下降了26.5%。上半年钢材产量增长势头强劲是2003年以来产能迅速扩张的结果。2003年和2004年上半年钢铁行业完成投资额分别为1453亿元和967.6亿元,这些投资所形成的产能在2005年陆续投产,导致钢材产量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8.
港口物流与中国经济发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一、中国港口物流现状和发展中国拥有1.8万公里海岸线,11万公里内河航道,设有1460多个商港,承担着9%的国内贸易运输和85%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2003年,大陆沿海港口与内河港口分别完成货物吞吐量19.8亿吨与6.5万吨,比2002年增长18.6%和14.7%。上海、大连、秦皇岛、天津、宁波、青岛、广州、深圳等8大港口货物吞吐量均超过亿吨,加上香港、高雄,我国亿吨大港已占世界亿吨大港半壁江山,其中上海港超过3亿吨,成为世界第三大港。1.大陆集装箱吞吐量强劲增长,成为我国港口经济的最大亮点。2003年完成4800万标箱,跃居世界第一,比2002年增长31%,其中…  相似文献   

19.
铜价格:据西方经济研究机构预测,1995年世界铜产量将为996万吨,比上年增长5.6%;世界铜矿产量将为877万吨增长7.7%。铜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国际市  相似文献   

20.
据国际钢铁研究所于1月18日在布鲁塞尔总部公布的数字,世界粗钢总产量1988年达7.8亿吨,比1987年的7.359亿吨增加5%,其中西方国家的粗钢产量为4.876亿吨,比1987年增加8.8%。美国的粗钢产量为9080万吨(增加12.20%)、欧洲共同体12国的产量达1.375亿吨(增加6.6%)、日本的产量为1.057亿吨(增加7.3%)。 1988年世界10大产钢国(地区)按产量为序是:苏联、日本、美国、中国、西德、巴西、意大利、南朝鲜、英国和法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