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伟 《开放导报》2001,(9):29-30
最早使用反倾销措施的国地区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欧盟的前身)、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使用的时间则可以追溯到30年前。而1994年,关贸总协定将反倾销措施正式合法化。《关贸总协定1994》第Ⅵ条就是“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条款。该条款授予WTO成员国/地区征民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权利。自此,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开始在世界贸易中得到广泛应用。到1998年为止,已经有54个国家/地区颁布了反倾销法律。目前,反倾销措施已经成了最重要的贸易保护手段之一。从世界贸易角度来看,随着各种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迅速消除,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势将成为绝无仅有而又卓有成效的贸易政策工具,其重要性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反倾销措施的现状与特点1997年3月中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并于1997年12月,针对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的进口新闻纸立案调查,开始了有史以来用反倾销手段保护国内产业的历程。截至到2004年8月,中国对进口产品反倾销立案共34起,尤其是中国入世  相似文献   

3.
中国产品遭遇贸易伙伴国的反倾销,大有势头越来越猛、品种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之势。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4年5月底,已有34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637起涉及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其中,反倾销调查573起,反补贴2起,保障措施调查51起,特保调查11起,涉及4000多种商品,影响了中国约186亿美元的出口贸易。2003年,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反倾销、保障措施及特保立案59起,涉案金额约22亿美元,涉案部门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178%。从涉案数量和涉案金额看,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最严厉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和欧盟。仅2003…  相似文献   

4.
邓小河 《上海国资》2000,(10):14-16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国内市场将扩大对外开放,国外企业和产品势必大量涌入,国内众多行业特别是幼稚产业和敏感领域必然受到巨大的冲击。如何合理保护国内相关产业,这是中国人世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反倾销措施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与《保障措施协议》作为乌拉圭回合谈判的重要成果,是世贸组织允许的防范和补救进口冲击所造成产业损害的三个主要协议。迄今我国在反倾销、反补贴方面已初步建立了相关法律体系,然而在保障措施方面尚未起步,有关的法律制度还是一片空白。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日程愈益明朗之际,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保障措施协议》及 WTO 其他有关协议中的保障措施,及早建立并完善我国产业保障体系,从而使国内相关产业得到合理的保护。一、保障措施协议的有关内容《保障措施协议》是根据在1994年 GATT  相似文献   

5.
一、建立产业损害预警系统的背景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保护我国产业经济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条例和规则,是世界贸易组织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为世贸组织各成员国越来越频繁地使用。充分利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条例和规则,维护公平贸易、保护我国产业安全的工作,应纳入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周刊》2005,(29):12-12
美国众议院近日否决了一项试图将美国现行的反补贴法适用范围扩大到中国的议案。“反补贴”和“反倾销”、“保障措施”被并称为“两反一保”,是WTO规则下的三大贸易救济措施,WTO成员也通常采取此三种形式进行贸易制裁。在2004年以前,反倾销措施一直是外国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的最主要形式,反补贴措施则从未使用过。据介绍,中国一些行业或多或少对政府有所依赖,因此一旦对中国实行反补贴,其杀伤力远大于反倾销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国际贸易救济措施应用的对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是WTO允许用于保护国内产业的三种贸易救济措施。本文除对这三种救济措施制度进行比较之外,重点是对三种贸易救济措施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在运用总量上,反倾销最多,其次是反补贴及保障措施,但近年来反倾销和反补贴有下降趋势但保障措施却有上升趋势;欧、美、加等发达国家是反倾销和反补贴的主要应用国,但发展中国家在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应用上已经逐步代替发达国家成为主力;五矿、化工和农产品等行业是各种贸易救济措施应用的重点。最后,文章对我国建立贸易救济措施的预警机制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宁波经济》2005,(6):24-24
我国是世界上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这一状况在过去的一年里并未发生变化,钢铁、汽车挡风玻璃、打火机以及部分农产品遭遇外国(地区)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调查接踵而至。同时,中国也是受反倾销措施打击最多的国家。而今年4月份美国针对中国进口彩电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事件,也再次证明了我国在反倾销的道路上将付出更多的拼搏与艰辛。  相似文献   

9.
论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湛凤鸣 《特区经济》2005,(6):277-278
我国加入WTO后,世界各国对我出口商品的关税壁垒及许可证、配额等传统非关税壁垒的门槛将逐步降低,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商品可在国际市场上畅通无阻。事实上,不少国家正以其更为隐蔽的方式——反倾销和反补贴来限制我产品进口,其措施正在日益增加,并将成为未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障碍。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的出口产品已经深受反倾销的危害。高额的反倾销税给我国的产品出口造成了严重的阻碍。虽然目前我国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施加反补贴措施的还比较少,但是我国现行各种补贴政策尤其是税收优惠政策相对还比较多,其中很多将受到世界贸易组织《补贴与反补贴协定》的约束和影响。本文试着从这方面探讨一下我国关于反补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郭同峰 《特区经济》2005,(9):241-242
一、从保障措施到特殊保障措施1.保障措施的含义保障措施是指,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内产业受到进口激增的损害或损害的威胁,该国可以暂时限制一种或一类产品的进口。与反倾销和反补贴相比,保障措施可以采取提高关税、数量配额和关税配额等多种救济方式对一国国内产业的保护更为充分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贸》2013,(4):30-31
当前,世界经济已由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经济低迷成为新常态,国际竞争明显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日趋严峻。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特点反倾销、反补贴仍是主要手段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2012年,共有23个国家(地区)对华启动84起贸易救济调查,比2011年(以下简称"同比")增加12起,增幅为16.7%。其中,反倾销58起,同比增加9起;反补贴  相似文献   

12.
钢铁行业是美国的心头肉,多年来美国对其重点保护.采用反倾销、反补贴和特保措施限制钢铁制品进口,引起国际公愤。WTO成员国群起而攻之,连续在世贸组织起诉,掀起了美国钢铁贸易战的一次次高潮。  相似文献   

13.
孙斌 《中国经贸》2006,(10):9-9
入世4年多来,中国已经遭遇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50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形式的贸易摩擦诉讼,涉案金额达65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相似文献   

14.
林波 《改革》2012,(2):87-92
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反倾销反补贴联动措施已成为贸易领域中的重要政策工具。基于世贸组织贸易规定,对反倾销反补贴联动实施原则进行梳理与分析,提出双项措施实施必要条件的判定过程及判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应在反倾销反补贴联动措施主要受调查目标国和发起国双重角色中合理变换,以保障国内产业安全,积极维护国际公平贸易秩序。  相似文献   

15.
<正>保障措施是指WTO成员在进口激增并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所采取的紧急限制进口措施。它主要通过关税、数量限制和关税配额来限制进口,以达到本国产业免受其他成员产品冲击的目的,是一种针对公平贸易条件下产品进口的限制措施。目前,保障措施连同反倾销和反补贴已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用以保护国内产业的三种救济手段。  相似文献   

16.
钢铁行业是美国的心头肉,多年来美国对其重点保护.采用反倾销、反补贴和特保措施限制钢铁制品进口,引起国际公愤。WTO成员国群起而攻之,连续在世贸组织起诉,掀起了美国钢铁贸易战的一次次高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贸》2013,(4):48-49
后金融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贸易争端频现,而反倾销、反补贴等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贸易摩擦救济手段。虽然我国对外的第一次反倾销调查的时间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而且提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案件数量也要少于欧美等国,但随着近年来我国对外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也开始变被动为主动,不断加大对外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力度,以进一步维护我国产业安全。  相似文献   

18.
刘工 《东方经济》2005,(3):30-32
据报道,从1995年到2003年,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据商务部公布的2004年数字,2004年前10个月,有15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50起,涉案金额共11.5亿美元,仍然是遭受国外贸易调查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程蒙 《中国经贸》2009,(24):13-14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9年5月底,已有34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637起涉及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立案已达320起,涉及4000多种商品,影响中国约186亿美元的出口贸易。针对愈演愈烈的反倾销之战,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20.
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是当前全球贸易摩擦与争端的焦点.美国作为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已经成为对华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最多的国家,中美贸易关系成为当今政治与经济的焦点问题之一.文章系统分析了美国对华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的特征与强度,并从贸易限制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角度,重点分析美国“双反”调查对我国涉案产品出口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双反”调查对我国涉案产品出口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贸易限制效应,同时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是产生贸易转移效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