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滨海新区的崛起,为天津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它在文化发展方面的意义也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如何找到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发展新的“增长点”,如何在地方性的文化和全球化的潮流之问找到新的“契合点”,正是今天发展滨海新区文化的关键。对于滨海新区来说,建立一个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区”是当务之急,也是将自身建设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新的“增长点”的关键。所谓“集聚区”,指的是一种或多种文化创意产业规模性地集聚于一个区域之中。这种集聚会起到“放大”和“深化”的双重效应。对于产业的发展,由于集聚带来的“放大”效应,是指当一种具有文化创意特色的产业在一个区域形成集聚之后,它就会带动城市本身的发展和城市文化特色的放大,并且产生巨大的规模效益。而“深化”则是指产业集聚带来了规模效益之后,会在产业的升级、产品的更新和发展趋向的引导方面有新的开掘。  相似文献   

2.
黄玉剑 《老区建设》2010,(11):27-29
一个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繁荣,产业支撑是基础和根本,只有通过产业的大发展,才能集聚人气、提升财气,推动城市的大发展。因此,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要大力实施产业化和城市化整合互进战略,以产业化促进城市化,以城市化推进产业化,实现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结合樟树发展实际,我们将在“四个注重”上狠下功夫,大力推进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裘伟 《宁波通讯》2005,(3):24-25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六大联动”战略,实现产业联动的现实之举,也是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江北区作为老三区之一,在发展服务业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又有着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产业基础,因此要认真分析服务业发展的新形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服务业发展的目标、重点和措施,抢抓机遇,大力发展区域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4.
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集聚,是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实现产业分布优化的必然选择,这对于济南的产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集聚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实现、提升区域的核心竞争力。笔者试图以产业集聚为切入点,探讨如何促进济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使济南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占据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宁波创意产业园区历经十多年建设,从初创逐步走向成熟。透析产业园区发展演绎过程、产业集聚结构以及空间地理分部,获悉产业园区五种产业集聚模块层次分配特色,以和丰创意广场为核心的“一核多点”、“错位发展”以及“一园多产”、“多功能 一站式服务”形成宁波创意产业园区独有的区域特色。  相似文献   

6.
唐晓宏 《浙江经济》2005,(20):60-61
从提升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长三角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可围绕区域集聚和价值链延伸。立足“跳出城市发展旅游产业。跳出旅游发展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7.
黄孔森 《浙江经济》2010,(13):57-58
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联系现阶段实际,常山更需要在“构建大平台、发展大产业、推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上有所突破,才能实现科学跨越发展。常山要树立跳出园区发展园区的理念,统筹全县工业平台开发,实现优势互补和效益叠加,优质要素与资源集聚,从而提升整个工业平台整体规模、实力和品位。要不失时机地推进开发区整合提升,实行统一的产业规划和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扬州市邗江区按照“区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加快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通过政策配套,资源整合,产业集中、人才集聚等若干措施,充分发挥邗江“压力机之乡”的传统优势围绕彰显特色、形成支柱提升水平增强实力的总体要求.坚持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自主开发与成果引进相结台.努力营造政策环境,推进配套设施建设,2004年1月.邗江顺利建成扬州市第一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9.
《重庆经济》2007,(8):13-16
渝东北地区是我市“一圈两翼”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和全市加快、率先发展的助推器,对新阶段实现全市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要结合渝东北地区的现有发展基础、区位条件和“一圈两翼”总体战略思路,科学谋划,合理定位,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快推进这一区域的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初期闽台信息技术产业合作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米红 《亚太经济》2002,(1):47-51
本文认为实现福建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在于对福建传统经济产业规模、结构和区域配置等进行系统变革和调整,并在其信息技术产业链环境逐步形成和优化的同时,构建具有闽台信息技术产业合作特色和连接中国大陆腹地信息技术产业的“海峡两岸信息技术产业廊桥”,而从构建“海峡西岸信息技术产业廊桥”的视角构筑“数字福建”,是发展具有区位比较优势的骨干信息技术产业群、形成良好产业链环境和实现跨越式、实施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数字福建”系统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时霖 《中国经贸》2014,(12):57-58
进一步优化提升产业集聚区档次和水平,是推进实现跨越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提高知名度的有效途径。当前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布局散乱、辐射力弱和产业链条短,配套能力弱,土地制约加剧,建设资金紧张。要推进产业集聚区的健康发展,应当重视规划工作,以产业集聚为抓手,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同时还要多渠道解决土地制约瓶颈,实现从“投资主导”转向“融资主导”的转变。实施的要点是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切实加强工作推进。  相似文献   

12.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中,我国与中亚各国在产业联系与合作中存在规模偏低、结构单一、区域失衡、方式低端等突出问题。导致当前我国与中亚各国产业联系与合作初级化、低端化的原因在于,推进我国与中亚各国产业联系与合作深化与升级存在诸多障碍,包括既有产业分工格局导致区域产业发展指向分离化,集聚优势缺失导致新型区域产业分工基础弱化,交易费用高昂导致产业一体化成本攀升等。因此,应当采取多种措施持续推动我国与中亚各国产业联系与合作的深化与升级,并最终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产业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规划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速推进中国式区域产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式区域产业现代化的时代特征: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和艰难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工作,中国式区域产业现代化具有数字技术赋能、逆全球化与区域化和制造业竞争三重特征。其次,文章梳理了中国式区域产业现代化的理论基础:中国式区域产业现代化有别于西方工业化、再工业化和现代化等传统路径,是创新驱动、绿色节约、协调有序、合作共赢、高效安全的产业现代化。最后,针对中国式区域产业现代化面临的时代特征和理论基础,提出具体的实践路径:强化数字技术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空间布局、重视产业安全、用好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4.
贵阳国家高新区是我国第一批成立的同家级高新区。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积累了一定的产业基础,集聚了一批创新资源,引进和培育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但是与国内一流冈区和先进园区相比较,在产业总量规模、产业服务环境、创新资源集聚、园区开发模式等方面还存在差距。笔者从以下三个角度提出一些建议: 一、在发展模式上鼓励“双轮驱动”。即通过“大招商、大孵化”的模式解决“总量规模和结构效率”提升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15.
张广海  高乐华 《山东经济》2008,24(2):145-148
近年来,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本文应用标准差系数法和产业规模区位商法判别出山东半岛城市群已发展成一个专业化水平相当高的旅游区域,旅游产业的集聚态势显著。运用产业集群竞争力(GEM)模型,对城市群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发现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态势显著,但集群处于自然集聚阶段,集聚引发的经济效益尚未显见。提出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产业集群需要借助外界力量推进其向更高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辰 《浙江经济》2014,(11):42-43
自2011年《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全省14个产业集聚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开发建设,总体呈现“推进较快、发展向好”的喜人态势。但由于开发时间较短、空间范围广、基础投入大、建设任务重,加之近年宏观经济形势复杂严峻,集聚区的建设进度和发展水平,与省委、省政府加快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为此,笔者围绕“五个高”,提出加快推进省级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强化产业导向,高水平培育主导产业 突出十大重点产业领域。突出产业集聚区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主平台作用,以国家、省相关产业规划和政策为指导,强化“优、新、高、特”的产业导向,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围绕生物、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海洋新兴、汽车、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与文化创意等十大领域,高标准地选择集聚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7.
开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加快承接市外产业转移,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强县,是开县破解产业空虚难题、实现“加快”、“率先”发展的必由之路。2000以来,开县紧紧抓住国内新一轮产业调整和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产业内移的大好机遇,立足本地资源、区域、政策等比较优势,构筑大开放格局,正确定位,主动承接,以大招商促进大开放,积极引进市外产业转移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年来,通州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发挥产业优势,积极优化产业布局,产业集聚度明显提高,经济发展已进入以产业快速集聚为特征的新阶段。在新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产业聚集中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怎样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产业集聚的拉动效应,更快更好地加速产业集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迫切的课题。产业集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21世纪是科学技术主导的世纪,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进步的水平。同样,就产业集聚而言,产业能否集聚,产业集聚后能否  相似文献   

19.
焦秉智 《北方经济》2012,(15):20-23
正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内蒙古自治区从内蒙古科技水平、产业基础、区域特点和资源禀赋出发,优先选择了发展产业基础比较好、创新能力比较强、市场需求比较大的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高技术服务业等八大产业作为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将着力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大力推进新兴产业集聚集约发展作为推动内蒙古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契机,区域内各个城市均在积极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打造金融聚集区、金融商务区试点,提升金融资源的集聚能力,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和创新能力,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金融产业集群。2019年8月,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了《合肥市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推进方案》,其中明文提到要"加快金融一体化",依托滨湖金融小镇等一批金融产业项目,积极引进长三角银行、保险、基金、期货、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合肥设立区域分中心,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升级、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持。立足合肥的科创及人才优势,安徽省级特色小镇--合肥滨湖金融小镇从设立之初,就确立了"金融+科技"的特色产业定位,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及共词分析研究,梳理出滨湖金融小镇应重点推进"确立人才优先的产业集聚核心逻辑""实现科创中心与金融中心良性互动""释放金融基础设施项目,助推金融科技落地""监管科技与金融科技齐头并进""构建产业生态圈与金融品牌"等五大特色产业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