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金融业务外包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务外包也称资源外包。金融BPO即金融业务流程外包,或金融眼务外包,指的是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将其公司业务运营过程中高成本非核心业务甚至部分核心业务(企业服务及操作中间环节)外包到人工成本比较低的国家和地区的专业服务公司,以有效分配企业管理资源,降低成本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工作效率。其业务主要包括:产品研发设计,发卡与收单服务,数据处理与灾难备份,呼叫服务等管理服务。据悉,目前全球BPO业务总量为1.2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在此背景下,文章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特点与模式出发浅析了互联网金融目前发展的形态,主要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在第三方支付和信用业务等相关业务领域和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并且就互联网金融可能带来的技术风险与业务风险提出了相关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3.
开发性政策性金融的理论与实践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开发性金融按其性质应包括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商业性金融.由于中长期开发性投融资业务的特点是风险高、额度大、周期长、收益不确定,商业性金融或私人资本通常既不愿也无力或肯于先导涉足其中,所以,开发性金融一般是由政府主责,主要是指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或政府开发性金融,即专门为经济、社会和区域开发或发展(development)(特别是基础设施)提供具有创造性超前供给诱导功能的中长期批发投融资业务(wholesale financing)的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机构可分为国际性开发金融机构和国家性开发金融机构两种类型,前者又分为全球性开发金融机构和区域性开发金融机构,后者又分为全国性开发金融机构和地方性开发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4.
金融衍生工具产生三十多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已经成为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规避风险、创新业务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2007年我国金融市场即将全面开放,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经营风险、提高自身竞争力,推动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数字金融对我国金融机构带来巨大影响,数字金融的发展挤占了传统金融机构的部分业务,增加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及信用风险。在此背景下,传统金融机构面对数字金融带来的挑战时要迎难而上,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加快数字化转型。本文以A银行为例研究数字化转型对金融机构风险承担的影响,得出金融机构通过数字化转型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率、缓解了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了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因此,本文从加大信息科技投入量,加强客户数字化管理,加强银行数字化治理三方面对金融机构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出解决对策,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金融仓储行业的快速发展既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进动产质(抵)押贷款业务提供了条件,也为中小企业盘活动产资源、实现动产融资开拓了新的渠道,又为金融服务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是,金融仓储业务毕竟是一项风险业务,且处于开始发展阶段,金融仓储企业还面临着很多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风险,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金融仓储企业的发展,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来进行风险管控,促进金融仓储企业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7.
宋筱 《中国市场》2014,(52):86-87
金融租赁为金融市场的衍生品,在中国属于起步阶段,有更长远的发展空间。金融租赁公司属于金融机构,它的主要功能在于盘活固定资产,通过金融租赁让固有资产在市场融到资金。而金融租赁业务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是在原有资产的基础上,通过租赁资产证券化的模式,来规避租赁公司的资产风险、帮助租赁公司快速盘活现有资产和提高租赁公司的收益。本文通过金融租赁业务资产证券化,来解析金融租赁业务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金融仓储行业的快速发展既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进动产质(抵)押贷款业务提供了条件,也为中小企业盘活动产资源、实现动产融资开拓了新的渠道,又为金融服务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是,金融仓储业务毕竟是一项风险业务,且处于开始发展阶段,金融仓储企业还面临着很多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风险,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金融仓储企业的发展,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来进行风险管控,促进金融仓储企业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飞  郝国政 《商业研究》2004,(22):102-103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一些金融机构以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式实现业务范围的扩张。各种金融控股公司的涌现对我国分业监管框架构成挑战,其业务活动会对金融体系的安全性产生直接重大的影响。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风险主要是金融控股公司缺乏相关的法律制约及不正当的关联交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潜在洗钱风险是指假设不存在相关管理控制的前提下,金融机构发生洗钱活动的内在可能性。目前国际上权威组织FATF将潜在洗钱风险主要归纳为三种:国家/地域风险、客户风险、产品/服务风险。产品风险是指客户在金融机构所办理的业务或者购买的产品所隐含的风险因素。不同金融产品、服务因自身特性被用作洗钱媒介的概率差异较大。本文将主要探讨银行业金融机构产品服务所存在的潜在洗钱风险。  相似文献   

11.
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及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使我国金融机构混业经营态势日趋明显,金融监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分业监管体制已现明显的不适应状态,跨市场金融风险初露端倪。应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与监管模式,完善相关法规及风险措施,以防范跨市场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业是进行房地产投资、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的行业,属于第三产业,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带动性和风险性的产业。房地产的特性决定了它投资数额大,投资周期长,变现能力差,投资过程中既有经营风险、金融财政风险等有形风险,也有如政策变化等无形风险。本文通过对房地产项目投资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风险进行简要分析,浅析房地产项目过程中,风险识别、风险管理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公司理财的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在理财过程中经常面临多种制约因素,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理财战略以及理财理念等都会给公司理财带来收益的不确定性。面对这些理财风险,公司必须加强业务人员培训,理顺公司治理结构与理财目标的关系,防范金融机构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风险报告制度,才能确保最终理财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民营上市公司是全国民营企业的一个缩影,其存在的财务隐患具有普遍性,存在财务危机的上市公司所占比例较高。企业管理当局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将"Z计分"模型应用于企业财务风险监测与危及预警之中。以"Z计分"模型为基础,建立综合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种行为及时作出评估,对风险信号(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账增大,成本上升)等进行监测,并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采取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银行系统面临的网络金融风险包括:网络金融技术风险、网络金融业务风险、网络金融制度风险,这些风险的产生源自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落后、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银行监管不力等方面。可通过加大力度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构造全面的计算机系统防御机制、健全银行网络金融系统安全管理体系等措施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基层商业银行缺乏管理操作风险的有效组织架构和流程安排,导致操作风险管理职能缺失,由此而引发的损失和金融腐败现象呈上升趋势。为了防范基层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应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和持续性经营管理机制。强化基层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文化建设,从根本上减少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Business Horizons》2021,64(6):763-774
Misleading information is an emerging cyber risk. It includes misinformation, disinformation, and fake new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COVID-19 have exacerbated it. While there has been much discussion about the effects of misinformation, disinformation, and fake news on the political process, the consequences of misleading information on businesses have been far less, and it can be argued insufficiently, examined. The article offers a primer on misleading information and cyber risks aimed at business executives and leaders across an array of industries, organizations, and nations. Misleading information can have a profound effect on business. I analyze different misleading information types and identify associated cyber risks to help businesses think about these emerging threats. I examine in general the cyber risk posed by misleading information on business, and I explore in more detail the impact on healthcare, media, financial markets, and elections and geopolitical risks. Finally, I offer a set of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for organizations to respond to these new challenges and to manage risks.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出台,国家的税收监管力度加大。虽然财务报表是税收风险评估的重要资料,然而传统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却不能发现隐含的涉税风险,应对涉税风险防控主导的财务报表分析实践加以探索。在分析我国企业主要税种的计税依据的基础上,从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六要素的角度,分析相关财务报表分析指标的数量特征和指标组合的配比关系,揭示可能产生的涉税风险,构建了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涉税风险防控思维和实践体系,并进一步提出完善企业涉税风险防控的思路,以期为企业的风控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船舶企业不可避免地也面临着法律风险.尤其船舶企业面临的安全生产、债权回收、人力资本提高、汇率变化等方面的风险逐步突显出来.有效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是提高船舶企业依法经营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适应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的需要,更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有力保障.船舶企业要以建立风险遇警机制、监督机制、完善船舶企业规章制度、提高员工的法律和积极投保意识相结合为基础,以利于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 competition and stability in Sub-Saharan Africa. Using financial statements on 221 banks from 33 countries over the period 2000–15, we provide evidence for a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 competition and credit risk. Up to a certain threshold, higher levels of bank competi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lower credit risk. Above this threshold, more competition increases credit risks as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competition are outweighed by the adverse effects of rising competition. The optimal threshold appears to be higher for African banks compared to bank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We also find that credit risk in Sub-Saharan Africa is not only related to macroeconomic determinants, such as growth, public debt, economic concentration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but also to the business and regulatory environment. In particular, bank risks appear to be lower in countries where credit registry coverage is higher and the tenure of supervisors is shor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