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摄影可以包括抓拍和视频拍摄.新闻抓拍一般用于平面新闻报道中,主要说明的是事件发生的关键点;而视频拍摄用于数字化的新闻报道,加入了视听等一系列的画面效果,赋予了新闻内容的客观真实性。  相似文献   

2.
拍好新闻照片,关键取决于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的思维活动。逻辑思维主要判断摄影对象的新闻价值,形象思维主要衡量瞬间形象能否反映新闻事件的本质意义,两者的高度综合又是取得高质量新闻照片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等在江边     
韩西芹 《今日重庆》2013,(11):78-81
晋毅说,什么是一张好照片,它需要思考,它需要深入,它需要时间,哪怕它不是新闻。他曾经做了18年媒体摄影记者,见证过很多重大性、突发性、决定性的瞬间。在他看来,新闻摄影,预示着记者随时准备出发,出现在第一现场。机会,有时是“等”,有时是“抢”。  相似文献   

4.
新闻摄影在人类迈向信息时代的今天,不应该是简单地传播图片表面的新闻信息,而应注重摄影瞬间形象的创新和对新闻事实进行立体的展现.新闻摄影瞬间形象的创新关键在于新闻摄影记者的思维方式.俗话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这句话强调了思维的重要性和先决性.不少优秀的摄影记者能在人们看似平淡的、熟视无睹的事实里拍出了令人叹服的新闻摄影作品,这固然需要有娴熟的拍摄技巧和高超的捕捉瞬间形象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他们面对新闻事实时的思维方式,能以新颖独特的视角,捕捉新的瞬间形象,把一个立体的新闻传播给受众.  相似文献   

5.
郭志超 《魅力中国》2013,(17):296-296
新闻摄影是通过摄影方式反映社会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有价值的、刚刚出现或正在出现的事物和事件的一种视觉媒介。多年来,新闻摄影以它独有的表现方式,成为报道新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等在江边     
晋毅说,什么是一张好照片,它需要思考,它需要深入,它需要时间,哪怕它不是新闻. 他曾经做了18年媒体摄影记者,见证过很多重大性、突发性、决定性的瞬间.在他看来,新闻摄影,预示着记者随时准备出发,出现在第一现场.机会,有时是“等”,有时是“抢”. 但毕竟新闻事件是瞬息即逝,可遇不可求,而人们的生活更多是平平淡淡,柴米油盐,朴实而日常.因此,在摆脱工作压力之余,他更喜欢把影像当成自己喜欢的一种书写手段,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静静拍摄.  相似文献   

7.
新闻照片现场气氛感是新闻摄影重要特点之一,起着强化新闻真实性、增强形象性、加大感染力等功能。要通过融气氛于环境中、运用前景、运用特写镜头、抓拍等手法营造新闻照片的现场气氛感。  相似文献   

8.
侯滢 《走向世界》2015,(5):86-89
教学大纲调整之后,这学期的新闻摄影课程为34个课时。上课初始,我发现面对的是一群摄影几乎零基础但却对这门课程充满热情的孩子。众所周知,摄影本身是一门讲究技艺与深厚功底的科学艺术,而新闻摄影是对社会生活的瞬间性捕获,将新闻事件定格以记录可视的新闻历史的特殊摄影门类。它作为一种强有力的信息传播形式,无论在报纸杂志还是网络手机,新闻图片每天都如雪片般撒向大众,  相似文献   

9.
新闻摄影是用瞬间的直观形象报道新闻,向读者介绍新闻事实,使广大读者看到和了解他们欲知、不知和应知的事件及人物。一张好的新闻照片,有着强烈的现场感。它的形象语言所产生的独特效果,使文字报道可望而不可即,起着一图胜千字的作用。它是记者高度的新闻敏感与独特的形象思维的结晶。  相似文献   

10.
谈新闻报道中视觉新闻的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离不开视觉新闻,视觉新闻就像音乐中的音符和绘画中的线条一样,它在新闻报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滋润、丰富着新闻报道的内容,提高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那么,何谓视觉新闻?据《新闻学大辞典》的解释,视觉新闻就是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表现事物,而取得的视觉效果的新闻。就是说,视觉新闻重要特点是表现,不是陈述。这是新闻作为一种“时代的艺术”的语言标志,也是一个美学的标志。在我国新闻界较早提倡视觉新闻写作的是新华通讯社原社长穆青。1983年9月IO日新华社国内新闻编辑部召开编前会议,穆青在谈起新闻写作…  相似文献   

11.
王咏梅  丁勇 《理论观察》2002,(3):104-105
新闻摄影利用新颖的视觉形象和视觉语言将新闻的实质用图片表现出来。全面掌握摄影美学对利用新闻摄影揭示生活中的真、善、美、恶、丑 ,宣扬高尚的道德情操 ,反映时代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英语新闻讲究及时、简要、准确报道正在发生的事件。本文通过探讨在顺应视域下,在该新闻特定的语境中,模糊语发挥它的语言自身的特点,从而确保模糊语的运用得当,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本文以China Daily中的商业英语新闻为例,对其中的模糊词语进行了分析,依据商业英语新闻的实际特点,新闻工作者把模糊语运用得当,确保了新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是以无线电波传送视频和音频信息的形象新闻,作为新闻媒介,它以真实性和时效性为主要特征。其中,真实性作为电视新闻的生命。就电视节目来说,无论是新闻片、记录片还是艺术片都是如此。然而,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的真实性在于客观记录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直接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事件。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新闻工作的发展和新闻信息量的不断增大,新闻摄影在校报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校报新闻图片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摄影记者的水平和能力,高校校报必须抓好新闻摄影记者综合素质的强化与培养。  相似文献   

15.
陈延龙 《魅力中国》2014,(14):301-301
新闻摄影是一种纪实摄影,通过摄影将客观事物保存下来。一张好的新闻摄影照片,能够引起很多人的主观情绪,这种现象的产生,除了新闻摄影中本身具备的重要新闻价值,还在于新闻摄影具有与人类审美一致的美学意义。本文主要从新闻摄影与美学的关系出发,对新闻摄影中的美学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摄影创作多元化的时代,对于鸟类专题摄影,人们已经不把它局限在某一个狭义的角度去说明单一的某个功能,如记录式的表现功能。对美的追求是拍摄者和观赏者的共识,鸟类摄影也不例外,只是在审美把握的角度和理解上有所不同,以此运用摄影语言的侧重有所不同罢了。一幅鸟片,如若在视觉上具有吸引力,能唤起观者不断欣赏的美感,一定是它在传达了被摄对象某些视觉信息的同时,或及时地定格了某个瞬间生灵精彩的动作或神色,或布局构图沉稳而新奇,或用光与被表现对象的吻合又恰如其分。鸟类摄影除本身就具有挑战性、高端性之外,掌握一些摄影艺术的表现技法,无疑会有助于把鸟儿拍得更清晰、更生动、更美观。  相似文献   

17.
文字功夫对于摄影记者来说,等于第二件武器,如果运用得好,不仅在新闻采访活动中游刃有余,而且对提高照片的质量也大有裨益。下面仅就地方报摄影记者加强文字功夫、培养两栖作战能力的问题加以论述。一、地方报所处的环境要求摄影记者必须具备两栖作战能力目前各地市级报社的专业摄影记者普遍较少,且安排的发稿量大,常活动于基层。而新闻单位又存在一种摄影记者只注重拍出好照片,忽视理论学习和加强文字功夫训练的倾向,造成摄影记者理论政策水平和文化知识“入不敷出”,只会打“单路拳”,变成摄影匠的现象。以至个别摄影记者抽回照片后,文字说明要靠编辑代写。因此,社会上一度认为摄影记者和运动员一样,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有人还直接称摄影记者是“卡喳”干部、“图为”干部。  相似文献   

18.
新闻摄影作为新闻与摄影相结合的产物,是新闻事件的现场纪实,是以附有文字说明的照片形式进行的新闻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个独立兵种,它的表现形式是一幅幅带框的照片。随着新闻事业的纵深发展,新闻摄影活动已成为全球性的活动,增强报纸的“可视性”已为我国报界所重视,形象生动的新闻照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显著的版面位置上。因此,提高对新闻摄影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将新闻摄影纳入新闻改革的轨道,让图片与文字并重,特别是要加强对新闻美学的研究,已成为繁荣和发展我国新闻事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坚持新闻真实,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准则,也是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新闻是“易碎品”而真实性就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经过等要素,这些都经得起核对。  相似文献   

20.
邱齐龙 《黑河学刊》2013,(5):37-37,124
树立摄影记者应有的思维方式是准确地把握和表现新闻实质,其中准确地发现、抓取反映新闻实质的形象瞬间是关键,精彩的文字说明更是准确把握和表现新闻实质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