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张晶晶 《新金融》2013,(12):33-37
本文简要介绍了2000年以来美国以宽松为主的货币政策,剖析了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及国际贸易、资本流动、汇率、利率和流动性的传导渠道;分析了其对中国经济金融状况的影响,贸易顺差快速增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压力加大、投机趋利性资金流入增加、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投放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及其监管部门管理气候风险的必要工具,在全球金融监管框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工作量大、复杂度高,在数据获取、路径设计、组织治理和结果运用等方面存在难点,而中国金融业对其在认知程度、测试范围、本土化的压力情景设定等方面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因此,中国金融业须在借鉴相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治理结构和人才建设,加快气候风险数据库建设,逐步扩宽压力测试范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压力传导路径,并加强外部合作和结果应用,以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外汇》在山东日照等地进行调研采访得知,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受其影响的绝不仅仅是个别矿石贸易商、个别钢铁企业,甚至不仅仅是钢铁产业。钢铁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其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必然传导到机械、家电、汽车、房地产等下游产业,并最终传导到消费类商品上。微观上企业利润减少,宏观上给通胀造成一定压力。  相似文献   

4.
苏涛  惠建华  谭凯 《中国外汇》2010,(14):12-14
《中国外汇》在山东日照等地进行调研采访得知,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受其影响的绝不仅仅是个别矿石贸易商、个别钢铁企业,甚至不仅仅是钢铁产业。钢铁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其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必然传导到机械、家电、汽车、房地产等下游产业,并最终传导到消费类商品上。微观上企业利润减少,宏观上给通胀造成一定压力。  相似文献   

5.
2008年中国经济的最大变数,是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刺激内需对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对于固定投资增长的调整,应该由增加基础设施、环保节能设备的投入,保障性住房的投入,来代替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形象工程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008年货币政策从紧面临着多方挑战:一方面,受到上游投入性产品价格上涨传导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2004:中国的通货膨胀是否会卷土重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视角出发,对当前中国通货膨胀走势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分析了国际间价格传导对中国通胀走势的影响。文章指出,目前出现上下游产品价格背离的情形,乃是因为价格传导机制已发生重大变化,这正是通胀是否会发生的关键。在对通胀发生因素和形成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在短中期内,中国经济将出现温和的通胀,而长期内并无大的通胀压力。最后,文章对宏观调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一般理论出发,总结了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及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工具等的影响,然后具体分析了发展资本市场对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能的积极作用,包括有利于完善货币政策微观基础,有利于分流部分货币政策压力,有助于扩大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可提高经济体消化金融调控冲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笔者就促进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的良性互动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全球流动性冲击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阐述了外部流动性影响中国经济的传导路径和作用机制,然后建立全球流动性的量化指标并对其演变特征予以分析。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全球流动性扩张的外部冲击通过扩大出口和增加外商直接投资两种渠道直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经由国际大宗商品渠道所引发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也不容忽视。中央银行的对冲操作部分隔离了全球流动性向国内货币投放的传导,确保对宏观经济的掌控能力。  相似文献   

9.
《南方金融》2005,(4):68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3月20日在2005年中国金融形势预测、分析与展望专家年会上表示,受原材料价格、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上升趋势,以及上游产品价格向下游产品传导等诸方面因素影响,全年物价上升的压力仍在加大。吴晓灵介绍,今年1至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5%,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了27%。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我国37个工业大类行业PPI数据构建TVP-SV-FAVAR模型,实证研究了输入型通货膨胀在不同发展阶段、上下游价格、不同类型行业传导的结构性特征及其行业异质性。研究结果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PPI和CPI均产生了影响,我国存在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强度从上游行业到下游行业依次递减,对能源资源密集型行业的传导强度最大,其中上游能源开采类行业的传导系数最高,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传导强度次之,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传导强度较弱。输入型通货膨胀更多向生产环节传导,向流通环节的传导强度弱化,但是会推升流通环节成本降低企业利润。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具有明显的顺周期和“易涨难跌”特征,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阶段的传导强度最大,在平稳阶段的传导强度次之,在下跌阶段的传导强度最弱。我国经济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以及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背景下,政策调控应把握好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的结构性特征,据此开展分类调控、精准调控、依时调控,综合平衡“稳增长”和“防通胀”目标,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相似文献   

11.
张莹 《武汉金融》2020,(4):11-18
2008年金融危机后,金融压力如何影响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这一问题倍受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本文构建了时变权重的中国金融压力指数来衡量金融体系的运行状态,并通过MS-VAR模型研究了不同金融体系运行状态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呈非线性:在金融压力时期,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弱化。这意味着此时,中央银行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郭世涛 《证券导刊》2012,(35):16-16
央行多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显示我国货币政策开始走向宽松,随着政策刺激力度的持续加码.经济增长放缓触底以及新一轮投资启动,再加上国际粮食价格暴涨、国际油价快速反弹的传导,7月CP11.8%的涨幅很可能成为年内低点,价格上涨的压力依然是中国经济长期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有所提高,但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对债券市场各期限利率、信贷市场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仍不够畅通。本文首先拓展马骏和王红林(2014)的理论模型,在银行间市场引入短期市场利率,从理论层面分析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影响,随后借助局部投影方法给出关于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影响的经验证据,并从替换货币政策冲击、改变资产证券化测度方式、引入更多控制变量、改变估计策略等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资产证券化能够提高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内在逻辑是价格风险对冲机制和信贷资产定价机制。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资产证券化显著提高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与“低资产证券化”状态相比,“高资产证券化”状态下债券市场的无风险利率、长期利率和信贷市场贷款利率对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冲击具有更大的响应。  相似文献   

14.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导师尚福林教授研究生孙国峰本论文致力于探讨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中的传导过程和内在机制,试图建立一个新的体系,完善货币政策基本理论,也为中国现实情况的研究提供一个完整的理论基础。第一章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导论。首先区分了两个层次的货...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基于中国金融市场化进展的视角》张龙清著本书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内涵入手,分析论证了当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流观点、货币传导渠道理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方法以及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特点和研究现状;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市场发展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包括金融市场整体发展情况对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信贷渠道、汇率渠道、预期渠道以及货币传导机制整体效应的影响,以及金融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整体影响情况:最后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就金融市场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滑窗VAR模型构建多维度视角下金融压力内外部溢出效应的测度体系,研究我国主要金融市场与全球、美国、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四维度下金融市场之间的动态传导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国际市场与我国金融市场之间的压力传导具有时变性特征。前期主要集中在全球金融市场,中期主要来源于美国金融市场,后期则是新兴国家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此外,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我国金融压力集中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进行内外部传导,外汇市场作用相对较小,而在汇改期间外汇市场作用相对显著。本研究揭示了我国与国际金融市场间压力溢出效应内外部传导渠道及其强弱特征,有利于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控能力,为金融监管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中国的经济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股市渠道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中国现阶段货币政策传导在股市渠道的第一个阶段是有效的。但是,货币政策的传导在第二阶段从整体来说并非有效。文中构建的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的结论得到了相互印证,增强了实证结论的可靠性。最后,文章对疏通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股市渠道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30多年来中国的通货膨胀对主要宏观影响因素冲击的动态响应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通胀本身具有持续效应,GDP增长率、货币供给M2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能够造成通货膨胀压力。通货膨胀率自身的传导效应很大,通货膨胀一旦出现将会持续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19.
邹璐 《金融博览》2012,(14):22-23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经济上升及回落周期分别为2年和2.5年。自2010年第一季度GDP达到11.9%的高增长回落至今,时间周期已近两年半。同时,政策的宽松微调其实自2011年下半年已开启,2012年力度逐渐加大,对经济的传导作用逐渐显现。经济短期虽仍面临较大的去杠杆及去库存压力,但是经济刺激政策带来基建投资的回升以及经济内生动力的逐渐恢复,预计下半年中国经济将缓慢复苏。  相似文献   

20.
外部因素来看,本轮通胀是在全球经济扩张和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外部通胀压力传导的结果,是国际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加剧国内输入通胀压力的反映;从内部来看,本轮通胀是国内资源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低估压力的释放;从更深层次分析,它是国内经济一系列结构性失衡等深层次矛盾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