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农产品市场和贸易环境的新变化及中国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农产品贸易和自由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然而,由于近年来对世界农业市场和贸易中出现的垄断和金融资本操纵农产品市场的巨变认识不足,疏于对被垄断和被操纵的防范,结果仅仅由于油料进口被ABCD公司的控制而造成整个农业贸易的历史性移位,由顺差转为逆差。因此,确保国家的食物安全,反对垄断和市场操纵,发展公平贸易,通过贸易来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并增加国民福利是今后中国农业贸易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
<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农业贸易与投资快速发展,全球农业产业呈现深度融合发展态势,形成了全球农业产业价值链,且不断拓展和深化。与世界发达国家及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开放度高,而受资源环境约束竞争力较弱。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且逐年大幅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规模和增速明显低于大宗农产品进口规模和增速。随着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3.
今年1—2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双增长,出口增幅大大超过进口增幅,与上年同期贸易逆差相比,贸易出现顺差。1—2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05.8亿美元,同比增长24.6%。其中,出口额为58.7亿美元,同比增长39.3%;进口额为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0.2%;贸易顺差11.5亿美元,与上年同期逆差0.7亿美元相比,农产品进出口不仅由逆差转为顺差,而且顺差增幅  相似文献   

4.
今年1-2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双增长,出口增幅大大超过进口增幅,与上年同期贸易逆差相比,贸易出现顺差.1-2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05.8亿美元,同比增长24.6%.其中,出口额为58.7亿美元,同比增长39.3%;进口额为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0.2%;贸易顺差11.5亿美元,与上年同期逆差0.7亿美元相比,农产品进出口不仅由逆差转为顺差,而且顺差增幅明显.……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政府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产品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其主要原因在于动植物卫生措施(SPS)和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我国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方式与国际大市场之间的不协调.当前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加强"绿箱"政策中的政府一般性服务对于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今年1-2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双增长,出口增幅大大超过进口增幅,与上年同期贸易逆差相比,贸易出现顺差。1—2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05.8亿美元,同比增长24.6%。其中,出口额为58.7亿美元,同比增长39.3%;进口额为47.2亿美元,同比增长l0.2%:贸易顺差11.5亿美元,与上年同期逆差0.7亿美元相比,农产品进出口不仅由逆差转为顺差,而且顺差增幅明显。  相似文献   

7.
2007年第一季度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双增长,农产品贸易由上年同期逆差转变为顺差.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进出口继续保持双增长势头,但进口增幅大大超过出口增幅。农产品贸易由上年顺差转变为逆差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继续保持双增长,但进口增幅大大超过出口增幅。农产品贸易由上年顺差转变为逆差。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14.2亿美元,同比增长27.4%。其中,出口额为233.9亿美元,同比增长9.2%;进口额为280.3亿美元,同比增长48.1%。农产品贸易由上年顺差25.0亿美元转变为逆差46.4亿美元。从海关数据来看,主要是由于粮食出口大幅度下降,进口大幅度地上升;同时,食用植物油、食用油料、棉花、食糖、畜产品的贸易逆差都有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也即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农业对外开放的落实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强大动力。从飞速上升的贸易额,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和国际话语权增强四个方面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所取得的成就,随后从世界经济的复苏面临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全球粮食库存持续增长,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及国际负面舆论影响三个方面探究了农业对外开放面临的挑战,最后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并重、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及深度参与全球农业治理,不断提升制度性话语权四个方面总结出了中国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中国加入WTO已经 3年了。 2 0 0 4年 ,中国农产品贸易一改 2 0 0 2年和 2 0 0 3年保持顺差的局面 ,出现了较大的逆差。由于这次出现贸易逆差有不少短期因素的作用 ,人们还不能就此断定 ,中国农产品贸易从此发生转折 ,然而 ,中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并不宽松甚至越来越严峻 ,却是不争的事实。正如程国强所指出的那样 ,一方面 ,国际农产品市场准入条件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不仅农产品关税高峰、关税升级问题严重 ,而且技术壁垒越来越高 ,尤其是针对中国农产品的反倾销、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有可能成为今后的主要出口障碍 ;另一方面 …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农业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逐渐深化,农产品国际贸易规模快速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国际合作实现新突破。中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不仅要求种源安全和数量安全,而且愈发重视质量安全和供给能力安全。新形势下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面临着进口种源“卡脖子”、大豆逆差扩大危机、国际竞争力短板与全球不确定因素冲击等挑战,加剧了粮食安全风险和脆弱性。新征程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种源绝对安全,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牢牢守住粮食数量安全底线,构建多元化供给体系;着力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重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安全,强化农业供应链韧性,构建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新格局,保障中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相似文献   

12.
一、加快贫困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 ,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出现了许多质的变化 ,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主要标志是 :一是需求约束加大。由于近年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农产品供求从全面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 ,丰年有余。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农业的发展由受资源约束转为受资源和需求 (市场 )双重约束 ,农业实现增产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二是农业关联度和经济外向度增强。随着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进程和对外开放及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 ,农业与国民经济其它产业部门的关联度…  相似文献   

13.
法国农业经营组织体系的变化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国是欧洲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家。但在 2 0世纪 70年代之前 ,法国仍然是一个农产品及食品净进口国家 ,从 1 971年起农产品及食品贸易开始转为顺差 ,之后 ,顺差迅速扩大 ,直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及食品净出口国家。法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除得益于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欧盟所实施的共同农业政策外 ,还与其农业经营组织形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密切相关。法国农业经营组织方面的实践经验或许能为我国农业发展及经营组织的变革与创新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一、法国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及其特征近代以来的法国农业经营组织形式一直较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揭示了农业强国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剖析了中国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现实基础和主要障碍,梳理了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共性特征和规律性启示,提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路径选择。研究发现: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仍是大而不强,在农业产出效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组织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而农业发达国家普遍在农业科技现代化、服务现代化、产业链现代化、经营体系现代化等方面具备优势,并且注重本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支持保护和工农城乡关系调整。中国要建设的农业强国,既有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现实国情农情的中国特色;既要伴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过程,也要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各方面。因此,必须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农情,有效发挥政治制度、土地制度、农耕文明、改革发展、技术后发等特殊优势,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加强耕地保护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升农业产业链韧性、加强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转型、推进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农村市场发生的变化:农村市场竞争将由国内局部不完整竞争转为国际化的全方位竞争,市场竞争将由单体农业之间竞争转为群体农业竞争,市场竞争将由农产品竞争转为农业品牌竞争,市场竞争将由单独追求市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影响、启示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来,中国严格履行加入承诺,农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农业对外开放对中国农业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不仅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而且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市场贡献明显提升。与此同时,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中国农业与世界市场的关联度日益增强。但是,在中国农业对外开放中,也存在一些需要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对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战略的认识还有待深化;缺乏对农业国际化战略的总体规划和统筹管理;农产品国际市场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等。今后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市场化程度的明显提高,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增强,中国农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对外开放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和挑战。本文提出,要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为推进农业对外开放的新起点,从全球视野、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战略的认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稳步提升农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为促进中国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和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农业要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但是要有度,尤其是关系到一个产业的发展,关系到产业安全问题时更应如此。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业的对外开放力度也在不断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生产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业生产是多个投入和多种产出的生产过程,数据包络分析是经证明过的能很好处理多个投入产出问题的方法.本文以1992-2005年度的14个年份为决策单元,以中国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村居民家庭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农业从业人员等为投入指标,以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为产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这些年份中国农业生产的相对运行效率、规模收益及投入剩余、产出亏空等情况作出较为全面的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一季度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进口下降,农产品贸易由上年同期逆差转变为顺差。一季度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19.8亿美元,同比增长0.6%。其中,出口额为60.7亿美元,同比增长17.5%;进口额为59.0亿美元,同比下降12.4%。农产品贸易由上年同期逆差15.7亿美元转变为顺差1.7亿美元。一、谷物出口小幅下降、进口大幅增加,呈净进口格局一季度,我国出口谷物207.6万吨,同比下降5.8%;进口266.5万吨,同比增长2.4倍;由上年同期净出口141.4万吨转变为净进口58.9万吨。大米产品:一季度出口20.5万吨,同比下降71.0%;进口13.3万吨,同比下降15.1%;净出口7…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开放两方面构建并测算出2000-2011年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度指标。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其与包含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之间的灰色关联度、静态和动态适度性评价指数,得出除个别年份外,中国农业对外开放整体处于基本适度状态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