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高温蘑菇“夏菇93”系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科研人员通过攻关研究,于1993年选育出的国内首个适合于夏季栽培的高温型四孢蘑菇新品种,原名“浙agh-1”。该品种填补了我国夏季蘑菇栽培品种的空白。高温蘑菇出菇期正值各种食用菌淡季,鲜蘑菇供应断档,价格比旺季时高3~5倍。已在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广东、新疆等20多个省市推广。  相似文献   

2.
水稻收割后利用稻茬田培育蘑菇,可以充分利用稻草、麦草、玉米秆和冬季光热资源。其栽培设施简单、成本低、病虫害少,而且培育蘑菇的菌渣可以就地处理成有机农家肥。这样既减少了资源污染,又促进农田循环经济的发展,对农民来说无疑是一条增收的好门路。一、前期工作菌种选择无论是引种还是自己留种,一定要选择正宗、健壮、适龄、无杂菌感染的菌  相似文献   

3.
杨德祥 《致富天地》2004,(10):19-19
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市委、市政府把核桃产业作为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常抓不懈,到2003年底,全市核桃种植面积达26万亩,核桃产业成为效益农业的一大亮点,为当地农民增收4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4.
在黑龙江省萝北县,如果提起质量技术监督局,当地的老百姓,特别是广大的农民朋友都会竖起大拇指,禁不住啧啧称赞。在2007年萝北县质监局开展的"质监护农春雷行动"中,该局干部职工行程5000多公里,他们早出晚归,每天要走访100多农户,为农民朋友遇到的各种质量问题解惑答疑。在为期2个月的时间里,该局共检查化肥、农机具经销生产企业99家,接待投诉举报88起,为农民挽回直接损失40余万元。这一行动的成功开展,在萝北县农民乃至全县群众当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机关部门"好"评率100%;涉农企业"好"评率100%;农民朋友对萝北县局总体印象"好"评率达98.5%。"三个好评"不仅增强了全局干部职工的凝聚力,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热情,而且经过此次行动的洗礼,萝北县局各方面也从此迈上了新台阶。  相似文献   

5.
眼下,正值早熟玉米上市之际。在湖南省江永县千家峒,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菇农,利用玉米秸秆作培养基,种植金福菇、姬菇等高档蘑菇,把当地的玉米秸秆变废为宝,让当地农户喜获丰收。2002年,江永县潇浦镇塘背村农民何世全在千家峒第一个种起蘑菇。历经多年发展,他的菇房占地面积已达25亩,主栽秀珍菇、姬菇、灵芝等20多个品种,去年纯收入超过10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农民纷纷走上种菇致富之路,产品主销广州、深圳,去年总  相似文献   

6.
点废成金     
柿叶制成茶,卖出了天价江西省于都县岭背镇素有“柿乡”之称,种植柿子树有数百年历史。全镇人均种柿1亩以上,每年为全体农民带来2000多万元收入。但当地农民并没有就此满足,他们请来了南昌大学生物工程系的教授,想把柿子叶也好好地开发开发,让柿子树为农民创造更多的财富。经过  相似文献   

7.
他是中国农大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跑到埃塞俄比亚当起了自愿者。他在贫穷、荒凉的非洲种蘑菇出口到沙特、肯尼亚和埃及等地,短短5年,通过搞科技示范不仅赚到150多万美元,还帮助当地黑人开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8.
林伟民是龙泉乡的一个养猪专业户,办了一个大型养猪场。龙泉乡大部分村民都以种植木耳和蘑菇为主。2009年的一场暴雨,让林伟民养殖场里的猪粪变成了污染源,村民的木耳和蘑菇全都遭了秧。木耳和蘑菇经水一泡,菌杆全部发霉腐烂。气愤的村民们砍断了养猪场惟一的供水管,坚决让林伟民赔偿经济损失100多万元,并要求他的养猪场立即搬走。那架势根本就没有商量的余地。  相似文献   

9.
今年8月中旬,湖南益阳市赫山区烂泥湖莲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来仪湖”牌莲藕正式获得国家无公害食品认证,其266公顷基地所产莲藕销售价平均每千克高出市场价1元,仅此一项,当地农民一年新增收入300多万元。今年头7个月.该区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共为农民增收3亿多元。  相似文献   

10.
朱艳霞(左)是河南省新野县一名返乡创业硕士研究生。她和丈夫一起从杭州回到家乡创办养猪场,带领当地农民共同走上科技致富之路。今年,在当地政府积极扶持下,朱艳霞夫妇又投资100多万元,建设5栋猪舍,育肥存栏2000多头猪。  相似文献   

11.
时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兄弟,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种养业过程中,愈来愈讲究生产过程的科技投入和市场销售的高附加值。他们打破传统种植惯例,追逐现代种植“新潮”。比如,许多农民认为有机肥比无机肥好,不会危害土壤,土地不板结,且耐旱;还有无土栽培作物的回报率,比有土栽培高出好几倍……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文山县农业局在帮助广大农民增收致富中,下大力气抓好示范样板基地建设。他们派出科技人员,深入到乡镇、村寨、田边、地头讲解有关栽培技术要点,手把手地教农民种植,使样板基地建设亮点频显。里布嘎大棚蔬菜栽培示范样板、小沟绞秋冬大白菜示范样板、马塘汤坝和卡莫冬早黄瓜示范样板、热水寨冬早马铃薯示范样板、平坝夏秋甘蓝示范样板、乐诗冲大白菜示范样板等一大批基地的建设,起到了“拨亮一盏灯,带动一大片”的示范效应。今年,全县已推广种植冬早蔬菜4.2万亩,比去年同期增0.3万亩,产量增500多万公斤,产值增350多万元,其中冬早大棚蔬菜得到了健康发展,种植面积为1.52万亩,比去年同期增1200亩,地膜覆盖栽培14825亩。蔬菜栽培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快”。  相似文献   

13.
POINT草莓、蘑菇、葡萄……北京的现代农业会议扎堆举办形成了一道亮丽的会议风景线。会议与产业发展的相互作用一直是会议人探究的话题。今天,为当地发展量身打造的"产业会"立足产业基础,从学术研讨转变为更"接地气"的综合大会,用实效赢得了掌声。正如神曲《小苹果》唱的,爱你多少也不嫌多,但前提是看到希望才能期待收获。  相似文献   

14.
<正> 天津宁河县青年农民贾占明,自1993年办起了"蚯蚓购销专业养殖总场"以来,产品畅销10多个省市,还打到日、韩等国外市场,年产值已从万元达到现在的几十万元。养殖面积从当初的100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溧水县是传统的农业县,粮油种植面积有4万多公顷,2004年油菜籽预计产量为4万吨、稻谷产量为16万吨。由于当地农民缺少储粮知识,在田间、场头、家中造成的粮食损失最少在2.5%,这样下来,全县一年的粮油损失高达0.5万吨,按目前的市场行情农民就要减收1000多万元。因此该县粮食局今年以来,组织机关干部和粮食购销企业、国有粮站职工在南京地区率先深入各个乡镇的村头、田头服务农民,帮助农民掌握科学储粮知识和粮食市场信息,使农民的粮食损失减少到最低,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和称赞。溧水县粮食局帮助农民增收出“新招”@张虹…  相似文献   

16.
正为增加农民收入,高州市社根据当地的实际,积极领办首乌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入社、指导农民种植首乌,目前全系统建有首乌专业合作社5家,社员566人。在大力引导农民种植首乌的同时,充分发挥首乌专业合作社和果品加工企业的作用,积极开展首乌收购、加工业务,通过自筹及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加大对社属果品蔬菜工业公司(即原果品厂)的改造力度,投资50多万元,对烘焙车间设备进行升级改良,进一步提升了果品的加工能力,年加工首乌达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农民在河南、河北和陕西等地打工期间,发现当地竹凉席、炕席畅销,而这些东西家乡有的是。于是马上回乡组织加工各种规格的竹凉席和炕席运往河北、河南、陕西等地出售,一年获利达20多万元,而且带动了家乡经济的发展。几个在青海、上海、新疆、黑龙江等地打工的农民,发现家乡的土特产品生姜在这些地方好销,且价  相似文献   

18.
<正> 一、看准就干小芥菜做成大买卖今年64岁的李老汉家住湖南华容杆旗镇莲湖村,种了30多年的水稻、油菜,在当地是个种田的"好把式"。1991年的一天,他去临县走亲戚时发现,种芥菜比水稻和油菜划算,便向当地的农民学了技术。带了种子回来后精心试种了3分地的芥菜,用板车拖到岳阳市,居然卖了1000多元。他的胆子一下大了,第二年种了10亩,第三年一口气租种了80亩,两年赚了近10万元。村民们见他种芥菜来钱快,都纷纷跟着他种芥菜。后来,本村和邻村芥菜面积发展到了5000多亩。而此时的李老汉清了清脑子,一边继续种芥菜,一边开始贩卖芥菜。1995年一年他就赚了10多万元。慢慢地大家发现卖菜比种菜强,卖芥菜的又多起来。  相似文献   

19.
蘑菇与鼓     
你的邻居是不是在园子里和植物谈话以促使它们生长呢?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必再听这则来自日本北海道的新发现了。 一个村民注意到,当地的特产石泰克蘑菇在雷雨之后总是旺长。为增加产量,村蘑菇场决定,对蘑菇实施骗术。 起初,他们在设置蘑菇温床的桌  相似文献   

20.
番茄目前是贵州安顺关岭自治县主要栽培蔬菜,种植面积较大,是当地农民的主要产业,延秋栽培面积也较大.由于连作以及缺乏科学的栽培管理方式.在常年种植的地块中,病虫害的发生非常严重,造成番茄产量低,商品性差.加强番茄延秋种植管理,是提高番茄商品价值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