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分配实践证明,除了实行按劳分配外,还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深入探讨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尤其是要区分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这两个不同的问题。这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使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实践中发挥应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劳动生产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在居民中分配不公,文章主要针对劳动生产要素方面和非劳动生产要素方面在居民中占有的不公等方面带来的收入差距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要缩小中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差距,必须消除生产要素初始分配不公的种种表现及其原因,实现生产要素的初始分配的公平。主要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治理腐败和打破垄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缩小城乡差距,使生产要素在城乡和地区之间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3.
正确理解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及局限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对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其坚实的基础和重大的意义,表现在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前劳动生产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在居民中分配不公,文章主要针对劳动生产要素方面和非劳动生产要素方面在居民中占有的不公等方面带来的收入差距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要缩小中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差距,必须消除生产要素初始分配不公的种种表现及其原因,实现生产要素的初始分配的公平。主要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治理腐败和打破垄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缩小城乡差距,使生产要素在城乡和地区之间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5.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提出和施行标志着我国分配制度改革触及新领域.然而,在制度属性要求下,基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这一问题上出现了两种比较典型的观点:一是认为,价值的创造和分配是两回事,分配并不取决于创造,这一观点实际上肯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的一致性;另一种观点则修正,或者说否认了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共同创造了价值,这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这一观点实际上否认了按生产要素分配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的一致性.事实上,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保持有理论上的一致,而且恰恰由此,才使得劳动价值论在要素流动中经受住了实践考验,同时也使得按生产要素分配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有了合理的路径要求.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关系的一次全新认识,也是对社会主义分配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社会产品的分配方式最终是由生产方式,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所决定的。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在实现形式上也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我们知道,马克思当年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是单一直接的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是难以行得通的。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现时  相似文献   

7.
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依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菁  张敬陶 《企业经济》2005,26(2):14-15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既不是劳动价值论,也不是生产要素价值论,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本文试图在严格区分价值创造、价值形成、价值分配三个问题的基础上揭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民营企业收入分配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营企业的收入分配,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一是从企业规模上看,不同规模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差异较大;二是从分配形式上看,各生产要素按不同的贡献进行分配;三是从实得收入上看,生产要素之间的实际收入相差悬殊。  相似文献   

9.
“十五”建议作为党中央的重要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这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进一步改革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  相似文献   

10.
论完善收入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白益民张军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社会分配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多元化的特点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我国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四条完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思路,以及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八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西方分配公允理论的基本观点,并与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比较。尽管二者所处的社会制度不同,收入分配实施的方式不同,但在收入分配理念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管理、技术等智力因素可以参与分配,由于智力因素不同于实物资产和货币资产,其自身价值不容易计量。本文对智力因素如何参与分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实质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的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创新按劳分配的内涵和实现形式.对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在企业层面的结合,可以实行"两步走"的分配方式:第一步,在市场经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第二步,实行按劳分配,企业的劳动者按其在价值创造和财富创造中的贡献参与企业利润分配.  相似文献   

14.
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理论的提出必将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增强事业单位生机和活力. 一、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主要是国民收入一次性分配.凡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应逐步与国家财政脱钩,以新的面貌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这时的收益除照章纳税和按规定留成后,职工的分配属于国民一次性分配的范畴,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也应该是属于一次性分配的范畴,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将成为这些单位的主要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一、按劳分配在实践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理论的新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经济条件下创造性地发展.这一新论断,纠正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片面理解和运用,恢复了它本来的科学含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在经济较快发展的情况下,国家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  相似文献   

17.
创造出来的价值如何分配,不同的经济时代分配依据不同.传统的分配是以生产资料的占有为基础.当今,知识成为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知识的占有程度及其创造力成为分配的主要依据,知识的占有程度包括占有量和创新能力,这样分配符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又体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一、初次收入分配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通过一定的机制把国民收入分解成不同经济主体收入的过程。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经过这次分配得到的收入,也称原始收入。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一)初次收入分配更加注重效率功能性收入分配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其生产要素取得  相似文献   

19.
产权作为收入分配依据的实践形式 顺应进一步完善我国分配制度的要求,企业内部出现了各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技术入股劳动分红管理人员持股等多种分配方式出现,这些改革实践所带来的结果是个收入来源和构成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30年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收入分配体制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三十年的改革,我国逐步建立起了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体制。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当前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因此,回顾我国收入分配体制三十年来的改革历程,对于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以此完善当前的收入分配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