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经济》2015,(4):35-40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全面铺开,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更是广东经济发展中的新战略和新机遇.2014年最后一个晚上,2015新经济论坛——“发展海洋经济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研讨会”在广州市南沙区东涌渔业基地召开.论坛上,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们济济一堂,集思广益、建言献策,除了专家们的主旨演讲,我们还编辑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发言内容.  相似文献   

2.
正大家早上好!首先,非常荣幸成为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的成员。我们今天开的这个会非常好,因为到年底了,活动很多,应该说我们今天的活动从场地来讲是一个非常朴素的地方,并不是有很多富丽堂皇的安排,但是我们今天非常荣幸地请到了  相似文献   

3.
向晓梅 《新经济》2015,(4):28-31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晚上好!今天辞旧迎新,从事海洋工作的各路大军汇集到一起,畅谈广东海洋经济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我想这也是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一次重要的高峰论坛.借此机会我与大家做一个交流,关于广东与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国家经贸合作的新内涵与新模式.讲四个方面:第一,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特征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广东来说本质的意义是什么;第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古海上丝绸之路不同,新内涵是什么;第三,新模式、新方式;第四,一些配套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向晓梅 《新经济》2014,(31):33-34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下午好! 感谢组委会给我这个机会发言,在此跟各位学者交流一些观点. 我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观点:一是广东深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各国合作的基础以及经贸合作的新内涵;二是新的模式;三是提出政策建议. 首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内容、特点和节点,都是一种新的内涵和方式的特征,也就是说广东在新的合作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依托广东已有的基础条件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各国建立更加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经贸合作关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的一些内涵特征,包括在方式上也有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白福臣 《新经济》2014,(31):35-36
大家下午好. 我来自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产业是我们学校的特色,我主要讲一下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广东海洋渔业合作的一些思考.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海洋渔业合作是广东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一个现实选择,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既要明确建设的战略定位和理论框架,又要找准合作的重点领域,当前加强海上丝绸之路沿海国家的海洋渔业合作,就是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依据:  相似文献   

6.
郑贵斌 《新经济》2014,(31):29-30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大会邀请我们山东社科院参加这么一个高端前沿的研讨会,通过今天上午的领导讲话和各部门介绍,很受启发,收获很大,也深深感受到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先锋. 我谈两点,一是对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在理论和实践上重大创新的战略构想.另外借机会介绍一下山东战略平台的研究情况.谈一下统筹经济,推动海陆新丝绸之路的建设. 首先,谈一下对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董小麟 《新经济》2014,(31):31-32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会议主办单位给我机会在这里谈一点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一些认识. 谈三个方面: 第一,广东在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与发展史上居有特殊地位. 这点就不细谈了. 但是我想补充一点,我们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不仅要看到唐宋,还要看到明清,不仅要看到东南亚和非洲、西欧,还要看到美洲.  相似文献   

8.
广东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优势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由广东省社科院、广东省社科联共同举办的广东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理论研讨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这次会议是广东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推动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一次学术盛会. 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我们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同时也对筹备这次会议付出辛勤劳动的广东省社科院、社科联表示感谢. 下面我仅几点个人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邮轮旅游的关系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着眼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长远合作背景下提出的重要战略构想.这一重要战略构想希冀通过港口航运、海洋能源、经济贸易、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人文交流等领域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全方位合作,以期促进区域繁荣、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其中,邮轮旅游作为一类既能契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机遇,又能起到重要文化交流目的高端旅游项目,更是借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极大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一项服务产业.因此,邮轮旅游作为一种高端旅游项目,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科学规划的丰富内容之一,也是提升国家海洋经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广东是海洋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和经久不变的中心地,也是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集中地.广东在争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布局中,应当立足自身丰富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深刻把握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历史内涵与价值功能,用世界眼光、现代理念繁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 一、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形成历史与内涵 从历史上看,海上丝绸之路不仅足东西方互通有无的“商贸之路”,也是沿线各国各民族文明交流的“文化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正是在沿线诸族群海洋文化的各自繁衍与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徐锦博 《新经济》2022,(4):34-39
瓷器源于中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行销东西方.广州作为重要的海上丝绸之路节点,对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世界瞩目.以"黑石号"出水的唐朝瓷器为例,多达67000余件中国瓷器,数量巨大内容丰富,其中有部分题诗瓷器弥足珍贵,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而且成为拓展文旅融合的新资源与新元素.这批瓷器现藏于新加坡,因参观条件有所限...  相似文献   

12.
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历史背景;第二个是海上丝绸之路;第三阶段是丝绸之路地区的复活;第四阶段是丝绸之路的文化旅游经济的复活。  相似文献   

13.
慧超法师是海东半岛的一位伟大的旅行家,他是8世纪第一个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印度的第一个韩国人,也是第一个东亚人,他还通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到达了中东的伊朗,也就是当时的波斯,后来他越过帕米尔高原回到韩国。他写出全球四大游记当中的《王吾天竺国传》。可以说慧超法师是走过整个丝绸之路的伟大的旅行家。他是丝绸之路上的大丈夫,他的大长征长达5万里!他在《王吾天竺国传》中向我们后代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我个人非常钦佩慧超法师,所以我沿着他的路线访问过丝绸之路的整个目的地。  相似文献   

14.
周蜜 《新经济》2014,(16):32-34
古丝绸之路起源于古代中国,是横跨了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以运输方式上的不同而分为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因为横跨的地点宽,时间长,在历史很长一段时间的商贸上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与影响,故而闻名于世。绵延千年的古丝绸之路文化中国是丝绸之路的故乡,汉武帝招募使者张骞,从长安西行,从途中被匈奴人扣留羁押长达11年,历尽千辛万苦,到第二次张骞重整出发,  相似文献   

15.
到底谁是属于丝绸之路的城市呢?其实这个不重要,我们应该认识到的就是这个丝绸之路的价值。丝绸之路的文化、贸易和交流,以及旅游产业都是非常重要的价值所在。这里有浪漫,也有商品,也有文化。那么这样的丝绸之路可以给我们带来良好的启示,可以启发我们想出很好的点子。所以每一个城市如果有这样的共识,不如说如果要实现地球的和平,那么这个城市的位置在哪里都没有关系,这都可以是属于丝绸之路的一个沿线城市吧。  相似文献   

16.
一、"海丝"核心区海丝城市形象构建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中央明确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之后,福建省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方案》,明确福建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定位与愿景:建设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枢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这一愿景清晰描绘了福建要建设什么样的核心区,核心区将以怎样的角色形象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去,规定了福建这一核心区的形象内涵,并对全省各城市提出了功能定位要求.紧扣这一形象标杆,核心区各城市纷纷提出打造"海丝"效应功能定位的城市建设方向,制定了具体的措施办法.  相似文献   

17.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党中央审时度势的重大战略部署,影响巨大,意义深远.省委书记胡春华同志要求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作为我省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的重点专题工作抓好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了部署.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对地处祖国南大门的经济大省、海洋大省、我国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的广东而言,既是国家对我省加快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我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任务的重大机遇.海上丝绸之路因海而起、因海而兴.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广东责无旁贷、义不容辞,需要我省充分发挥海洋优势,扩大海洋对外合作交流,加快建设海洋强省.  相似文献   

18.
尊敬的各位领导、学者、专家,大家早上好! 非常荣幸能够应邀参加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理论研讨会.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中国深化改革开放个推进周边外交的新谋划、新举措.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全球10大集装箱班轮公司777个港口的航线连接数据,统计海上丝绸之路沿线26个国家之间的海运联系情况,以国家为节点,分别构建以国家拥有航线数量和月平均贸易次数为权重的加权海上丝绸之路海运网络。结合优势流(dominant flow)和显著流(significant flow)分析方法对海上丝绸之路海运网络的层次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航线数量加权网络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贸易次数加权网络也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但是并不明显;在两种加权网络中,阿联酋都属于第一层次,是海上丝绸之路海运网络中的核心国家;由多重流分析结果得出,中国和新加坡这两个世界航运大国在海上丝绸之路海运网络中均处于第二层次。  相似文献   

20.
一、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沿革 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和亚洲、欧洲的丝绸贸易交通道路的总称,分为陆路与海路两条通道.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主要有两条:一、东海丝绸之路,分北线与南线.二、南海丝绸之路,分南线与东线.南线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开辟、最主要航线.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南海丝绸之路中,南线自番禺(今广州)、徐闻、合浦起航,进入南海,沿着中南半岛沿海领域,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至西亚和非洲东海岸各国,支线经波斯湾、红海,延至欧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