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借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理论,阿尔都塞制定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概念,从而拓展与细化了马克思关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作用方式的理论认知。通过对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资源的接纳,阿尔都塞全面揭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运作机制的辩证法。通过凸显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经济学场景。阿尔都塞确立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运作的出场路径。通过引介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范式,阿尔都塞细腻阐释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主体建构的微观机制。基于上述异质视域的有机接合,阿尔都塞建构了极具特色的意识形态实践图式和运作场景。  相似文献   

2.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塑造的带有强烈悲剧色彩的人物,他最后的疯癫带给世人极大的震撼,精神分析学派将哈氏的疯癫看作是俄狄浦斯情结所。本文从哈姆雷特疯癫中找到隐藏在其内心深层次的冲突,在精神分析学派的指引下,发现哈氏疯癫是主客体分裂之典型,在弗洛伊德和拉康对主体、客体以及统一、投射等知识的牵引下,对哈姆雷特的疯癫展开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在现代心理学众多理论体系中影响深远。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对弗洛伊德的理论应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既不能因为一个真理而肯定全部理论,也不能因为一个错误而全盘否定。因此,本文将借助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来分析弗洛伊德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王玺 《现代企业》2020,(1):78-79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介绍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是他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他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完整的人格包括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部分。本我是原始的我。可以理解为本能、天性,是无意识、无计划的,没有价值观、道德观,会无视外界环境的约束,一味追求自身的满足。自我是从本我中派生而来的,有理性、机智的我。自我在尽可能满足本我的原始欲望和需求的同时,又会根据道德规范、社会取向对本我进行抑制。超我是道德、伦理角度的"我"。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处在一个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都在迅速发展的阶段,但是道德建设并没有与这些完全同步。而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提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这对于我们探讨当今社会伦理道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幸福教育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举足轻重。进行幸福教育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文章对几种主导理论进行了简述。它们包括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社会比较理论、期望值理论和目标理论。  相似文献   

7.
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在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咨询中,仍然有较大的影响力.但一般往往把弗洛伊德的思想等同于所有精神分析学说,不能区分其理论与后期的发展.本文先借助弗洛伊德学术精神,对当下科研工作中继承与发展、 接受与批判前人研究,以及对发表自己理论和自己理论被驳斥或推翻该具有怎样的正确心态和观念等作一阐述.再指出,对精神分析学说的自我本能特征进行积极探索,证实自我本能特征中不具有力比多特征的成份,将会有划时代的意义,将对促进以德治国、 人类的自由解脱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了解自我     
《英才》2003,(6):11-11
“三岁看大”。这或许是中国最早的心理理论。弗洛伊德在1923年,发表了《自我与本我》一书,那是他晚年更上一层楼的作品,书中他指出了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本我是一口本能和欲望沸腾的大锅,不懂得逻辑、道德和价值观念,犹如婴儿一样,其活动只受“快乐原则”的支配。自我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分化出一部分,来驾驭本我的需求。而超我则是理想主义的自我,像父母的眼睛,在监督自我行动。受弗洛伊德影响的心理学家,最爱打听人的童  相似文献   

9.
弗洛伊德首创了潜意识,从此将意识结构由过去的猜测转化为实证分析,本文探讨了弗洛伊德在潜意识及人格结构方面的问题,客观的对其思想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本文引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进行分析,提出尽管我们不能否认会计透明度的提高十分重要和紧迫,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完全透明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实现,对完全透明的追求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对会计透明度的追求只需要达到相对透明即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男尊女卑思想地从弱到强,女性对其自身的认知即女性意识亦由先秦的健康自然逐渐堕化为麻木沉沦.但是,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来看,《诗经》时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转变并非完全符合男权社会的期待视野,而是随着其自身生存的不同需要在"本我"与"礼化"的自我及之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相似文献   

12.
"镜像效应"是自体心理学的重要概念,由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提出,该理论指出"一个不是我的他物事先强占了我的位置,使我无意识地认同于他,并将这个他物作为自己的真在加以认同".在烟草行业实行市场化改革以来,目标量化分解是卷烟精准投放有效实施的强有力保障,精准的目标量化有助于烟草公司更好地把握市场、调配货源.本文基于镜像...  相似文献   

13.
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普遍性、长期性、时变性的问题,极大损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努力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按照会计信息失真是否违规,将其分为合规性失真和违规性失真两类,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视角对这两类失真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延宕使得<哈姆雷特>这部巨著情节跌宕起伏,而延宕的原因引起了众多争议.本文从拉康关于主体,他者,主体对他者欲望的依附的角度,对于哈姆雷特在复仇过程中的延宕的原因进行分析.拉康的主体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立场,一种姿态.主体的缺乏产生于主体对于他者的依赖,"他者"就是主体产生的地方.正是因为哈姆雷特始终处于对他者欲望的依赖中,才导致了其复仇行动的延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分析《孔雀东南飞》的人物内心,把分析中心从夫妻二人转移到焦母身上,挖掘出她潜藏在内心深处"本我"和"自我"的斗争,分析出她逼迫儿子遣返媳妇的秘密。  相似文献   

16.
病夫治国     
弗洛伊德的理论已蒙尘垢,然而疾病对个体生命乃至对人类的控制,依然上演着一个个新故事。最新的例证就是乔布斯。  相似文献   

17.
陈潇 《中外企业家》2009,(7X):141-141
通过对一位来访者的梦的分析,阐述弗洛伊德的有关潜意识概念。人的精神活动可以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面,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根本原因。潜意识通过梦、失误、诙谐等形式涌动,通过专业的精神分析方可完全意识到。但是在释梦的时候,应该多倾听来访者自己对于梦中事物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依据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的理论,从经典精神分析的本能理论、分离-个体化、自我同一性、依恋理论以及客体关系5个角度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把网络视为一个客体、一个容器,网络成瘾当作个体内在的冲突与矛盾的外化表现。网络成瘾者的预防和矫正在除了关注成瘾行为本身外,更重要的是根据每个人的特殊情况入手,去探寻他成瘾的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19.
卡勒德·胡赛尼是一位闻名世界的美籍阿富汗现代文学作家,他的第一部作品《追风筝的人》在2003年出版后就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追风筝的人》以阿富汗为背景讲述了小说主人公阿米尔在童年时期背叛好友哈桑,从而饱受内心挣扎,多年后终于能够正视自我,承认错误最终完成了自我救赎的故事. 本文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为视角,从主人公阿米尔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相互作用和斗争来分析主人公阿米尔的性格特征及人格成长的过程.文章分为三个章节阐述阿米尔不同时期的主导人格,即童年未满足的本我,成年不断发展的自我,最后觉醒的超我,以及各个时期主人公阿米尔的性格特征和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20.
内疚是一种负性的自我意识情绪体验,但它对个体而言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最早将内疚这一概念引入心理学的是弗洛伊德,自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个领域。目前,关于内疚的研究主要包括其概念、相关理论以及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