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晗 《商场现代化》2010,(11):25-28
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人口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复杂和激化,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迫切需要研究城市人口社会、经济与城市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本文在分析北京市城市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能充分反映北京市城市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方法,从城市发展角度上建立城市人口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北京市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度;最后在综合评价指数和协调度的基础上,发现北京市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程度关系到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构建了一个由政策环境、个人能力以及社会心理因素三个层次为基础的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度量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宏观和微观的调查数据,对当前湖南省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程度进行了度量。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程度总体偏低,政策环境较为不利,但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个人能力和社会心理因素均达到了相对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在经济核算体系中,其框架的构建必须结合经济发展和资源消耗、环境保护.本文通过联合国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框架的启示以及对我国现有资源环境统计的基础分析,提出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想法.  相似文献   

4.
尹超 《商》2013,(15):313-313
本文根据2005—2010年河北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数据,构建了河北省三系统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水平,发现河北省人口与经济系统轻度失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系统从协调转为失调,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从失调转变为协调,总体上三系统协调系数不高,并且针对这些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欢 《市场周刊》2004,(6):12-14
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整体素质低,造成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妥善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安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在循环经济框架下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应遵循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原则,理顺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总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建立包括资源利用、循环特征、生态效率三方面内容的完整体系,并科学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人口是影响可持续发展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中国农村人多地少,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村人口规模巨大,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通过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以及转移农村人口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荣春  吉宏  吴珂 《商业时代》2004,(35):22-23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相应的指标体系作平台。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出发点,从经济发展、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科技进步等方面架构起江西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分数评判模型对可持续发展的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力图为江西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套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9.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正在形成中的横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战略学和法学的新兴学科。构建这一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及其经济运行过程是否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至今还未获得令人满意的答案。提出由物质本源论构建起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广义物质变换理论基础;由社会发展构成要素论构建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论基础;由广义经济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转换、循环、代谢与平衡理论构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的理论思路。试图揭示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实质,以期从根本上解决构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的理论基石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的矛盾在我国各地广泛存在,制约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有解决好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问题,才能保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准确测量区域PERD的综合协调度,能够为实施人口、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我们分析了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模式,并构建了区域PERD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构架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正在形成中的横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战略学和法学的新兴学科.构建这一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及其经济运行过程是否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至今还未获得令人满意的答案.提出由物质本源论构建起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广义物质变换理论基础;由社会发展构成要素论构建科学发展现的认识论基础;由广义经济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转换、循环、代谢与平衡理论构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的理论思路.试图揭示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实质,以期从根本上解决构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的理论基石问题.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是在21世纪国际社会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危机下推进可持续发展新的实践模式,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循环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内容,对讲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于钢铁行业的设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广大农村积重难返的人口与资源环境危机,与晚近半个多世纪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割不断的联系,业已成为摆在中国政府面前最为棘手的一项严峻挑战.尽管农村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工作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突破性进展,但人口问题远未"终结",谋求人口与社会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将是我国漫长的乡村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极为艰巨的、应予优先关注的事项.在拉开新农村建设序幕之际,重审这一主题理应成为新农村建设话语中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研究威海市徒村支付环境建设的个案,分析了影响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因素,提出了徒村支付环境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基于AHP模型构建了威海市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科学考核评价体系,供有关部门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崭新的发展观,是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观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相似文献   

16.
我国广大农村积重难返的人口与资源环境危机,与晚近半个多世纪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割不断的联系,业已成为摆在中国政府面前最为棘手的一项严峻挑战。尽管农村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工作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突破性进展,但人口问题远未“终结”,谋求人口与社会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将是我国漫长的乡村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极为艰巨的、应予优先关注的事项。在拉开新农村建设序幕之际,重审这一主题理应成为新农村建设话语中的题中应有之义。为了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一五规划建议”高度…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与快速城市化使得城市资源环境面临的挑战与压力加剧。城市群作为经济、人口、资源等要素聚集的中心,在其快速发展中,出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互不协调的情况。为此,构建了中原城市群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对中原城市群的9个城市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判断,通过对中原城市群区域内各个城市协调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目的是促进中原城市群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使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状况更加透明,便于预警和调控。  相似文献   

18.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出台统一、公认的资源环境审计评级指标体系,但其作为资源环境审计的评价依据和准绳,它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在论述我国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要构建科学、完善且具有很强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需要清楚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韵原则,更要的是明确资源环境审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试析农村经营环境对连锁超市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峻 《商场现代化》2007,(4):111-112
农村连锁超市开发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其中对经营环境的认知与把握是关键性因素。本文从农村购买力、人口居住密度、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等五个方面对农村的经营环境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探讨,以期对农村连锁超市的开发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2004年,绍兴市颁布了生态市建设纲要,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市建设目标,这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立足市情、把握规律、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生态市建设纲要提出了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生态体系建设的任务,这是摆在人口计生部门面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1人口生态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人口生态体系是指由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质量、人口分布、人口就业和生活方式、居住类型等人口变量及其变动趋势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动态平衡的体系。人口生态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