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乡镇企业的资本积累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俞敬忠,王永作国家工业化将带来城市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各省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现在,我国乡镇企业已是工业化的一支生力军,因此在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用什么方法积累资本,以...  相似文献   

2.
股份合作制的兴起与现实意义张家林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工业化通过怎样的经济形式实现,是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股份合作制的兴起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股份合作制经济发展的新态势股份合作制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之一,股份合作制经济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国 《农业经济》2000,(10):16-18
工业化是当代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正如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汤姆·肯普指出的:在现代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不把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看做是一个理想的目标,不把工业化看做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各国工业化过程中,工业与农业发展、城市与农村发展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趋势和规律。研究这些规律,借鉴先行工业化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搞清中国工业化所处历史阶段,并结合中国国情采取合适的农村农业发展对策,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实现我国工农业和城乡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加快我国工业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市场的新阶段,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市场的新阶段、新特点王岳平开拓农村市场正成为当前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工业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绝大部分工业产品都出现了供大于求和市场约束的局面;另一方面也是满足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和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对农村市场能否...  相似文献   

5.
开拓农村市场与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日益成熟的城市市场相比,我国农村市场一直在低水平、小规模、低素质地运行着。市场发育滞后,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增大。我国有近13亿人口,农村为8.68亿人,约占70%,这么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农村人均消费水平的略微增长,汇集起来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就会大大增强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可以说,农村是我国需求潜力最大的国内市场。从长远来看,开拓农村市场亦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的影响。中国市场的基础在农村,开拓农村市场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不仅仅是一个流通问题,而且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总体进入小康阶段目标,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和长远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6.
模拟BOT: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化的推进邢建国经济改革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水平得到了空前提高。但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也相当突出。这种不平衡,不仅仅表现在区域间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差距上,也反映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上。我国欠发...  相似文献   

7.
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提出是基于农村人口占多数这一基本国情 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了要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这两个战略的提出,经过了比较长时间的争论,最后才达成这样的正确认识。在制订“八五计划”时,有专家提出,我国工业化的任务没有完成;要把工业化、城市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提出来。他们根据农业人口占50%左右,大部分劳动力集中在第~产业这个国情,认为工业化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应该确立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1  相似文献   

8.
农村小城镇发展: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城镇在推动农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她不仅是农村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和中心,而且也是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载体和物质基础。可以说,在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条件下,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启动器”和“推进器”,以及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由...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社区工业化及其政策选择陈彤一、中国农村工业发展与布局的社区特征中国,工业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双重工业化即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同时推进。双重工业化最终导致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未能同步,相当一部分农民难以被城市容纳,在工业与农业收入存在明...  相似文献   

10.
工业化是当代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各国工业化过程中 ,工业与农业发展、城市与农村发展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趋势和规律。研究这些规律 ,搞清中国工业化所处历史阶段 ,并结合中国国情采取合适的农村农业发展对策 ,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 ,实现我国工农业和城乡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一、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发展经济学家将工业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即农村、农业支援城市、工业发展阶段 ,大致相当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该阶段的特征是 :工业化的成长主要依靠农…  相似文献   

11.
关于开拓农村市场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拓农村市场,是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保证。正确认识和把握农村市场,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对于搞好当前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对于改善供求关系,促进和引导消费,对于大力度启动国内市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向工业化、城市化转型的时期。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 ,能否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关键性因素。这是因为 :首先 ,随着我国加入WTO ,农业将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 ;而日益发展的基因技术、生物技术和生态工程 ,正在塑造着科技型、知识型、技能型的现代农业。面对着时代的挑战 ,我国的农业发展必然需要有具备高素质的农民。其次 ,在走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领域和城市经济中转移 ,这是必然的趋势。农…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农民工工作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上海人均GDP已近5000美元.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走“祈型工业化道路”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对上海提出了新的要求。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如何率先走通“新型工业化道路”.将是上海新一轮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和新任务。  相似文献   

15.
改革农村信贷体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常认为,土地、资金、劳动力和技术进步以及体制和组织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目前,中国农村除劳动力过剩外,普遍存在“增长缺素症”,而资金短缺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其中,有长期政策原因,也有体制原因,要从多层面来解决才有可能奏效。一、资金短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中国城乡资金流动向城市倾斜,导致农村资金严重短缺。由于历史的原因决定,中国国家工业化不能不从农村汲取资金。在1957—1989年期间,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和税收(扣除国家支农资金),从农村汲取工业化资金约7…  相似文献   

16.
对农民工社会障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离乡向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聚集,向大中城市流动,在中国的城乡二元制度下,构成一个特殊的劳动者群体——城市农民工。这个特殊的劳动力群体的出现,既缓解了人地矛盾和城乡矛盾,同时也是破解“三农”问题,实现经济社会良性循环的希望所在。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在经济全球化和工业化进程中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我国当前深化改革和建立与完善劳动力市场亟待解决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拟就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市场化及其管理问题进行一些粗浅探讨。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市场化(一)必要...  相似文献   

18.
温州经济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经济的迅速发展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典型成功代表之一。以历史悠久的商业文化为底蕴,以非公有制经济为平台,以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为途径,以政策的适时适度引导为主要推动力,温州人民创造出一个经济超常规发展的奇迹。温州经济发展运行模式对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宝贵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97年。上海人均GDP突破了3000美元.标志着上海经济发展经过1992年以来连续6年两位数以上的快速发展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重化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根据上海经济发展内外环境的变化采取相应对策,关系到上海能否在迈上3000美元这一台阶之后顺利迈上人均GDP10000美元这一新的台阶,即能否顺利从重化工业化中后期过渡到后工业化社会阶段。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明古国,农村占据我国广阔国土。孕育着中华明的精髓。农村有着比城市更加丰富,更有价值的自然人旅游资源。在中国农村人口占百分之七十的大国里,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发展是全国上下都关心的问题。而这也是我国提高全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呢?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旅游业仍然保持着高速度发展。在国际旅游方面。稳居亚洲第一。名列世界十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国内旅游发展态势喜人,公民出境旅游发展幅度更大。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地位再次被确认。旅游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