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企业管理》2011,(11):71-72
一:新国八条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度推出八条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即“新国八条”),提出包括要求强化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限购措施、暂停发放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住房保障等在内的一揽子调控政策。“新国八条”是我国近几年有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来最严厉的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2.
从未有一年如2011年般,宏观调控重拳如此密集。"国八条"、房产税试点、央行加息、公积金利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限购……"连环式"的政策,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纷至沓来。无疑,一系列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如何迎接"大考",应对挑战?决定着企业在未来市场上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调控自2009年12月启动以来,已历经四次"升级":2010年1月的"国十一条",同年9月的房地产新政,2011年1月的新"国八条",此次的新"国五条"。其核心内涵基本都是限购并抑制投机。应该说,对于千变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房地产市场,仅针对抑制投资需要的限购行政手段或信贷手段,难能称得上是一副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政府也难以管控好房地产商品的生产、流通与消费,而应该着力解决的税收调节机制、二次分配机制和补偿补贴机制,为何仍  相似文献   

4.
现在政府下定决心对房地产业进行调控,并出台相关政策,如新国五条、房屋限购政策、征收房产税等,但笔者以为在"价高者得"的定价机制下这些政策无法阻挡房价上升的趋势。如前所述,房地产的泡沫不是源于多少人多买了多少套房子而是源于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垄断,倘若不从根源上治理而是在限制买房上下狠功夫收效甚微。尤其是新国五条公布后,引发离婚避税潮。  相似文献   

5.
各地"两会"密集召开之际,房地产政策走向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北京副市长陈刚称暂不考虑放开限购,"北京房地产价格正有所回落,房价正理性回归"。上海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也在"两会"现场表示,上海目前未考虑放宽住房限购政策。与一线城市政府坚持限购不松绑政策不同的是,各专业机构就一线城市在2015年是否会取消"限购"政策打起了口水仗。社科院一份报告表示,2015年限购政策将告别历史舞台。上海易居房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导刊》2011,(3):42-47
从未有一年如2011年般,宏观调控重拳如此密集。"国八条"、房产税试点、央行加息、公积金利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限购……"连环式"的政策,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纷至沓来。无疑,一系列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如何迎接"大考",应对挑战?决定着企业在未来市场上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居民购买意愿不强,库存量难以在短期内消化国庆期间,2014年9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出炉,山西省太原市房价涨幅居全国第二位。此时距太原市取消商品住房限购不足2个月。踏着限购松绑的鼓点,太原市能否拯救整个楼市?楼市业态会发生怎样的变革?"限购令"松绑8月4日,太原市发布《关于调整我市住房限购政策促进省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从即日开始,太原市限购政策解除,市民买房不再需要提供居民家庭住房信息查询证明,产权登记部门在办理相关业务时,不再对购房人的房屋套数进行查询。外地户口的居民买房,也不再要求提供社保或纳税证明。至此,执行不到三年半的太原市  相似文献   

8.
目前,各地限购政策均以家庭拥有住房套数为基准,有操作方便、简单易行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限购不够精准、"误伤"部分改善性住房需求的缺点。如何更有效、更精准地进行房地产市场调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实施限购政策的背景限购属于直接调控手段,直接限制需求。相对来说,税收、土地、金融等手段属于间接调控手  相似文献   

9.
2010年我国开始通过"限购"政策给房地产市场降温,住房价格上涨较快的城市纷纷推出限制购买住房的政策。目前,从全国的房地产景气指数和房价指数来看,"限购令"抑制了住房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成交量下降到低位。以限购为核心的调控政策在短期内遏制了过快上涨的势头,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环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房地产政策最大的变化,就是"限购"政策逐渐退出。2014年房地产投资减速、销售下降、土地降温、资金趋紧、房价松动,很多的城市(限购政策)都松了,接下来广州应该也会变。"合富房地产经济研究院院长龙斌23日在广州举行的"市场归位——房地产新常态高峰论坛"上表示。经过2013年楼市大热,进入2014年中国多地楼市逐渐退烧,截至目前,中国46个实施楼市"限购"的城市中已有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