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不断多样化,文旅产业融合的概念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大力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不仅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 042份调查问卷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政府措施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对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搭建中介和调节效应模型,并进一步探讨农户参与度影响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能路径和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政府措施有助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政府措施以农户参与度为中介有助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在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政府通过实施相关措施,提升了农民积极性,增加了农户参与度,对政府措施产生调节效应,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因此,为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引导性的政策措施亟须出台,并带动当地农民群众,提升农户的参与度,以此来提升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陈明  肖治涵 《中国西部》2023,(4):108-115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章基于文旅融合发展产生的新形态,结合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对我国民族地区文旅融合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文旅融合发展主要有文化景观、特色小镇、文创开发、历史主题等模式,同时文旅深度融合面临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资源整合意识不强、未能有效平衡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人才缺乏等问题。据此,应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大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推动乡村文旅智慧化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文旅融合发展的趋势下,本文从研究数量和研究内容两个方面梳理了数字经济和文旅融合相关文献,结合江苏省文旅融合发展的成效和发展趋势,提出江苏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策略:搭建融合发展平台载体;延伸文旅产业发展链条;优化文旅融合产品和服务;大力推进数字文旅产业;促进文旅消费扩容提质;推动文旅市场繁荣有序发展;提升“水韵江苏”文旅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5G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文旅产业异军突起,学界关于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也不断涌现,但尚处于摸索阶段。通过文献分析法,在Springer和中国知网检索与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相关文献了解到,目前国外学者对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多从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转型的益处与弊端、影响因素以及数字技术在文旅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国内大部分学者对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集中于相关概念界定、发展现状、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故从上述几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曹永萍 《发展》2021,(1):41-44
洮河流域文旅产业的发展事关洮河及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本文立足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视角,审视洮河流域文旅产业发展现状,指出洮河流域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开发的路径定位,为推动洮河流域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旅融合发展对于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及天津的农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及经验进行分析,总结了天津农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天津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农旅文深度融合主要问题为:农旅文发展有进展,但缺乏统一规划;农旅文融合发展有成效,但融合模式还需探索;农旅文发展有特色,但品牌文化及营销创新还需加强.农旅文深度融合模型构建的主要措施:以市场需求引导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提高农旅文辐射能力和竞争能力;推进多形态农旅文融合模式如田园农业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和村落乡镇旅游;以客源拓展为方向,强化农旅文深度融合的品牌文化以及营销策略.具体乡村农旅文产业融合的相关建议:以产品开发为出发点,加强对农旅文深度融合的整体规划和政策引导;将乡村特色风情文化融入其中,以体验为主创新农旅文深度融合模式;以客源拓展为方向,强化农旅文深度融合的品牌文化以及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8.
程亚萍 《特区经济》2008,(10):210-211
当前,信阳乃至我国的文化旅游产业面临着加速发展的大环境、大机遇。文旅结合是旅游发展的需要,也是文化发展的需要。信阳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文旅结合,南湾湖应当并能够走在前列。依据文化旅游产业内涵,结合南湾湖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可以从"八个一"入手。  相似文献   

9.
毕明建  郭健 《科技和产业》2023,23(24):28-33
利用2001—2021年山东省16地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文旅融合发展质量影响山东省乡村振兴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文旅融合发展质量对山东省乡村振兴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文旅融合发展质量对产业兴旺的正向影响最明显,对生态宜居的影响相对较小;2012—2021年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明显强于2001—2011年;沿海城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提升作用显著强于内陆城市,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之一。大连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具备了发展文旅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要实现大连市文旅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融合创新的力量,提升其发展的内在价值。通过探讨大连市文旅产业融合创新的价值意蕴,提出相应的实践路径,旨在为大连市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借鉴国内外名人故里文旅产业整合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借助"旅游圈层结构理论",将大千故里——内江文旅产业发展空间进行三圈层布局,以旅游线路串联文旅产业要素,放大节点效应、打造文创发展核心,发挥文旅融合空间集聚场效应,外圈层打造文旅网络集群,形成文旅双创发展格局。通过开发再现型产品、体验型产品、创造型产品的开发,将内江名人故里文化资源优势转换成文旅产业优势,推动内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在对四川南江县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将旅游资源划分为8主类、25亚类、103个基本类型.基于全域旅游视角,南江县文旅资源类型全、丰度大、品位高、组合好、特色优.应紧抓旅游资源五大特色,寻根地学文化引领,发挥"旅游+文化"、红色文化旅游串联、乡村文化旅游辐射作用,布局"12822"空间结构、设计4个品牌、7种产品、构建6类融合工程的实践创新模式,促进地方文旅产业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孟兆辉 《发展》2022,(2):67-7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文化在旅游中得到弘扬、传承和传播,是丰富甘肃文旅资源、促进文旅融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甘肃在"十三五"时期,文旅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过去的助力方式上看,主要采取了大力发展乡村旅...  相似文献   

14.
曾经的山西省大同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浑源县更是其中的代表地区。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浑源县积极响应新时代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要求,走上了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但在其转型进程中仍存在着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通过分析浑源县发展文旅产业的必要性,阐述阻碍浑源县文旅产业发展的现实因素以及推动浑源县文旅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能为浑源县进一步加快发展当地特色文旅产业,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提供一定的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公共图书馆在近年来的发展中不断创新自身的服务模式,寻求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实践形式能够传承和发扬当地的传统文化,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文章将从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综述、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难点分析、意义分析、实践现状以及路径探索5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文旅融合背景下,对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校需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将旅游发展和传承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探索构建能够适应文旅融合发展的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具有知识扩散能力与应用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文旅     
正中国武陵文旅峰会探讨文旅合作发展新思路New ideas on culture and tourism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discussed on China Wuling Cultural Tourism Summit5月27日,2021·中国武陵文旅峰会在武隆区举行。本次峰会以"山水同源武陵同梦"为主题,是重庆、湖北、湖南、贵州四省市首次跨区域合作举办的武陵山区有关文旅方面的高规格会议。四省市文旅产业发展负责人、众多文旅产业发展专家精英齐聚武隆,共同探讨武陵山文旅融合发展的趋势和前景,探讨文旅合作发展的新思路,力争把武陵山区域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生态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视角,运用SWOT分析法,基于地区发展现状,全面分析了洮河流域文旅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和挑战,并立足资源禀赋,探寻了洮河流域文旅产业高质量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迅速。然而,目前河南省乡村旅游还停留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赏农家景、购农家物、享农家乐的阶段,距离农、旅共赢还有较大差距。本文在分析河南省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从支持和运作两个方面阐述了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内外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不断深入,各地夜间旅游产品的开发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丰富哈尔滨夜间旅游市场的产品类型、发扬哈尔滨优秀的文化资源,从哈尔滨夜间旅游目前存在的缺乏精品旅游项目、体验性文旅融合产品较少、未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入手,提出打造精品文化旅游项目、丰富夜间旅游产品内容和形式、完善夜间旅游产品辅助设施功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