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丽  李斌 《科技和产业》2023,23(4):21-25
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构建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两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考察2011—2019年皖北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皖北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不佳,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有所不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有待提升;皖北地区的科技创新系统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值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但是提升的幅度并不是很大,总体上处于低等耦合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3月2日,《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2015)》发布会在成都召开。该报告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发布,这是我国首次对286个地级市(含副省级城市)、36个"热点创新区域"及京津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区域创新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成果。《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2015)》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三个维度建立中国区域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地区和关键区域为研究对象,以官方正式发布的各类统计年鉴、  相似文献   

3.
樊姗娜  彭鹏 《科技和产业》2022,22(5):307-313
数字经济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对区域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数字经济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2011—2018年长江经济带98个城市数字经济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空间相关性。研究表明:①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与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且数字经济水平增速大于经济发展水平;二者均存在空间差异性,下游城市的数字经济与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均相对较高,上、中游则与之相反。②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呈现稳步上升态势,整体耦合协调水平实现了轻度失调向初级协调转变;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整体趋势。③耦合协调度呈现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但随时间推移,空间自相关性减弱;耦合协调度的“高-高”集聚区域整体变动不大,“高-低”集聚区域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分布状态,“低-低”集聚区域保持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吸收能力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对于提高区域竞争力和经济水平具有重大的作用。本文分析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建立评价知识吸收能力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采取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数据,证实了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吸收能力的两个维度能力,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科技与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与过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河北经济的发展显得力不从心,为实现河北省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分析河北省科技创新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各项指标的发展情况,构建实证模型,研究河北省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耦合程度,为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就。但是,甘肃科技创新在全国排20名以内的现状与人均GDP指标在全国排名末位的经济发展情况存在明显不协调现象。为深入探究甘肃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借助相关统计数据,通过构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甘肃省14个市州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造成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主要有工业企业R&D投入水平较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科技成果在不同地区间存在流通障碍,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等。最后提出了促进甘肃区域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立足京津冀基本区情,明晰京津冀“科技-经济-水资源”耦合系统发展目标体系,系统设计京津冀“科技-经济-水资源”耦合系统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法和协调度模型,动态度量京津冀地区科技、经济、水资源三大系统发展指数变化趋势,综合评价京津冀“科技-经济-水资源”耦合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科技-经济-水资源”耦合系统发展指数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按增速排序依次为河北、北京、天津,其中科技系统增长最快,水利系统增长最慢。京津冀地区科技系统受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国内专利申请受理数、技术市场成交额、每万人专利拥有量的影响较大;经济系统受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较大;水资源系统受万元农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服务业增加值用水量、降水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选取2013—2020年沿海地区数据,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和灰色预测模型,探究沿海地区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沿海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呈上升状态,北部沿海地区起点较高,但上升幅度不大;3个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大体呈稳步上升态势,北部和南部沿海地区2020年有些许下降;3个地区区域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均稳步上升,北部沿海地区为良好协调状态,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为优质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动力,已成为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新着力点。京津冀在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发展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从政策供给、资金供给等五个维度,对京津冀人工智能产业推进现状及区域内协同情况进行分析,探索推动京津冀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创新发展路径,并基于区域优势提出"一核两翼"的产业格局,推动区域资源要素流动,提升区域总体协调创新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开展山东省人口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性研究,是对其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全面摸底,更是实现人口规模质量与经济转型匹配的必然要求。文章构建人口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模型测度并剖析其空间演化特征。研究发现:山东省人口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对应技术适宜性自西向东降低;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显著;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偏低,人口素质亟待提高;人口红利丧失,老龄化问题严重。由此提出以青岛为中心城打造东部区域协同创新城市群、加速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中西部地区人口与经济提质增效、加速推进“人才红利”转变并强化高层次人才吸引力、加速推进银色产业建设并树立积极向上老年观的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为了厘清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质量的关系,首先利用熵权TOPSIS法建立包含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选择灰色投影关联模型对福州市2009—2018年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质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在证实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质量存在高度相关性的基础上,分别运用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对环境规制和经济发展质量进行实证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州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水平在近10年间以7.88%的平均速度快速增长,区域协调发展对经济发展质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最小的是对外开放水平.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质量的灰色投影关联度很高,环境规制2个分维度与经济发展质量的关系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占比.经济发展质量5个分维度与环境规制的相关关系比较结果为共享维度>开放维度>创新维度>协调维度>绿色维度.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质量的一元二次函数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质量呈现"U"形的非线性关系.最后,提出扬长避短加大环境保护政策的支持力度、调整"唯GDP"的政绩考核标准、根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及时调整环境规制强度等对策建议,全方位推动环境规制和福州经济发展质量的"共赢".  相似文献   

12.
何尔琦 《科技和产业》2021,21(8):102-108
产业转移和区域创新存在内在耦合协调需求.在梳理了两者的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获取相关面板数据,并采用时间序列熵值赋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9—2019年广州都市圈的产业转移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的综合水平与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与分析,并从时空角度探索产业转移与区域创新的耦合协调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在产业转移政策实施和区域创新系统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广州都市圈内产业转移与区域创新系统的综合水平与耦合协调度都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并且协调类型也开始从低度水平上升至中度水平,但区域内仍存在较大差异.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蓉  屈莉莉 《科技和产业》2023,23(18):132-138
优化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选取2013—2021年中国9个主要的海运集装箱口岸城市面板数据,分别构建口岸营商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系统指标体系,并结合耦合协调模型,研究了各城市口岸营商环境与当地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显示,各城市口岸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升,但不同城市间二者协调程度存在差距。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存在口岸营商环境滞后于经济发展现象,因此要持续加强口岸营商环境优化与建设。  相似文献   

14.
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文章以江苏省13个设区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了旅游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江苏各市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全省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总体还不高,从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的相对发展类型上看,苏州、无锡为区域经济主导型,南京、镇江为旅游产业集聚主导型,常州为同步发展型,南通、徐州、泰州、盐城为旅游产业集聚滞后型,扬州、连云港、淮安、宿迁为区域经济滞后型。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规划中一直以来都是重点,该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一跃变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由于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专业人才辈出、科技水平先进,是我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流。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区域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障碍,从构建经济系统、发展金融、一体化构想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2012—2021年沿海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维度构建物流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模型测算沿海地区物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显示:中国沿海地区物流经济高质量发展总指数和五个分维指数纵向呈上升态势,横向呈低—中—高三个类型;物流经济高质量发展5个维度发展指数及其低—中—高地区发展不平衡统计上显著;5个维度耦合协调度总体水平和分维水平分别处于中级向良好、初级向中级趋好状态。研究结论可为协调推进沿海地区物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厘清长江经济带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缓解农业碳减排压力,文章基于2010—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对农业碳排放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并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碳排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度、协调度以及其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研究。文章研究发现:碳排放水平和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碳排放水平和经济增长两个子系统长期处于高级耦合阶段;由于区域差异,二者之间并非呈绝对的正向关系,需因地制宜完善农业碳排放管理机制,从而加快我国农业碳减排,推进农村经济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的政府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政府间合作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对推动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区域经济的基本理论,结合京津冀经济的特点,阐述了建立京津冀政府协调机制的必要性,论证了建立京津冀政府协调机制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京津冀经济合作的政府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民营经济发祥地浙江省台州市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同情况,文章通过融合应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实证分析了台州市2011—2021年三元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及其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台州市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持续增长状态,但属于区域经济引领发展、高等教育滞后发展型社会;三元子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呈现较为一致的增长态势,整体上实现了从失调衰退向协调发展的良性转变。为推动台州市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文章提出,要建立地方政府、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等多方联动的长效交流合作机制;同时,还要实施教育先导性政策,大力推动台州市高等教育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与科技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立春 《特区经济》2007,219(4):51-52
近年来,长三角两省一市的科技合作初显成效,对促进区域经济、科技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多。尤其重要的是,长三角区域缺少全局性的科技政策调整,三地的科技合作缺少政策协调,地方政府为了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仍存在诸侯经济等非积极行为,这大大延缓了区域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进程。因此,从理论角度研究长三角科技政策协调机制,以减少重复投资、增加技术外溢效应、进而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