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进行鱼虾养殖,光伏阵列还可以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近年来,"渔光互补"模式在我国不断推开,大大提高了虾鱼塘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保障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光伏发电技术快速发展,成为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发电方式,也是光伏发电应用领域的投资热点。海南省分行支持的琼中湾岭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采用"上层光伏发电、下层水产养殖"新模式,在缓解当地用电困难同时,发展现代渔业养殖,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进行鱼虾养殖,光伏阵列还可以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渔光互补”不仅能够实现水面高效利用增加清洁能源产能,还可以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近年来,  相似文献   

4.
<正>地面工厂化海水养殖,养殖池上面光伏发电——建在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光坡镇沙螺寮村的"渔光互补"项目,是将光伏发电和鱼、对虾工厂化养殖有机结合,采用车间室外发电、室内养殖的模式,实现工厂化水产养殖与光伏发电双赢。在"渔光互补"项目现场,几百亩海水养殖池上面,立着一个个大棚,大棚上面是一块块光伏组件。"看,那上面一块块太阳板,是发电光源,  相似文献   

5.
正"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利用水产养殖集中地区丰富的池塘水面资源,来开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采用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的模式,并同时具有发展休闲旅游业的潜力。兴化市沙沟镇振兴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兴化市沙沟镇400亩光伏发电基地,探索发展以蟹为主的虾蟹生态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的模式,亩产河蟹120kg,小龙虾26kg,南美白对虾130kg,青虾31kg,鱼类155kg,亩均产值12550元,亩纯效益4650元。1.池塘条件光伏发电基地养殖面积400亩,每个单元25亩,太阳能电池板之间相隔一定距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河北省南宫市立足于提升土地综合利用率,探索"光伏+农业"发展新模式,积极推进"农光互补"光伏新能源项目建设,上方光伏板发电、光伏板下兼顾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现有农地实现"一地二用,农光互补"。农民通过收取土地租金、农业园区就业或土地返租耕种,获得多重收益。目前,南宫市已发展"光伏+农业"示范基地780余亩,给当地农民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土地集约化利用。  相似文献   

7.
<正>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水产养殖产地2008年已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养殖地环境和水源均符合无公害养殖要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无霜,年平均气温在18.9℃以上。如何提高单位面积鱼产量,改进传统养殖模式,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一年"两茬"健康养殖建鲤商品鱼,亩产量达3吨以上,实现高产高效养殖的试验目的,2009年我们进行了一年"两茬"养殖试验,获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在小龙虾养殖池塘内,合理套养河蟹、鳜、鲢、鳙鱼等,形成虾、蟹、鱼资源共享、互利互补、同池共生、"和平共处"的高效生态养殖模式。该模式是在不影响小龙虾正常养殖产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增加蟹、鱼养殖产量,提高综合养殖经济效益,可达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养殖效果,可有效规避"单打独斗"的养虾风险。  相似文献   

9.
<正>渔光产业也称"渔光一体化",于2013年在我国兴起,最早的名称是"渔光互补",也即在水产养殖池塘或外荡上架设光伏阵列,水中可以继续水产养殖,较好地解决了发展新能源和大量占用土地的矛盾。由于太阳能发电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清洁能源,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因此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在不少地方已成为重点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贺兰县新明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结合本县水产养殖实际,积极引进各种现代渔业机械化设备开展技术试验示范,园区渔业机械化生产水平达90%以上。通过科学的养殖管理,探索出了"单产、效益倍增"高产养殖和低碳高效循环流水养鱼等新模式,水产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1000亩的项目区渔业机械化生产水平达到了西北领先水平。项目区  相似文献   

11.
<正>向稻田进军,推广"香稻嘉鱼"模式;向池塘进军,推广鱼鳖混养模式;向荒地进军,推广工厂养鳝模式。2013年以来,荆门市在水产养殖中大力推广高效渔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一高三新"养殖模式,截至11月29日,该市发展"一高三新"养殖模式总面积110万亩,其中主推稻田综合种养45万亩、鱼鳖混养20万亩、工厂化网箱养鳝大棚12万m2,可增加养殖产量4.5万吨,增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提高泥鳅养殖技术,笔者在顺昌县埔上镇谢坑村进行泥鳅养殖试验,本试验将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与泥鳅网箱培育技术有机结合,以期探索一种适合在闽北山区推广的泥鳅生态高效养殖的新模式。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准备池塘面积为3亩,在试验开始前15天将池水排干,清除底泥,底泥厚度控制在15cm左右。  相似文献   

13.
<正>"猪—沼—鱼"生态养殖是综合利用能量及食物鲢转换原理进行循环养殖的一种新模式,可实现养猪、养鱼增收及利用沼气节约能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问题甲企业拟在某块耕地上开展"农光互补"项目,计划下方种植喜阴作物秀珍菇,上方搭设光伏板等发电,甲企业应如何办理用地手续?甲企业计划将这一"农光互补"项目扩大,需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是否可行?解答一、对于普通光伏发电项目占用农用地的,所有用地部分均应按建设用地管理《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国土资规[2015]5号)明确,光伏发电项目使用戈壁、荒漠、荒草地等未利用土地的,对不占压土地、不改变地表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桂林市水产研究所水产技术人员利用桂林山区丰富水资源,开展微流水健康养殖优良水产品技术研究。通过因地制宜设置塑料箱、立体微流水控制等养殖措施,达到因地制宜、立体集约化养殖、提高土地利用率、利用自然溪水落差、借助机械辅助供氧等措施进行微流水优良水产品养殖。水产养殖新模式经过一年养殖试验取得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生态优新"养殖理念的融入,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已逐渐由生态健康养殖、高密度养殖、新品种优结构养殖等替代。芜湖县一家庭农场场主,在面积为70亩的无公害池塘里,按56∶24∶20的养殖新模式进行养殖,即主养草鱼搭配鲫鱼、鳊鱼、青鱼、鲢鳙等常规鱼。该农场技术负责人经过多年的不断摸索,生态健  相似文献   

17.
<正>为不断提高河蟹池塘综合养殖效益,探索蟹池多品种套养新模式,宿迁市水产技术人员在充分研究河蟹和泥鳅的生活习性后,2013年结合省级三新工程重大项目"泥鳅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联合宿城区恒峰水产养殖合作社开展蟹池套养泥鳅养殖试验,取得了亩效益超6000元的好成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池塘条件池塘位于宿迁市中扬镇现代渔业示范基地内,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水质良  相似文献   

18.
正本试验将工业化流水养殖与"稻渔"综合种养进行了良性结合,发展高效循环农业,有效的解决了高密度水产养殖尾水净化处理问题,实现了一地两用(几乎不占地),"一水"两用(节约稻田灌溉水费),"稻渔"兼顾,"渔稻"两得,农民增收,旨在探索一种复合型高效循环农(渔)业新模式。江苏省如皋市水面资源相对匮乏,适养的池塘水面只有1万多亩,且水面零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随着水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实施,"禁养、限养、可养三区"的划分落实,必将缩减现有的水产养殖面积,加之塘租、饲料、人工、尾水治理等费用的增加,水产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传统养殖品种市场饱和,价格偏低,只有另辟蹊径、另谋出路,通过调整水产养殖结构,推广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等措施来进行必要的弥补,依靠提高水产品档次和质量来增加效益,而太阳鱼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探索鱼类养殖新模式和可行性生产途径,我们吉林省梨树县水产技术推广站2010年进行了池塘主养武昌鱼试验,并获得了成功。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部和辽宁省接壤,适合鱼类生长期最佳时间为每年的5月下旬至9月上旬。现将该试验结果作如下总结:1、试验材料1.1试验池选择梨树县刘家馆镇红嘴农业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