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鱼体指环虫病是由于指环虫寄生鱼体而引起的,是流行广、危害大的鱼体疾病之一,对鱼苗、鱼种危害尤其严重。  相似文献   

2.
<正> 活鱼运输是养鳜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包括亲鱼的运输和鱼苗、鱼种的运输。 一、鳜鱼亲鱼的运输 1、短途无水湿法运输利用鱼的皮肤具有一定的呼吸作用,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存一定时间这一生理现象,可以进行无水湿法运输,或称干运。运输时用水草裹住鱼体或用对鱼体淋水等方法维持一个潮湿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正> 冬季是鱼种放养时期,往往因拉网或运输擦伤鱼体,常发生水霉病。 症状:由于机械受伤或寄主破坏,使鳞片脱落,导致水霉侵入伤口,吸收皮肤里的养料,迅速萌发,并向外长出菌丝,肉眼看上去好似棉毛状。随着病灶面积的扩大,鱼体负担加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 流行情况: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是冬季最为流行,分布极广,各种鱼类都能得水霉病,从鱼种到成鱼都可以感染水霉菌。 预防方法:(1)用生石灰清塘。(2)在捕  相似文献   

4.
<正> 2000年6月27日,我场投饵网箱养殖,高背鲫鱼种(7cm左右)。有一箱鱼种,死亡100多尾,且食量大减,鱼种沿网箱壁转圈状游动。拉网箱检查,约1/2鱼种患病。经外观检查及镜检,诊断为鲫单极虫病。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症状及镜检 鱼体消瘦,体色发黑,鱼体体表可见白色小胞囊。胞囊真径1.5—2mm。胞囊处鳞片竖起,胞囊遍  相似文献   

5.
<正>"鱼种放养莫过春,冬放鱼种长三分",这是成鱼养殖的一条成功经验总结。冬放鱼种,由于水温低,鱼鳞紧密,鱼活动力弱,在放养操作过程中鱼体不易受伤,鱼种下塘后成活率高。冬季放养鱼种,应注意以下七点:  相似文献   

6.
正1.问:鱼类水霉病是怎样发生的?如何防控?答:(1)水霉病的发生。是由于在鱼类捕捞、运输、放养等过程中,鱼体受伤,水霉菌乘虚而入;或在寒冷天气冻伤鱼体时,水霉菌乘虚而入;或鱼体被寄生虫损伤,水霉菌乘虚侵入;或鱼类密度过大时,互相斗争损伤过多,水霉菌乘虚而入。使鱼体黏液不断增多,开始焦躁不安,与水生植物或水中固体物发生摩擦,然后黏液  相似文献   

7.
<正>春回大地,水温逐渐升高,又是投放鱼种的最好季节,由于这段时间水温较低,鱼的活动能力减弱,且鱼鳞片紧密,鱼体结实,拉网、捕捞、运输不易受伤,这样可以提高鱼种放养的成活率。早春投放鱼种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鱼种质量。同种同龄的鱼种,要求规格  相似文献   

8.
<正>1、鱼种的选购。首先要看鱼种是否经过检疫部门检疫,是否取得检疫合格证。其次要看鱼种锻炼得如何。鱼种出售前,要经过拉网锻炼。锻炼后的鱼种,鱼身较滑,鱼种体质增强,也容易运输,放养不易死亡。判断方法:选购时只要用手摸一下鱼体,或抓一下鱼种会很容易滑掉,反之,鱼种锻炼时间不够长,鱼  相似文献   

9.
<正> 体质健壮的鱼种是提高成鱼产量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鱼种成活率的主要条件之一。鉴别鱼种质量的主要标准有五种,可以概括为四看和一抽样。 一看就是看出塘规格是不是均匀。同样鱼种,凡是出塘规格均匀的,体质都比较健壮。而个体差距较大的,往往群体成活率比较低。 二看就是看鱼种的体色。就是通过鱼种的体色,反映鱼种体质的优劣。不同的鱼种,有着不同的体色。一般来说,优质草鱼种的体色为淡金黄色,灰黑色网纹状鳞片比较明显。鱼体越健壮,淡金黄色越显著。优质青鱼种的体色为青灰带白,鱼体越健壮,体色越淡。优质鲢鱼种的背部为银灰色,身体两侧和  相似文献   

10.
<正>(上接第16期79页)二、理化因素引起的不良养殖环境的改良1.感冒感冒是由于水温的急剧改变,引起鱼体内部器官活动失调而发生。症状为皮肤失去原有光泽并有大量黏液分泌,皮肤坏死、脱落,鱼侧游在水面,失去泳动能力,严重时休克死亡。在水生生物中黄鳝、鱼苗等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1.
<正> 常言道:养鱼不瘟,富得发昏。养鱼最怕鱼发病,特别是网箱养鱼由于放养密度大,体积小,鱼类易生病,且一旦发病。感染机会多,传染快,死亡率高。所以,网箱养鱼,应以“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为原则。现介绍常见的几种鱼病的防治方法。一、鱼种进箱前的准备工作1、网片先行放入水中约一周,使网片光滑,不易划伤鱼体,因鱼种刚进箱时不适应,易冲撞,易刮伤。2、进箱鱼种健康,避免创伤,防止网具刮除鱼体粘液,因为鱼体的粘液能粘结并清除附着的微生物和碎屑,是鱼体抵抗疾病的第  相似文献   

12.
池塘鱼病传播的途径及其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鱼病传播的主要途径1、鱼体互相传播池塘所放养的鱼种,有些个体本身常带有大量的致病菌或寄生虫(简称病原体)。因鱼种个体较小,这些病原体常寄生在鱼的体  相似文献   

13.
<正> 冬春是养殖户投放鱼种的黄金季节,采用中草药液消毒鱼体,安全可靠,效果良好,专业户不妨因地制宜用以下15种中草药进行操作: 1、大黄。捣碎,加适量水煮沸10-15分钟,取其药液配成10%浓度的溶液,浸洗鱼体5分钟。 2、枫树叶。每百公斤鱼种用枫树叶1000克,铁苋菜400克,加  相似文献   

14.
<正>冬至到春节前后,水质稳定,鱼体壮实,病害较少,而且鱼种壮,鱼鳞紧,适应力强,此时放养鱼种极为有利,并且水温低,鱼活动力弱,捕捞和放养过程中成活率高,同时免去并塘越冬的麻烦,使鱼种较早地得到疏  相似文献   

15.
鱼种消毒就是在鱼种放养前,根据鱼的体质强弱、水温等情况,用各种药物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药液,通过采取浸洗鱼体、全池泼洒等措施杀灭鱼体上附着的寄生虫、细菌等病原体,达到预防鱼病发生,提高鱼种成活率.而且是成鱼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否则,将会把病原体带入鱼池引起鱼病,严重时可导致鱼种大批死亡。所以鱼种放养的消毒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怎样巧治鱼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鱼虱形似臭虫,腹面有许多倒刺,能在鱼体上不断爬行,刺伤鱼体,吸吮鱼血,引起鱼种大量死亡。在温度较高的南方,水温 16℃-30℃时均可发生此病。长江流域每年  相似文献   

17.
<正>气泡病是鱼类养殖中常见疾病,多发生于苗种培育阶段。在鱼苗到鱼种养殖阶段容易发生、有发病症状突出、危害性大等特点,给鱼种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一、发病规律从鱼苗下塘开始到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后,鱼体规格在5-25g之间是气泡病易发阶段,发病特别频繁,表现更为明显。发病时间多在凌晨或闷热天气。1小时内发病池有50%鱼苗不同程度显现症状,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引起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8.
<正> 一、赤皮病 此病多是因拉网或运输中操作不慎使皮肤受伤,细菌侵入鱼体引起的。以春末秋初较为常见,常与烂鳃、肠炎并发。全国养鱼区均有发生,危害草鱼较普遍。症状: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尤以鱼种两侧和腹部最明显。重者  相似文献   

19.
<正>"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冬放鱼种不仅能提高成活率,而且能促进鱼种早生长,鱼体增重快,增收可达40%-50%。冬放鱼种需掌握以下七个要点:1、清塘消毒。宜在晴天进行。一是干法清塘(留水深10cm或注水10cm),亩用生石灰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主要就出鱼时经常出现的问题作以详细解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一、拉网出鱼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及其解析1.1脱黏鱼体黏液由体表黏液细胞分泌,其成分含有黏多糖、糖蛋白、免疫球蛋白及各种水解性酶类等,是鱼体的一道屏障。黏液具有减少水和鱼体表面的摩擦阻力、调节渗透压,阻止病原菌、寄生虫对鱼体的侵袭,免疫防御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