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互联网的发展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使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面临挑战。应通过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政治知识及政治参与方法的传授,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引导网络舆论等路径,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必须充分利用网络特点,优化网络环境,发挥积极作用,消除负面影响,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党员仪式活动是高校党组织开展大学生党、团员隐性教育的有效资源,应重新审视和创新大学生党员仪式活动,处理好显性灌输与隐性引导、组织建设与思想教育、历史传承与时代精神、群体认同与个体参与、统一规范与鼓励特色等五种关系,推动大学生党员仪式活动的重构。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运用仪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基于仪式的符号特性与人的符号属性的融通吻合的客观把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然要求,是十八大以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图景的经验总结。仪式作为教育形式,是爱国主义精神柔性化表达和具象化呈现的重要载体,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凝聚共识、强化认同,以境染情、以美化人,更新力量、外化行为等重要机能。继往开来,运用仪式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紧扣仪式要素、拓展仪式网络空间、构建仪式多元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是一种纪念党的重要节日、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的群体性政治仪式,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党的纪念活动是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契机,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通过纪念活动重温党的历史,凸显党的形象;追忆党的事迹,传承党的精神;阐释和研究党的理论,推动党的理论宣传大众化;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指引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家长的互动交流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当前,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家长互动交流存在诸多问题,高校应采取建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家长有效联通的机制、提升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家长有效沟通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增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家长交流互通的时效性和有效性等策略,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危机",政治认同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有着丰富的内涵,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政治认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政治认同和大学生政治的内涵出发,深入分析了当前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因素,从五个方面着重探讨了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8.
调查发现,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主流政治价值认同及政治信仰具有坚定性,在政治实体认同上具有功利性,在政治工具认同上具有务实性,在政治效能认同上具有差异性等特点。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有多元文化的涌入、我国的民主法制不完善以及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不足与知识水平的限制等。应该从加强和改进理想信念教育入手,坚持知识教育、实践教育和信仰教育三结合的原则;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水平;加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教育;也要倡导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重视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政府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形成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合力。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新时代内地藏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但西方文化的涌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汉藏文化交流交融的不平衡不充分等因素的影响使内地藏族大学生对藏族民族文化缺乏正确认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缺乏深度认同、对西方文化缺乏批判性吸收。因此,培育新时代下内地藏族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需要增设课程教育,提高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利用活动教育,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发挥媒介平台,深化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汉藏结对帮扶,践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开展的大学生政治"认知—认同—信仰"状况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认同—信仰"程度表现不一,同时,高校没有形成科学的大学生政治"认知—认同—信仰"培养教育体系。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实现大学生政治"认知—认同—信仰"转变的依从路径应从教学内容上改变传统的灌输方式,形成一套政治"认知—认同—信仰"的教学体系,即尽一切可能条件开展政治实践活动,促成和强化大学生政治"认知—认同—信仰"的转变;形成一支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及时、敏锐地观察和把握学生思想状况,积极有效引导大学生政治"认知—认同—信仰"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能力建设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着传播困境,大连艺术学院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原创“青春”系列剧目为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提供了新思路,开拓了新路径,创造性地解决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说什么”“对谁说”“怎么说”的三大问题,有效提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赋予辅导员新的使命、新的责任,辅导员要在新的环境下不断提升自身本领,在网络文化的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增强网络文化素养建设。文章从提升网络文化意识、提升运用网络文化的能力、提升网络语言的运用技巧三个方面进行科学论证,使辅导员能够适应新时代网络文化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和社会转型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多样化发展的态势,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科学的价值观来引导。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诸多困境,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育者的原因,更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与社会环境相关。解决大学生的种种困惑,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正视多元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弘扬校园文化正能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效性,提升大学生对价值观的认同自觉,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国家防疫大局,是防控疫情全国动员、全民参战的人民战争中高校战线的重要组成环节。基于应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经验方法,在社会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多点着力,围绕政治导向,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凸显制度体制优势,深化大学生政治认同;突出使命引领,培育大学生集体意识,明确新时代的使命担当和责任义务;深化人文关怀,着眼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和生存关切,注重类别导向,关注特殊群体;强化文化育人,引领大学生感受文化传承,拓宽国际视野,在国际比较中坚定民族自信,增强抗疫信心。力求破解特殊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题。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带来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苍白无力,存在少数学生淡化甚至抵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退役大学生与周围学生密切生活在一起,具有政治合格、作风优良、身体健康等显著特点。如果他们经过学校系统化引导,那么退役大学生无言的身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补充,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的提升,有着行之有效的榜样与示范引领作用,是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是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细节育人三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着重强调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育针对性",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式,也是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从校内到校外的践行方式所在。大学生理论宣讲团要以"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为阵地,充分发挥理论宣讲的导向作用与辐射引领作用,创造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改革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当今高校,90后的大学生们对共产党党史知识的学习和认知现状,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不容乐观。在当今文化认同危机和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情况下,对党的历史尤其是重大问题的了解和正确认知,不仅是大学生政治素养的体现,而且关系到大学生对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信仰问题,是关乎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的重大政治问题,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问题。本文针对杭州下沙诸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中国共产党党史认知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考察,希望对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党史教育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着力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高校辅导员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开悟与觉悟的作用。在大学生的群体中,辅导员是使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直接影响者,是把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提高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关键指导者。要扩展专职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力,由影响力到渗透力、前瞻性,要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及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使其在发挥教育的作用中充分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而奉献。  相似文献   

19.
生态责任伦理是一个重要的哲学社会科学论题,尤其是在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感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大学生生态责任感在价值认同、态度倾向和情感体验方面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导向法提升大学生生态责任感符合大学生情感成熟的主观需要,符合"美丽中国"的时代呼唤,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为此,高校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学科专业教育内容相互衔接,使校园文化教育环境相互协调,使教育者的教育力量相互融洽。  相似文献   

20.
文化多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主旋律之一,多元文化之间交融重合逐渐成为我国文化环境新常态。当代大学生面对的是复杂背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一定困境。所以,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可以通过"活化"理论宣教方式,夯实核心价值观认同基础;善用新媒体平台,优化校园德育环境;弘扬传统美德精髓,提升个人实践认同的路径,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认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