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敏 《新智慧》2006,(5):27-28
根据新准则第二条规定,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新准则主要规范三类投资性房地产:①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②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③已出租的建筑物。新准则也明确规定自用房地产和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自用房地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房地产,其核算由《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范。  相似文献   

2.
一、“闲置”土地能否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关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限定为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经出租的建筑物。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通过受让方式取得的、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3.
陶晓雯 《全国商情》2009,(13):78-7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企业持有的房产除了用作自身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场所和对外销售外,出现了将房地产用于赚取租金或增值收益的活动,即投资性房地产的出现.新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项单独的资产予以确认,并首次在对非金融资产计量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该准则的颁布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投资性房地产的提出有效规范了企业所持有的土地、房地产的具体核算,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更是对中国会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中将企业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区别于原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单独核算.本文分析了我国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原有规定中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内容的差异,并就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欧理平 《新智慧》2008,(2):14-15
为规范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以下简称“准则”)。在此之前,我国企业没有进行投资性房地产的单独核算,其确认、计量等都与一般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类似,也没有进行单独的信息披露。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6.
颜淑姬 《新智慧》2007,(6):11-12
对于土地使用权在会计核算上的归属问题,理论界众说纷纭。旧会计准则是将其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的。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是将土地使用权分别归人投资性房地产以及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购人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尚未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前,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按本制度规定的期限分期摊销。  相似文献   

7.
根据目前的准则,投资性房地产在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取得的情况下,无论何种持有意图,均可以采用成本模式或者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这实际上忽略了持有意图对会计计量的影响。而对于金融资产,现行准则又因持有意图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计量模式。在同一准则体系下,出现这种“厚此薄彼”的现象,会影响准则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因此,有必要在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中考虑持有意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智慧》2006,(4):29-30
第—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一)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二)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三)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投资观念的改变,企业将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手段已是非常普遍的经济现象。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改变了企业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方式,新准则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项资产单独核算,有效规范了企业所持有的土地、房地产的具体核算,能够真实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内在价值,增加报表信息的相关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是计量方式的一次重大突破,对中国会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范了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确认、计量和披露。但由于观念转变较难、条件的限制及管理层的谨慎要求等,该准则颁发后,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上市公司仍然较少。当前,投资性房地产已成为多数上市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相关管理部门应当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努力实现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计量向公允价值计量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本身具有投资与消费二重性,而现行房地产市场由于国家和地方都赋予其支柱地位,再加上融资环境的单一,投资渠道狭窄,使得大量民间游动资本缺少选择增值路径,更由于房地产投资属性及土地稀缺性加剧了人们对房地产增值的预期,使大量资金被吸入和挤入房地产市场,使房地产市场投资性过强,导致房价虚高,脱离国民购买力。投资性过强而消费性弱化的房地产市场,很容易出现房地产泡沫,这不仅危害整体经济,而且危及国民的生存需要,因而必须将投资性过强的房地产市场回归到以消费属性为基础地位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出售、转让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按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按其成本贷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按其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贷记或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土地增值税是指对土地使用权转让及出售建筑物时所产生的价格增值量征收的税种。土地增值税有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房地产投机炒作,挤压房地产企业过高利润等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及其应用指南对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做出了规定,但从准则颁布后连续两年"上市公司执行新准则情况的分析报告"来看,该准则在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确定方法、后续计量、房地产的转换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够合理的地方,所以应该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等有关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的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会计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有关规定做进一步修改、完善,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和决策有用性。  相似文献   

15.
如何准确地理解<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这个新准则,并将其运用于实际工作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性质特征、初始和后续计量、转换与处置等方面对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16.
周华  夏建波 《新智慧》2007,(10):59-61
本文以《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为例,论述了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对税收体系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具体税种的影响,并将该准则与现行税法规定进行了详细对比,以期实现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与相关税务处理规定的有效衔接和协作趋同。  相似文献   

17.
王朋才 《新智慧》2006,(2):29-29
《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以下简称《投资性房地产》)对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与计量以及会计处理提出了根本要求。本拟就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陈加宽 《新智慧》2008,(2):50-51
1.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当按照取得时所支付的价款及相关税费确认为无形资产。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其相关的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相似文献   

19.
公允价值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颁布以及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持续高涨,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主要就国内外准则制定机构和学术界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希望能够对后续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人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