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人民网6月份在网上针对我国当前社会腐败问题的现状作了调查,有90.6%的网民认为腐败问题很严重,有8.7%的网民认为腐败问题比较严重,两项相加,几乎被调查的所有网民都认为我国存在严重的腐败问题。这对一个执政党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数字,如果这样的现状持续下去.将影响到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将关系到巩固国家政权的问题,因此,以胡锦涛为首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从“十六大”到“十七大”相继出台了多项遏制腐败行为的制度和法规,  相似文献   

2.
李慧 《时代经贸》2007,(5X):14-16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不能及时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而腐败问题尤为突出,解决好了此问题为政府的职能转变将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有很多学者对中国的腐败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对《转型期防止腐败的综合战略与制度设计》提出的对腐败问题的治理办法进行分析,运用西蒙的决策理论和人际学说的社会人的理论,提出用“有限理性+社会人”的模式补充只重视制度建设来解决腐败问题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建构防腐机制与杜绝高校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冶 《经济研究导刊》2008,(16):187-189
高校腐败现象对社会已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对高校肩负的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任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高度重视高校腐败问题及其预防、治理等问题的研究,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课题和迫切任务。对于高校腐败问题的根治来说,更重要的还是要尽快建立一套预防机制,使高校腐败问题能够及早发现并提出预警,将其消除在萌芽阶段。  相似文献   

4.
李慧 《时代经贸》2007,5(5):14-16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不能及时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而腐败问题尤为突出,解决好了此问题为政府的职能转变将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有很多学者对中国的腐败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对《转型期防止腐败的综合战略与制度设计》提出的对腐败问题的治理办法进行分析,运用西蒙的决策理论和人际学说的社会人的理论,提出用"有限理性+社会人"的模式补充只重视制度建设来解决腐败问题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及中国加入WTO,金融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金融行业及金融行业的犯罪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金融行业的腐败问题,使国家资金蒙受巨大损失,对社会危害尤其严重,因此需要高度重视金融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6.
公共事业腐败是指提供准公共产品的各类公共事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利用组织资源、自己的特权为个人或小集团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具有复合性、隐蔽性等特点。公共事业组织作为联系政府和社会的中介机制。起着不可或缺的沟通和协调作用,它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近年来,我国公共事业组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腐败问题也日趋严重,治理公共事业腐败问题必须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十七届四中全会将腐败问题作为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提出.我国现阶段的政府必须正确认识腐败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阻力.我国现阶段公务员腐败现象滋长蔓延,是同执政党和这会主义制度不能相容的社会历史现象,它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声誉.文章从剖析我国现阶段公务员腐败问题的表现入手,从而揭示了公务员腐败问题的根源,进而提出了我国现阶段防治公务员腐败的途径.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腐败问题尤为突出,已成为困扰世界各国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世界各国纷纷开始探讨反腐国际合作。腐败问题同样也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证,必须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综观清朝的历史,可以说,腐败与反腐败问题贯穿始终。无论是政界的有识之士,还是社会的学界精英,都曾对这一问题表现出过凝重的思考。究其原因,这不仅仅在于腐败问题往往是社会焦点,更重要的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但无论如何努力,清朝终究未能摆脱腐败的旋涡,并最终以不可逆转之势让位于后来者。  相似文献   

10.
金融系统的腐败问题,不仅使国家资金蒙受巨大损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受到损害,而且还会诱发经济和金融风险,社会危害尤其严重。因此需要高度重视金融腐败问题。在我国经济和金融体制条件下,深入分析金融领域腐败产生的机理特点,对研究防治金融腐败的对策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石坤 《时代经贸》2007,5(3X):65-66
腐败是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职权谋取私利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为根除腐败的肌瘤,保证公职人员的纯洁性.净化我们的社会风气,祛除腐败赖以存在的病灶,本文拟通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现象的新特点来探讨腐败问题,并为此构建克服和消除腐败现象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例题1:有人说: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你怎么看? 【答题要点】(1)承认腐败问题。我国存在腐败问题,但是腐败问题也不是我国特有的现象,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反腐败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果,同时应该明确腐败现象屡打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倾向,并不是反腐败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腐败问题是当今世界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为世人所关注。研究解决腐败问题的规律,寻找对策,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腐败问题,进一步坚定反腐败的信心,加大反腐败力度,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夺取反腐败斗争的胜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有效遏制腐败居高不下的势头,取得反腐败斗争的胜利,必须实行标本兼治,采取以下措施:(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要从根本上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彻底的改革,解决好当前存在的政企不分、法律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西方学界自1960年代以来对腐败问题研究的大体脉络做了一个提纲挈领式的回顾,试图从中寻找到对腐败研究的各种路径选择与范式转换过程的规律。研究发现,西方社会科学界对腐败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道德论学派,到结构一功能主义学派,再到后功能主义学派,最后提出嵌入性腐败概念这样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它对认识今天中国的腐败现象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谭志斌 《经济导刊》2007,(7):115-116
腐败问题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当前我国腐败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必须从多方面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以预防和消除腐败现象的发生,才能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  相似文献   

16.
腐败问题是一种全球性的社会现象。不仅中国有高官因腐败落马,世界各围都有不少“老虎”混迹于政治高层之列。2013年,世界各国普遍加大反腐力度,越来越多的媒体曝光、公众质疑和法律制裁,使“老虎”们越来越难觅安身之处。  相似文献   

17.
库世昌 《时代经贸》2007,5(10X):55-56
腐败问题,根植于人的劣根性,滋生于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阶级社会的“特权”形式为腐败营造了滋长蔓延的温床,自古以来,朝野上下对此痛恨不已,许多圣主明君也采取了种种反腐倡廉的举措,清代的“耗羡归公”便是其中之一。本文拟从耗羡的由来,归公过程以及历史功过做一些初步的分析,本文能够为我们当前的税费改革及廉政建设提供点滴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迈向善治的反腐败制度创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日益猖獗的腐败现象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在近年来对党政干部和普通群众的进行的一些社会调查中,腐败问题已经赫然位居当今中国面临的各种突出社会政治问题的首位.20多年来中国政府为遏制腐败现象发展蔓延的势头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中国反腐败的努力受到世人广泛的关注.作者认为,这些年来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在迈向善治①的反腐败制度创新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国将继续推进以善治为目标的反腐败制度创新,这些制度创新在遏止腐败方面将会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腐败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无论哪个国家的哪个政党执政,都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反腐败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腐败产生的根源是"失去了制约的权力"。通过对腐败问题产生的特征、原因等方面的分析,试图探求解决腐败问题的合理途径,以遏制腐败滋生蔓延,巩固我党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腐败问题也被党中央日益提上议事日程.然而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腐败问题屡禁不止呢?和我国现存的那些机制有关?在现行各种监督制度都不太健全完善的情况下,我们该怎样遏制腐败呢?本文从腐败者的角度出发,试图建立一种激励相客的机制,让腐败者在此约束下自动选择清廉行为,拒绝贪污受贿.并给社会的监督机制给出了相关的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