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一周公司榜     
最曲折的争夺战东航无望引资新航、淡马锡东方航空1月8日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就东航引入新加坡航空公司及淡马锡的事宜征求股东意见。当天的表决结果显示,H股小股  相似文献   

2.
一周公司榜     
最曲折的争夺战东航无望引资新航、淡马锡东方航空1月8日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就东航引入新加坡航空公司及淡马锡的事宜征求股东意见。当天的表决结果显示,H股小股  相似文献   

3.
数字     
《上海国资》2007,(9):11-11
113亿港元 9月1日,东方航空宣布将通过定向增发H股的方式与新加坡航空和淡马锡控股(私人)结为战略合作伙伴。东航以每股3.8港元的价格向东航集团、新航和淡马锡共发行29.85亿股H股,募集资金约113亿港元,其中,新航和淡马锡共同获得东航24%股权。  相似文献   

4.
2008年1月9日,东方航空公司股东大会未同意公司以3.8港元定向增发29.85亿股H股的方式与新加坡航空及谈马锡控股公司结为战略合作伙伴。东航为何要结盟淡马锡?  相似文献   

5.
【香港财华社7月15日】已经成立股份公司的四大国有银行之二——中国银行(中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建行)预定改制引资上市计划已是棋到中盘,在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以25亿美元购入建行9.1%股份一周后,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Temasek Holdings)也与中央汇金公司(汇金)签署协议,以约14亿美元的价格洽购建行5.1%的股份,并且两者承诺将在建行IPO时分别认购5亿美元和10亿美元的股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淡马锡投资近60亿美元购买中国多家国有银行的股权,从而成为中国金融业的最大外国投资者。而此次淡马锡发生人事变局,再次将这家由新加坡财政部100%控股的海外公司引入中国人的视线。有关专家表示,过于密集的投资意向和在银行业经验的欠缺,成为财务投资色彩浓厚的淡马锡继续扩大对中国投资的阻碍。  相似文献   

7.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几乎是我国商业银行改制的必选模式。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制为例,建设银行引入美洲银行,工商银行引入高盛投资团,中国银行引入苏格兰、淡马锡、瑞银集团等战略投资者,据传处于股改进程中的农业银行也正积极考虑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目前仅有社保基金一家参与四大银行改制。据统计,我国商业银行改制至今,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在内已吸引高盛、摩根大通、美洲银行等20多家境外战略投资者参股其中,募集资金数百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一周公司榜     
《中国经济快讯》2007,(44):10-10
最无奈的结局:柯达、乐觊四年合作终结;最有利的民航引资:东航牵手新航、淡马锡;最快速的融资降幅:美全国金融公司次贷融资降99%;最“老字号”的股票全聚德成餐饮第一股;最适合中国人的道奇车:东南汽车打造国产道奇凯领。  相似文献   

9.
自去年年底,三大国有银行的战略投资者在其所持国有银行股份禁售期满后,纷纷出现转让、抛售热湖.国有银行引进外资的目的在于募集资金、完善管理、引进技术,而如今,却要为此付出巨大代价.本文将对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进 行反思、评价并提出对即将引资上市的农业银行在选择战略投资者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亚信息》2008,(3):38
2008年2月12日乌兹别克斯坦总统伊斯拉姆·卡里莫夫在政府内阁会议上称,2008年国家计划引资54亿美元发展经济,其中外资占15亿美元。如果这样,2008年的外资增幅将达35%。乌总统说:"引进的外资将用于实施80多个投资项目,要保证总造价达14亿美元的30多个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