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是地区人口、产业与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集中体现。以2000-2014年中原城市群地级城市的人口、产业、空间发展数据为基础,通过综合指标体系构建以揭示城市人口—产业—空间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变化态势。结果显示,2000-2014年中原城市群人口—产业—城市空间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波动变化,但整体波动范围相对较小。人口、产业、空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人口发展高水平地区集中于中原城市群西部和南部,产业发展高水平地区分布在中原城市群东北—西南轴线左上方,空间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地区多分布在河南、河北部分城市。耦合协调分析发现,中原城市群耦合协调度明显低于长三角城市群,且协调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空间分布态势逐渐由中原城市群东北—西南轴线左上方向西北—东南轴线左下方转移。改变中原城市群低水平协调发展状态,应以产促城,发挥区域人口规模优势,优化人口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加强区际联系,推动城市产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产城融合不仅是促进新兴工业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有效着力点,也是实现工业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江西工业园区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和效益得到快速发展,但各级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度参差不齐,国家级园区优于省级,城市周边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好于远离城区的工业园区。基于各级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认为江西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切入方式和重点应针对不同级别园区、产业类型、空间规模而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3.
基于长三角地区金融企业总部分支机构数据构建金融网络,以中心度指标刻画城市的金融网络嵌入特征,以专利申请数量衡量城市创城水平,探讨金融网络嵌入与城市创新水平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网络的知识管道效应已成为影响城市创新水平的重要因素;得益于长三角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信息搜寻成本的降低,地理距离对知识溢出和转移的约束作用正在减弱,知识溢出效应更加依赖于网络邻近性而非场所空间中的区位优势;金融网络嵌入的知识溢出效应呈现出空间异质性特征,扮演“知识守门人”角色处于核心地位的城市能够从网络链接中获得更大的收益。未来,应进一步加大超越长三角区域的金融网络建设,并实施差异化的创新发展政策,充分发挥高创新水平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低创新水平城市则应借助网络外部性提升自身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8—2021年四川省15个地级市和重庆市面板数据,对成渝地区文旅产业融合水平进行测度,探究文旅融合的时空分异特征和空间演进规律,并实证分析影响成渝地区文旅融合的内外因素。研究发现:文旅产业融合度整体处在严重失调阶段,融合水平两极分化,成都、重庆显著领先于其他14市;文旅产业融合度在时间上呈现缓慢增长态势,空间上区域一体化趋势较弱,“虹吸效应”突出,“马太效应”凸显,城市间不存在“追赶效应”,高融合度城市融合增长更快,空间关联性呈现下降态势;旅游产业相关要素相较于文化产业要素具有更强的促融合作用。因此,为更好地推动成渝地区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应强化落实一体化协同合作机制,聚焦重大项目牵引和文旅数字技术应用,深入实施差异化应用措施,创新文旅深度融合环境支撑。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我国境外园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全面铺开,其与地方城市产生的空间互动、职住互动、产业互动现象逐步显现。以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为例,首先分析了境外园区与地方城市互动发展的三大阶段,并建构了由外在推动力、环境支撑力、内在驱动力组成的动力机制模型。其次,运用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互动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境外园区建设与地方城市互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园区内产业与地方技术互动、产业链整合引发的经济产业增长依然是初期园区与城市互动的最重要因素,城市及园区发展分别受空间互动及产业互动效应的影响最显著。最后提出以技术融合促进产业整合、以园区竞合助推区域发展耦合、以产城融合保障社会融合的建议,为我国境外园区优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关系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耕文化向工业文明转变…是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以产促城、以城聚产、产城融合”。指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化,在城镇地域空间集聚产业.实现产业化与城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优化开发区土地要素配置水平,提高开发区土地要素供给精准度,是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采取空间叠置分析等方法,构建中国国家级开发区区块层面的“开发区—土地”空间经济微观数据集,系统刻画开发区土地出让行为并识别其空间政策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开发区土地出让价格、市场化程度、项目质量不断提升,土地利用用途结构趋于多元化;第二,高行政等级城市的开发区土地价格更高且差距不断扩大,产城融合型开发区服务和居住功能土地供应比重不断提高,工业主导型开发区产业用地供给持续增加,区内土地配置不断向重点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行业倾斜;第三,开发区政策显著提高了区内土地出让价格水平、市场化程度,以及项目质量,同时开发区政策存在一定空间溢出效应。应充分发挥开发区集聚引导作用,注重开发区在土地要素价格、市场化程度、土地项目质量方面的空间外溢效应,持续推进开发区内土地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实施基于功能导向的差异化土地供应策略,扩大开发区土地要素向重点产业行业配置规模。  相似文献   

8.
基于1996~2010年城市夜间灯光数据,运用城市位序规模法则、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加权标准差椭圆等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及其变动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总体呈现东部相对密集、中西部相对稀疏的条形核心—边缘结构,1996~2010年间,城市体系集中度始终较高且经历了由"数量增长"向"规模扩张"转变的演化过程;城市体系空间增长表现为明显的先扩张后收缩、先向西南方向移动再向东北方向移动、沿海、沿江、沿沪昆线及南北交通通道轴线的动态演进特征;受地理条件、空间距离和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影响,长江经济带城市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非连续性和片段化特征,区域内各城市群空间演化特征差异化显著,江浙沪地区已进入都市连绵化阶段,形成较为成熟的跨区域城市群,而长江经济带广大内陆城市群则基本处于以都市郊区化和多中心化为主导的发展阶段,尚不具备形成跨区域城市群的条件,各城市群边界和空间结构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企业经济》2017,(1):181-186
产业与城市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为城市发展提供驱动力,城市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两者的融合发展都离不开人,人是产城融合的核心。产业、城市、人三者融为一体,可以推动工业园区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提升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分析了产城互动的作用机理,并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从科学规划、设施配套、交通组织以及生态统筹方面提出了实现产城融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单一规划城市功能产业园区、科技园的传统模式,导致城市"宜居"与"宜业"矛盾突出,出现了一个个产业上的"空城"、生活上的"卧城",呈现交通"潮汐化"状态。而"产城融合"模式则令人耳目一新。所谓"产城融合",是以城市为基础,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与人之间有活力地持续向上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产城融合"就是以吸引高素质人群为本,集实体产业发展、创新集群导入、完整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改革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最为显著.本文通过运用因子模型,选取2008年长三角和珠三角32个城市12组年统计数据,计算各城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依据计算得出的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对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的...  相似文献   

12.
产业新城作为新型城镇化下"产业发展支撑城市、城市完善助推产业"的重要模式样本而受到广泛的关注。针对产业新城建设中产城空间供需不平衡的问题,通过对城市空间建构需求与演变的分析以及固安、大厂、香河产业新城的建设经验的梳理,以理论探索结合实证研究的方法,归纳当前产业新城建设由生产型基地向服务型生产基地转变、由封闭运行模式向开放成长模式转变的两点趋势,并以广阳产业新城为例,通过对基地现状文化和生态本底的挖掘、产业和人的需求分析,阐述了在需求导向下产业新城产城空间"细胞重构、基因重组"的建构思路,以期对环首都地区的产业新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城市新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产城融合。在中国城市新区建设中,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不能有机融合的现象非常突出,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社会服务的基础薄弱和城市主体功能不强、职住分离严重、进入行业难以达到预期等一系列问题。中国城市新区的产城融合也积累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成功模式,比如工业园区转型模式、卧城转型模式、平地造城模式等。其他地区的城市新区建设可以借鉴这些模式,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实施正确的社会化规划,实现新区各部分的有机成长,构建体系化的新区服务网络来促进产城融合。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数据,采用加权标准差椭圆方法,研究了2004—2013年北京市15—60岁居住人口的职住空间格局、动态演化及其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北京市15—60岁居住人口空间分布的聚集程度有所加强,就业人口空间分布的聚集程度则不断减弱,北京市职住空间分布格局差异程度在明显降低。分区域看,2004—2013年城市非核心区职住空间分离情况明显得到改善,并带动总体职住空间关系趋于平衡;从行业看,与居住人口空间格局变动呈相反方向,北京市绝大部分行业空间聚集度在逐渐降低,由城市核心向边缘区域扩散,促进职住空间关系逐渐趋向平衡。未来北京市需要进一步明确城市功能发展定位,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构建多中心的居住格局,通过多措并举优化城市的职住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全局曼奎斯特-卢恩伯格(GML)指数测算2003—2017年中国285个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分析了城市GTFP的时空演进,检验了城市GTFP的空间相关性,并用空间杜宾模型估计城市GTFP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GTFP呈现增长趋势,总体呈现“南(偏西)-北(偏东)”格局,城市GTFP标准差椭圆整体向西北方向发生了偏移,技术进步在提升中国城市GTFP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城市GTFP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表现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特征。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促进邻近城市GTFP的提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研发投入和环境规制抑制邻近城市GTFP的增长,产生了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分别存在“竞相到底效应”和“污染泄漏效应”。  相似文献   

16.
通过比较长三角地区国家级开发区与城市的空间效益情况,研究国家级开发区设立的合理性及当前的发展状况,客观评价长三角国家级开发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并分析探寻影响其比较效益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的策略和抉择,为科学规划开发区和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产城融合"不仅仅互为依托互为促进,而且互为渗透复合发展,成为具有丰富内涵和多元价值并可创造更大生产力的新的经济社会复合体或新的经济社会形态。产城融合发展不能仅注重"产",而简单化和低估了"城"。"城"于"产"不仅是一个匹配关系,还有相互融入。从单纯生产力的角度考察,城市建设于实体产业具有互动力、促进力、辐射力、吸引力、再创造生产力及本身也形成生产力等多重生产力互融作用。"城"于"产"的互融性在城市建设特性中必然也会有所反映和体现,因此推进产城融合一体发展应重视城市建设特性的挖掘和体现。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8,(7):86-87
产城融合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思路,本文从产、城、人三个方面构建产城融合测度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找出指标体系的公共因子,运用熵值法确定因子权重,测度一线城市的产城融合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服务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可以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采用标准差椭圆法分析方法,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113个城市2007-2016年服务业空间变化进行动态研究。通过对标准差椭圆分布中心、分布方向、分布形状变化的分析,探寻沿海地区服务业变化趋势。基于变化趋势提出有针对性的创新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运用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QAP分析法以及ArcGis探究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空间网络结构。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内部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仍然存在;数字经济整体关联网络的通达性、稳定性好,但联系紧密程度不高,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上海、无锡、苏州、南京、杭州等城市在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而舟山、铜陵等城市中心性均较低,位于边缘;产业结构、信息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距离因素对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基于此,应树立协同发展理念,注重数字经济圈建设,构建数字经济新基建,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推动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