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国内国际发展大局,把握发展大势,深刻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海洋强国建设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任务。2023年是大连“两先区”建设十周年,十年间大连市海洋强市建设步伐加快,海洋经济在推动大连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展现出强劲的势头,国家对大连发展的宏观规划正在稳步推进和落实。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建设海洋强国”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市是海洋强国的基本单元。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强市,是推动我国建成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
研究深圳的海洋战略不但是海洋强国战略拓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深圳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当前,深圳海洋强市战略的全面推进,面临现实挑战:海洋意识不强;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的缺位;海洋治理力量协作不足;激烈的竞争和紧缺土地资源;乏力的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不足。应对举措有:强化海洋意识,构建海洋强市理论体系;完善海洋强市发展规划体系和地方海洋政策法规体系;统筹海陆产业经济协调发展;壮大海洋科技研发力量;提高海洋环境综合治理能力;加强海洋治理整合;制定深圳海洋强市考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一、青岛建设海洋强市是青岛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需要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事关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日趋上升。  相似文献   

5.
<正>加快海洋强省国际强港建设,实现浙江海洋经济高质量倍增发展,需要在增强软实力、做大龙头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进科技创新等方面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擘画的“八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世界一流强港”也是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近年来,浙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宁波经济》2010,(8):31-31
综合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并结合宁波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六大联动、六大提升”和“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战略,紧紧同绕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目标,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以港口经济开发为龙头,以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为重点,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大平台建设为载体,坚持以陆带海、以海促陆、海陆联动,统筹陆域经济和海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谢斌 《宁波通讯》2023,(24):58-63
<正>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布局、亲自开篇破局的“大文章”。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就提出建设海洋强省的目标,并把发展海洋经济纳入“八八战略”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以及6月份来我省视察时,都强调指出要更加注重经略海洋,要求山东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对相关工作作了全面动员部署。  相似文献   

9.
<正>以“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和建设海洋经济强省20周年为新起点,进一步放大海洋优势、激发海洋价值,加快建设依海富民、向海图强、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海洋强省“发展海洋经济,是我长期致力和探求的一件事。”“做好海洋这篇大文章,是浙江省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这是2003年7月31日习近平为《海洋:浙江的未来》一书作序的话。此前的7月10日,习近平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纳入“八八战略”,  相似文献   

10.
陈定远 《港口经济》2009,(11):40-40
在广西贵港,流行这么一句话:“贵港贵港,贵在有港,富贵靠港。”贵港地处广西东南西江黄金水道的中游,是一座充满生机的新兴内河港口城市。城市的名字,充分体现了“以港立市、以港兴市、以港强市”的理念。贵港依靠港口来促进发展,1996年以来,贵港市紧紧地抓住了“以港兴市,以港强市”的战略,  相似文献   

11.
尚尔靓 《东北之窗》2012,(22):102-103
党的十八大,站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和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全面规划和部署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和任务。大连必须抓住这一重要历史机遇,以文化建设的新思维,采取政府主导、项目管理、重点扶持方式,实施大连文化创新工程,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率先步入国家文化强市行列。  相似文献   

12.
正天津市提出建设海洋强市,就需要构筑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筑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重要方面之一是大力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而大力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必须与铁路陆桥运输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海铁联运,搞好陆桥运输业,形成以天津港口为核心的先进的集疏运体系和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一、天津港大陆桥运输的区位优势独特天津港发展亚欧大陆桥运输的区位优势独特。目前在国内同时有四条线路可通欧洲陆桥的唯有天津港。  相似文献   

13.
<正>积极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重中之重是要继续强化港口发展牵引功能,推进“港产城文”融合发展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布局、亲自开篇破局的“大文章”。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就提出建设海洋强省的目标,并把发展海洋经济纳入“八八战略”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于2003年5月发布实施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根据自然与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行政区划关系,对我国海岸带及邻近海域划分为11个综合经济区,其中把以大连市为中心的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列于首位,并且指明了今后发展的主要价值取向。毫无疑问、发展海洋经济是大连城市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然而,必须看到,大连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却是粗放型的、低层次的,这与国家“经络海洋”的战略要求相差甚远。而从自身的情况来看,如果停留在相对落后的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将会使大连城市经济逐渐丧失其比较优势,束缚与压抑大连城市经济的发展潜力空间。因此,  相似文献   

15.
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是沿海国家和地区加快发展的战略选择。过去荣成能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主要得益于海洋经济之力。现在荣成要保持优势、加快发展,必须以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先行区为目标。大力建设“绿色形象、海洋韵味、知识内涵、开放特征”的现代化海洋经济强市。  相似文献   

16.
2020年是“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收官和“十四五”规划启动谋划之年,年初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全市海洋经济工作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坚决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和“5211”海洋强省重大决策部署,以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引领,着力推动港城互动发展、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海洋经济重大项目建设,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平稳,为全市年度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7.
正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要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经济实力,提振发展信心,增强海洋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历史和现实表明,海洋经济是临海城市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前景的领域之一。让潜力内生为动力,将优势转化为实力,就能加快海洋强市的建设进程,促进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从而在促进区域发展中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作出了“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部署,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海洋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渔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加快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对于优化全省经济结构、拓展发展空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十五”以来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回顾“十五”以来我省海洋与渔业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省委“一二三四五六”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坚持以推进“海上山东”建设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名优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和远洋渔业等支柱产业,加快渔业产业…  相似文献   

19.
韩英  王斌 《理论观察》2011,(5):109-110
当前,广东海洋文化强省建设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紧跟海洋世纪步伐,抓住文化发展机遇,梳理和总结广东海洋文化强省建设的研究现状与鲜活经验,深化认识海洋文化在广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着力推进广东海洋文化强省建设的前瞻性思考,对于贯彻落实广东"文化强省"战略举措,实现广东经济社会全面跨越式发展,促进广东海洋文化强省建设的科学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世锋 《浙江经济》2014,(23):26-27
“十三五”是浙江提升海洋“两区”建设水平、打造海洋强省的关键时期。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必须呼应海洋强国建设、呼应“两带一路”国家战略,呼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必须为推进浙江经济转型发展、建设美丽浙江、优化国土空间做出贡献、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