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在一个核心竞争力时代,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想在这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培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本文结合制造行业的特点,提出了制造业企业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时应该注意之处,以期对欲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核心竞争力时代,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想在这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培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本文结合制造行业的特点,提出了制造业企业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时应该注意之处,以期对欲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以及中原经济区的建设,焦作中小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摆在眼前的关键问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制胜的法宝,而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与源泉,是实现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构建焦作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对焦作中小企业在当前复杂的环境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我国制造业历经多年的发展,在全球行业中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的发展历程就是利用核心竞争力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过程,我国制造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成本优势。本文从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并梳理现阶段制造业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最后探讨价值链下的制造业成本管理。  相似文献   

5.
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大环境下,高要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传统的制造业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核心.制造企业进入后转移时代,如何开展电子商务,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选择一种合适的电子商务模式.为了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达到最佳的商务效果,不同的行业、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的模式是不同的,企业往往要根...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车行业的机床装备市场情况分析 2005年,我国的汽车产量达到560多万辆,未来15年内,汽车年产量将达到1500多万辆。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发展更为迅速,中国正在逐步成为全球制造、加工核心区域。这为我国的机床装备制造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7.
近20年来,美国制造业的发展变化不能简单地被解释为“衰落”,美国政客对就业和贸易逆差的关注更是掩盖了制造业结构性变化的事实:通过聚焦高端制造业,各行业不同程度的集散改变,创造新型就业岗位等方式维持了核心竞争力。美国制造业的结构性变化也带来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美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未预期、非合意的结果,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真困境”:“美国创造”和“美国制造”间的“死亡谷”难跨越;发展高端制造业以维持技术优势竞争力与就业短期目标冲突难平衡;“要弹性”还是“求效率”难兼容;“大型跨国公司”和“中小企业”利益分化难兼顾。  相似文献   

8.
我国制造业历经多年的发展,在全球行业中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的发展历程就是利用核心竞争力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过程,我国制造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成本优势。本文从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并梳理现阶段制造业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最后探讨价值链下的制造业成本管理。  相似文献   

9.
李晗  刘辉 《现代商业》2024,(5):169-172
制造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成为解决当下环境问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型方向。本文既是对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发展道路的探索,也是对企业绿色智能制造转型过程的思考。基于中国巨石绿色智能制造实践特征,从财务绩效、成本、期间费用、资产运用效率、融资获取能力五个方面对中国巨石财务效应进行分析,发现绿色智能制造通过“竞争优势、成本管控能力、绿色治理能力”赋能企业财务效应。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基础性内容。“十二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在遭遇“内忧外患”及上下游“两头受压”的逆势局面中,着力调结构、促转型。金融危机之后,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全球制造业正处于新一轮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之中。我国制造业必须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找准新的历史定位,进行产品、产业结构、经营理念与组织结构的治理整合,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由低成本要素优势向技术与品牌优势的质变。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随着中国经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趋势不断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中国制造业的融合将成为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但中国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水平、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仍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摩擦常态化背景下,如何找准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是重塑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应大力促进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和服务化转型,提升制造业产业链的韧性;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率的提升;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拓宽制造业国际贸易投资渠道等促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告》2006,(5):51-51
企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脊梁,企业的沦陷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悲剧。前几年中部地区因“政策边缘化”,“武汉制造”走入低谷,今天和未来中部“强势崛起,领舞中华”,“中国制造”“武汉制造”又将汇聚世界经济的主流。中国、中部、武汉正在与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庄严握手。营销是“企业”的关键命门:  相似文献   

13.
张红岩 《商场现代化》2006,(11S):181-182
中国企业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可以在更高范围和更大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战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企业竞争力的增强离不开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在开放经济环境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有其理论依据和特点。本文根据中国企业的现状,比较核心竞争力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优缺点,提出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并创新性地分析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蓝色经济区建设为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成为山东半岛新的增长极。但是,依据RCA理论方法对山东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发现,山东省装备制造业核心优势不明显,整体竞争力不高。在发展蓝色经济区的过程中,应重点发展通用设备制造业与专用设备制造业,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余五个行业,优化产业结构,以此带动整个制造产业升级,提升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财经界(学术)》2007,(6):43-46
2007中国服装产业的纵深发展将为中国服装产业格局、竞争力格局变化奠定基础。国内企业成熟壮大、国际名牌蜂拥而入,更多海外品牌对中国市场跃跃欲试,国内中小企业在夹缝中找寻生存之道,未来的中国服装市场新一轮“洗牌”时代已经到来。2007中国服装市场必然好戏连台,机遇和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6.
曾健荣 《中国市场》2023,(18):103-106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制造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以创新为驱动,优化内部管理,提升产品质量与效益。作业成本法能够对制造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与衔接,基于动因理论展开成本核算,提高成本管控的精细度。在国内外竞争压力背景下,制造企业着力于从成本管控入手提升经营效率,但在引入作业成本法中,还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例如意识淡薄、成本动因确定存在难度、缺乏信息技术支持等。当前,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中国制造”的崛起,一些制造企业也逐步以创新为驱动,着力于提升产品质量与效能,进一步探索优化内部控制、提升成本管控水平的有效路径,能够提升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向“中国智造”发展。基于此,深入到制造企业中展开实地调研,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行业特征构建适用的作业成本法实施流程,并提出相应的实施与保障措施,旨在全流程地引入成本核算机制,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部门间的协同作业,有序促进企业提升经营效率,强化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时代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中  陆军 《商业研究》2011,(7):161-164
低碳经济对中国这样的传统制造业大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制定低碳经济时代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及保障实施的政策,使中国的传统制造企业顺利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张磊 《现代商业》2022,(5):21-23
制造业是振兴国家经济的根基,目前中国制造业已逐步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企业发展也开始追求质量为上.STC公司是一家广东陶瓷制版公司,2015年紧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随着竞争环境不断变化,出现市场份额萎缩,行业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本文以STC公司为研究主体,结合当下陶瓷制版行业发展情况,通过分析该公司内...  相似文献   

19.
四川夹江是全国第四大建陶产区,中国建材协会2004年曾授予夹江“中国西部瓷都”的称号。目前,夹江陶瓷产业集群作为“东陶西移”、“东企西投”的重要承载地,正处在“由乱到治”转变的萌发阶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中小企业的成功和可持续发展不再由偶然的机遇或者产品开发决定,而越来越需要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产业之间的界限划分越来越模糊,联系越来越紧密,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间的融合发展表现尤为突出,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 一、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高附加值”是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之一,这些增值大部分来源于“生产性服务”。所以,众多的企业在生产性服务上不断加大投入。制造业的制造和服务功能逐渐渗透融合,经营行为也从制造领域逐步延伸到服务领域,一些企业已经逐步从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另外,很多企业为了更好地专注于核心竞争力,将产业链上的部分或大部分服务功能从企业中分离出来,通过寻找更为专业的服务企业,与之合作,从而促使提供生产服务的专门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步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这样就催生了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产业化的融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