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权威发布     
国家民委确定“电脑农业”推广范围 国家民委日前宣布,2004年度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在民族地区实施“电脑农业推广工程”的工作力度,在全国范围内新确定一批推广“电脑农业”的重点县和重点乡。 新确定的“电脑农业”推厂县乡主要包括:22个人口在十万以下的较少民族自治县和东、西部地区人口较少民族聚居乡、散杂居地区民族乡村等;新计划还将与有关部门合作,在湘、鄂、渝交界处的武陵山区实行电脑农业区域化的推广模式。“电脑农业”主要是依托国家“863计划”中  相似文献   

2.
7月初的一天上午9点,福建南安市大埔村村民吴恢宏打开电脑,进入自己在“世纪之村”网站上开设的“农家店”,发现又有1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订购自家制作的农家麻油。  相似文献   

3.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向全民发出的“动员令”。作为担负着粮棉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历史重任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作为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年中直接承担为“三农”服务的农发行,在中国金融业融入世界金融竞争的环境中,如何为履行新的职能,培养出一批“政治合格、业务精良、作风过硬、效率一流”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农发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命题。对此,今年6月,省分行在总结推广襄樊市分行开展“六懂、六会”经验的基础上,在全省农发行系统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了以“学政治、学业务、学法律、学写作、学电脑、学外语和懂计划、会分析,懂信贷、  相似文献   

4.
徐云峰 《中国农史》1992,(1):5-7,19
甲骨文“ ”,曾被隶定为“稻”字,音读亦如之,但持异议者仍有人在。字未论定,这就妨碍与此字关联数十条卜辞之利用。古人选此字本意为何?商末纣王“征人方”途中用此为地名可以窥知。此字地名乃商代林( )方,西周徐国之旧地,春秋时为句吴占领并以本族语译称“伊缓”,《谷梁传》作者又汉译曰“善稻”,泰时始名“盯眙”。从而确证骨文为稻称,字当隶作“ ”,音读如吕。盖因此篆下部 脊骨象形,本曰吕。  相似文献   

5.
汽车在宽阔的320国道疾驶。我们此行的采访对象是电脑瓷相技术的领头羊——江西高安徐栋梁老师。家住江西高安凤凰一路83号的徐栋梁,原是一位普通农民,十九岁念完书后开始从事农业劳动,在七十年代那动荡的岁月里,—个劳动日只挣来一角四分钱,穷怕了的他1974年有幸进入县工艺厂画瓷板相,有一段时间他确实感到很高兴。但后来面对挑剔的用户,他深感手工画瓷相的艰难,从此萌发出革新传统工艺的想法。1982年,他向江西省科委申请“瓷板洗浇相”课题  相似文献   

6.
一位只会用英语说“哈罗”、“拜拜”,肤色呈古铜色的中国农村妇女,对电脑一窍不通,对金融毫无感觉,但却在美国移民局申请绿卡(长期居留证)时被获准。她申报的理由是有“技术专长”,而她所谓的  相似文献   

7.
历史的车轮铿锵向前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回顾20世纪的发展 ,电脑 (电子计算机 )的出现和运用给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带来的变化是革命性的。我们常说 ,先进的生产工具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电脑正是代表了当代先进生产力。因为业务工作的需要 ,乡村经营管理人员是农村最先接近电脑的人群。目前 ,全国省、地级农经部门基本都有了电脑 ,少数县也有了电脑 ,个别发达的乡村也用上了电脑 ,这可不是一般的“鸟枪换炮” ,而是经营管理手段革命性的进步。在进入21世纪之际 ,如果要问经营管理工作会发生什么变化 ?我看就是管理手段的革命 ,电脑将…  相似文献   

8.
他“不谈主义,只谈问题”,他“以平常之心,做平常之事”,他坚持用脚做学问;他曾获得过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等众多荣誉,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赞誉他为“中国农民的代言人”,而他谦恭 地回应:“我只不过是做了一点调查而已。”他就是本刊顾问、外号“温三农”的温铁军。不久前, 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院长办公室里,本刊记者与之对话,倾听他关于农村金融问: 题的“不同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出国     
他要出国,人未走出农行大门,消息已长了翅膀般传到家中。 “哥,给我带一台带电脑的收录机”,弟兴奋的嚷。 “给我买套最高级的化妆品”妹急切的讲,脸上泛着亮光,似乎那套高级化妆品已发生了作用。 “妈,你要点儿什么?”他小心翼翼地问丈母娘。“一台冰箱就行了”丈母娘喜不拢嘴。 他转向妻:“你呢?……”“就要你”,妻柔声的说,眼中闪着泪花。  相似文献   

10.
蓬勃兴起的农村民间组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4月,朱总理出访美国,在参观芝加哥附近的一个农场后说,中国有工会,但没有农会。他会见了美国农场局主席,并邀请他访华,向中国介绍经验,以便中国研究一下,是否应该成立一个农会,来代表农民的利益。三年半之后,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的综合效益。”这是80年代农民协会退出历史舞台以来,党中央的报告中首次提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胃知乡愁     
余光中先生写乡愁,充满诗情画意,“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对我而言,乡愁大概就是饿了的时候想家想母亲。虽然被大上海的风吹了五六年,却依然不改一个东北人的胃,每次定好回家的计划后,就开始在心里盘算着回家后要怎样的大快朵颐。我习惯了晚睡,夜半时分对着电脑手机刷屏,不知不觉地进入美食的页面,饥肠辘辘的“胃”唤起“心”,一同进入思乡的氛围中。  相似文献   

12.
王平 《中国改革》2005,(2):52-53
近年来,与灰暗的世界格局相比,中国无疑是少有的一个亮点。经济的平稳发展以及申奥成功、入世等一系列历史性突破,展现出一个可以期待的前景。但同时,近年来一些重大改革措施的推出所导致的反复表明,中国改革已然进入攻坚阶段,用经济学家吴敬琏的话来说,“中国改革正在过大关”;用清华大学崔之元教授的感觉是:“未来的几年,中国将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期。”崔之元于1987年赴美留学,1995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系。2004年9月,他回到了国内,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他回来,更多的是为了体验那种对社会生活的“参与感”。  相似文献   

13.
在呼市贝尔路,一家古朴别致的木雕店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实木的门头,亮闪闪的黑木招牌上雕着“谭木匠”三个字。其中间的“木”字是由木匠的吃饭家伙——推刨和角尺组成。两端门桩上是隶书木对联:“千年木梳,万丝情缘”。店堂里正上方悬挂“好木沉香”的木匾,迎门处挂着“我善治木”的条幅。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电脑     
电脑就是电子计算机 ,它是一种能自动、高速地对各种数字化信息进行科学计算和信息处理的工具。这些数据或信息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等。其实 ,计算机的功能已远远超过了“计算”的范畴 ,它可以模仿人类的思维活动 ,代替人的某些脑力劳动 ,所以 ,大家都叫它“电脑”。人们通常根据电脑的综合处理能力的不同 ,将其分为巨型电脑、大型电脑、小型电脑和微型电脑。微型电脑是我们目前最常见的 ,也是使用最多的电脑。它除了我们日常看到的摆在桌子上的微电脑外 ,还有可以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和掌上电脑。说起电脑 ,人们常常听到“硬件”和“软…  相似文献   

15.
15年前,他怀揣500块钱辞官下海,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15年后,他已是震动业界的风云人物。过去的一年,他一手创办经营的光友薯业“双喜临门”,接连获得“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荣誉。他也被誉为“中国方便粉丝之父”。  相似文献   

16.
魏屯镇网事     
每天清晨,王勇都会被电脑传来的“叮咚”声叫醒.揉揉睡眼,快速坐到电脑前的他,不急不恼,因为这是一种令他快乐的音符,关联着商机和财富. 王勇是河北省衡水市滨湖新区魏屯镇魏屯村的一位农民,经营着一家皇冠级淘宝店铺.在魏屯镇,几千人和他一样,保持着淘宝店主每天“晚睡早起”的作息习惯.  相似文献   

17.
云梦秦简、里耶秦简和张家山汉简中对"徒隶"都有一些记载,通过对秦简及汉简中有关"徒隶"的若干条材料的分析,我们认为"徒隶"作为一种身份用语,是一个泛称,里耶简中的"徒"不是"徒隶"的省称,其范围比"徒隶"要大;徒隶在官有土地的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67年,麦克卢汉首次提出“地球村”的预言。在之后的45年中,传播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整个世界的距离逐渐收缩。转眼间,人们进入了一个“微”的世界,微博、微信、微小说充斥了人民的生活。中国社会已经悄然进入了“微”时代。  相似文献   

19.
为了丰富城市的“菜篮子”,国内贸易部最近决定在海南建立全国性大型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海南盛产的热带名特优农副产品将直接进入各地城市的超级市场。 海南省农副产品中心建设规划年经营量300万吨,通过电脑联网,将与全国各地400多个批发市场  相似文献   

20.
又到了花木销售旺季,日前,浙江宁波市北仑区白峰镇门浦村的种植大户郑伟健,一早打开电脑在“门浦村网”上查询花卉市场价。他说:“自从有了村级网站,阿拉再也不用跑到萧山打听价格,和客商谈生意方便多了。”“百村上网”是北仑区探索农业信息化的一个尝试。目前,已有10个行政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