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6年全国恢复邮政部门办理储蓄业务以来。邮政储蓄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果。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到1989年末达到100亿元,为降低通货膨胀,为稳定金融,方便人民生活等,做出了一定贡献。邮政储蓄做为一种刚恢复的业务受到各级邮政部门的重视。1990年开始执行邮电部和人民银行的“部行通知”,将缴存款改为转存款,手续费改利差,进一步调动了各级邮政部门办储蓄的积极性。各级邮政部门制定不少增加储蓄存款余额的措施,在各地人民银行的大力支持下,储蓄网点增加了,邮政储蓄的社会知名度也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证邮政储蓄业务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特将原邮电部门吸收的邮政储蓄存款缴存人民银行的办法改为由邮电部门自办吸收的邮政储蓄存款转存人民银行的办法,具体规定如下:一、邮电部门吸收的储蓄存款转存人民银行,分别在人民银行开立活期存款帐户和长期存款帐户。人民银行会计科目名称改为“0288邮政储蓄活期存  相似文献   

3.
邮储资金自主运用的新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7月,国务院通过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要求邮政企业加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实现金融业务的规范化经营。其实早在2003年,人民银行就对邮政储蓄开始实行新老划段、新增资金自主运用的改革;2005年开始,人民银行又对邮政储蓄的老存款开始进行了转出工作。这些政策的调整对邮政储蓄收益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银行和邮电部商定,自1990年1月1日起,将邮政储蓄向人民银行缴存存款的业务关系改变为向人民银行转存款的业务关系,即邮政储蓄由邮电部门自办,邮电部门吸收的储蓄存款(含保值定期储蓄存款)转存人民银行,人民银行按规定利率向邮电部门支付转存款的利息和保值储蓄贴息,储户的存款利息由邮电部门支付,利差即为邮政储蓄业务收入。邮电部门吸收的储蓄余额转存人民银行,分别在人民银行开立活期存款帐户和长期存款帐户,活期存款帐户的存款按活期储蓄和率2.16%计息,每年6月30日计付一次;长期存款帐户的存款按年利率13.5%计息(自1990年8月2]日起调整为10.62%),每季末月的20日计付一次。并规定,活期存款帐户的余额,应为邮政储蓄转存款的7%,长期存款余额应为转存款的93%,应付未付利息可存入长期存款帐户。活期存款帐户随时办理收付,长期存款帐户一般情况下只收不付。由于上述变化,给邮政储蓄业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原来容易计算的邮政储蓄业务收入变得复  相似文献   

5.
政策点睛     
国家邮政局刘安东局长在2006年全国邮政储汇专业工作会议上说,从2005年9月21日起,人民银行启动了邮政储蓄“老存款”转出工作,到今年底,邮政储蓄在人民银行的“老存款”将从8290亿元降到6840亿元;同时,邮政储蓄自主运用的总规模将从去年底的约4800亿元升至约8000亿元。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6.
我国邮政储蓄最早始办于1919年,民国末期陷于停顿。新中国成立后,人民银行于1951年委托邮政部门代理储蓄业务,1953年再次停办。1986年,为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国务院批准邮政部门恢复办理储蓄业务,并在原邮电部和各省(区、市)邮电管理局内设置了邮政储汇局,对邮政储蓄、汇兑等项金  相似文献   

7.
罗万堂 《邮政研究》2000,16(4):33-35
章以有效地促进邮政企业扭亏为盈为目的,对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邮政储蓄发展应处理好的几大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包括邮政企业管理与邮政金融管理的关系、邮储余额与邮储收入的关系、长期存款与短期存款的的关系,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城市网点与农村网点的关系,邮政金融资本和邮政产业资本的关系,、邮储余额与资金安全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8.
邮政储蓄从1990年1月1日开始由邮电部门自办,邮局吸收的存款由过去的缴存改为转存人民银行,在人民银行分别开立长期和活期两个存款帐户。活期存款帐户的余额、在途资金和留存的备用金不少于吸收的储蓄存款总额的10%,长期存款帐户的余额则为90%。活期存款年利率与活期储蓄存款利率相同,为2.88%;长期存款的年利率为13.5%。一、邮政储蓄转存款长期户存款年利率的确定邮政储蓄转存款长期户存款利率,是在近  相似文献   

9.
人民银行在1986年恢复邮政储蓄,最初的用意在于通胀的压力。而邮政储蓄也不负众望,成功回笼了大量的闲散资金,实现了人民银过邮政系统的庞大网点有效地回笼货币,从而降低通货膨行的初衷,而在邮政储蓄所吸收的存款中,来自农村地区的比例高达70%,邮政储蓄也由此成为农村资金的巨大“蓄水池”。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银行不久前发了通知,宣布自2003年8月1日起.邮政储蓄新增存款转存人民银行部分按照金融机构准备全利率(1.89%)计付利息。  相似文献   

11.
高继德 《邮政研究》2001,17(2):43-43
前些天去邮局存款 ,营业员办理完手续后 ,把一张定期储蓄存单交给了我。我看了存款单后发现存单上的邮政储蓄专用章有些问题 (见图 1 ) ,就与营业员理论理论 ,营业员说“这是上面规定的 ,有问题找上面 ,我们解决不了”。为了规范邮政储蓄 ,防范金融风险。下面是我对邮政储蓄专用章的几点看法 ,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一、邮政储蓄专用章不规范作为公章 ,标明单位名称这是最起码的要求。邮政储蓄存单是邮政储户与邮政局签订的一份存款协议 ,是规定邮政企业与邮政储户权利与义务的协议 ,又是决定此份存款单是否合法、有效的决定性依据。因为…  相似文献   

12.
邮政储蓄恢复开办四年后,从今年元月一日起改为自办。自办后,邮储面临哪些优势,是否还有利可图?本人就此发表一点个人看法。一、自办后,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邮政储蓄自办,为发展邮政金融业务,建立邮政银行创造了一个好的前提。新办法的主要变动有三点:一是邮储的存款转存人民银行,人行按比例付出利息,邮储付给储户利息后的剩余部分就是邮电企业的利差收入。二是邮储吸收的存款转存人行后,资金由当地人行调剂使用,这样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支持邮政储蓄的积极性;三是邮储可以受理支票,既减轻了邮银双方工作人员的点  相似文献   

13.
关于拓宽邮政金融经营领域的探讨济南市邮政储汇局曹玉芹一、邮政储蓄现状分析长期以来,邮政部门只经营储蓄这一单一业务,储蓄存款全部缴存人民银行,犹如进了保险箱无任何风险,却能获得较为丰厚的利息收入。但是在人民银行看来却是背了沉重的财务包袱,尤其是人民银行...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邮政企业经营邮政储蓄后,与国家、中国人民银行、相关银行、社会各界、储户之间的法律关系。邮政法规对邮政储蓄的规定缺乏系统性,部行“协议”和“通知”缺乏法律的权威性,为保证邮政储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健全邮政储蓄的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一)自主运用资金渠道狭窄,资金闲置问题突出 从2005年9月21日起,人民银行启动了邮政储蓄老存款转出工作,到2006年末,邮政储蓄在人民银行的老存款将从8290亿元降到6840亿元;同时邮政储蓄自主运用的资金总规模将从去年的4800亿元上升到8000多亿元。也就是说,到今年底,邮政储蓄将面对自主运用资金规模大于老存款余额和邮储资金运作渠道相对狭窄的困境。邮政储蓄自主运用收益率与老存款收益率相比已有较大差距,经营形势严峻而紧迫。  相似文献   

16.
自1861年英国首创邮政储蓄业务至今,迄今已有近130年的历史,目前世界上约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邮政部门开办了储蓄业务,其中日本邮政储蓄事业居世界首位。截至1988年3月底,日本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17.54万亿日元,按当时外汇兑换率折算,相当于9300亿  相似文献   

17.
邮政储蓄由手续费收入改为按利差收入后,邮电部门将吸收的储蓄存款转存人民银行,储户存款利息由邮电部门支付。邮电部门获得的转存款利息与支付储蓄利息的差额即利差收入,就是邮政储蓄的经营收入。 由此,邮政储蓄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劳务型转化为经营型。加强邮政储蓄的经营管理,提高邮政储蓄的经济效益已成为邮电部门的新课题。邮政储蓄的经济效益指在邮政储蓄  相似文献   

18.
崔金凤 《邮政研究》2003,19(1):28-29
以提高邮政储蓄经济效益为目的,结合国家8次下调存贷利息的实际,对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利率风险的负面影响作了分析和阐述,探讨了规避化解邮政转存款利率风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法律咨询室     
问:邮政企业解聘邮储代办员,需要履行哪些手续?答:根据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清理农村信用社信用代办站、邮政储蓄代办机构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120号)规定,邮政企业解聘邮储代办员,必须在原代办员服务的区域内通过公告的形式,将依法撤销邮储代办员的决定以及新的业务联络方式等告知客户,并与存款人核对存款账目。问:邮政企业与代办员解除代办协议后,是否可以认定双方不再存在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20.
邮政储蓄业务从今年正式开办以来,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普遍认为,邮政储蓄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事物,对方便群众、发展生产、支援国家建设均有重要意义。几个月来,经过邮政部门的积极努力,邮政储蓄发展较快,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邮政储蓄的前景如何?邮政储蓄与各银行的关系将如何发展?这类问题本仅为广大储户所关心,也是银行系统及邮政部门本身所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