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经济”及其对河北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组章中,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还需化背景下,信息技术(IT)革命以及由此带动的、以高新技术(IT)革命以及由此带动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学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新经济,新经济又被称为“网络经济”、“注意力经济”、“比特经济”、“数字经济”、“智力经济”等等。  相似文献   

2.
陈红 《经济师》2003,(6):86-87
文章从五个方面概括了美国“新经济”的概念和表象 ,总结了学术界中“新经济论”者和“新经济论”质疑者的观点 ,并客观地剖析了美国“新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以及导致其退潮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3.
建立在高新技术基础上持续增长的美国“新经济”,在全世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今天的世界经济中,美国是惟一具有控制关键生产要素和经济产出流动方向的能力和力量的国家。美国经济在“过热”之后可能会实行“软着陆”,从而进入新的周期。美国“新经济”具有风险投资的社会化、国际化,高新技术的数字化,经营管理结构的虚拟化等特点。面对21世纪的世界发展趋势,中国只能以更为深化的改革开放作为回应。  相似文献   

4.
试论美国“新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经济”是一种在现代社会化在生产条件下,以高新技术和现代金融为支撑,有日臻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健全的市场体系,在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中生长的典型的、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模式。章结合美国经济已经经历了长达118年月的景气周期的情况,指出这次景气周期的特点,并从以信息技术和其它高科技为基础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政策的转变、将高新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机制、以及现代金融和资本市场等方面,探讨了美国“新经济”形成的原因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新经济”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非利普斯曲线在“新经济”中无效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芮 《经济学家》2000,(6):45-48
许多“新经济”论者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已在美国“新经济”中失效,传统经济学理论已经无法解释美国“新经济。”针对这一说法,本文从传统经济学理论有关菲利普斯曲线的论述出发,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认为,通胀率与失业率“两低并存”,实际上并没有改变传统经济学法则;菲为斯曲线在美国“新经济”中依然有效。美国“新经济”出现通胀率与失业率“两低并存”,其原因可以解释为:1.“自然失业率”下降;2.强势美元带来“总供给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美国出现一种被经济学家称为“新经济”的经济现象,引人注目。形成新经济的原因何在,成为各国政府及经济科学家关心的问题。本文从美国政府在“新经济”形式与发展中作用角度谈起,并最后总结其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新经济”的基本情况 自1991年3月起,美国经济出现持续稳定增长,成为自1854年以来美国经济史上32个周期中最长的一次。在这次持续扩张中,出现了与传统经济学相悖的现象,许多宏观经济指标已突破了基于过去50年历史模式的原有经济规律。对此,许多经济学家称之为“新经济”。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在最近曾…  相似文献   

7.
随着NSADAQ股市的暴跌,美国经济下滑,高技术企业特别是网络企业纷纷裁员,华尔街上传来了“新经济已经死了”的汉息,到处都可以听到新经济的哀鸣。  相似文献   

8.
常成宝 《经济论坛》2000,(18):26-27
90年代以后,尤其是在近几年在全球经济知识化的浪潮下美国经济出现了某些完全不同于战后那些典型的经济周期的东西,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时间创下了新纪录,而且增长势头远比人们预计的要强劲。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尽管劳工市场处于30年来最紧张的时期,但通货膨胀的压力仍得到控制。对这种特殊经济现象,虽然经济学界各派有着不同的命名,如“信息经济”、“虚拟经济”、“网络经济”甚至“风险社会”等,但人们大多以“新经济”这一概念来涵盖所有的内容。一般说来,新经济是指以数码知识、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由新科技…  相似文献   

9.
本文假定美国确实有一个“新经济”,将讨论其事实根据,考察围绕“新经济”的争论和证据,探讨“新经济”的出现-如果它确实存在-可能对世界上其它地区包括亚太地区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关于新经济的九大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认为后工业社会经济形态的合理命名应是信息经济,而不是“新经济”,其起源的标志是电脑的出现,而其代表则是因特网。信息经济的发展过程同时就是全球一体化的过程,我国加入WTO后,这一进程在我国将会大大加快。不能将“新经济”归类于泡沫经济。能成为“新经济”主流的企业将诞生于那些借网转型的传统巨人。只要有知识增长和持续创新,人类社会不会存在最后的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现实和理论的考察,在现有文献与"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新一代信息产业为例,利用2010—2014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各因素的具体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众多因素共同影响时,新一代信息产业的生产要素、需求多样性、相关产业以及政府等因素对创新绩效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而市场规模、支持产业以及竞争等因素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与产业相关性,存在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但也存在创新型人才不足、垄断以及与政府支持脱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初创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越加不确定,初创企业如何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实现高速成长是值得研究的问题。选取南京市3家高科技初创企业的成长案例,运用扎根理论对该市政府实施的人才政策及3家高科技初创企业创始人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最终构建了高科技初创企业成长绩效提升路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高科技初创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可将人才需求与市级政府实施的人才政策进行匹配,寻求市级政府的支持与帮助,找出限制自身成长的瓶颈,并通过整合资源实现科技创新,从而不断提升自身成长绩效。  相似文献   

13.
In the high-tech product market, the number of hungry adopters, a new type of early adopters who buy new products and sell them soon in the on- or off-line secondary market to seek for the other new products, has been increasing due to the short product life cycle of high-tech products and the low transaction cost on the Internet. This new phenomenon means that it is inappropriate to consider customers only in the primary market as total adopters in innovation diffusion modeling, since purchasers in the secondary market also have a word-of-mouth effect on the remaining non-adopters. To explain this new phenomenon, we modify the basic Bass diffusion model by incorporating the effect of the secondary market and conduct an empirical analysis. As a result, we conclude that the basic Bass model is likely to overestimate sales volume and tends to forecast lagged peak time when there is an effect from the secondary market. This means that applying a diffusion model to high-tech products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secondary market effect would provide an inaccurate market forecast.  相似文献   

14.
陈汉欣 《经济地理》2006,26(4):551-556
文章首先综述新世纪国家高新区取得的新成就、新特点及增速回落的原因;接着,指出国家高新区在“二次创业”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基地之一。国家高新区要努力实现“五个转变”,自主创新是高新区发展的必然阶段;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核心任务是建立区域持续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高技术产业作为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重要阵地,对加快科技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战略作用。结合DEA-Malmquist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以中国内地29个省份高技术产业为样本,探讨科技资源配置规模、配置方式和配置环境对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的组态效应。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TFP增长与科技资源要素投入存在复杂并发因果关系,单个科技资源要素不构成高技术产业高TFP的必要条件;存在两类提升高技术产业TFP的组态路径,即以计划配置、产品开发为核心条件的政府主导型条件组态和以市场配置、R&D人员投入为核心条件的市场主导型条件组态,市场主导型条件组态又包括“市场+研发改造型”“市场+开放合作型”“市场+产学研型”3种类型;中国高技术产业在效率增长和TFP路径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但市场资源配置和R&D人员投入在提升高技术产业TFP路径中发挥普遍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技术引进的双重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利用技术引进提升内资企业的市场绩效是一个重要课题。针对后发优势理论与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的矛盾,通过实证分析1995--200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等数据,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技术引进存在着显著的双重效应,即内资企业技术引进费用与其新产品销售收入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其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技术引进双重效应的产生原因,即内资企业受发达国家技术出口限制,导致其通过后发模仿来进行技术创新的成效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在资源基础观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创企业资源一成长战略~绩效的研究模型,并以深圳中小企业板2007年之前上市的102家上市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其主要研究结论为:(1)中国新创企业的资源差异对企业绩效有直接影响。其中,实物资源与企业盈利性、成长性呈正相关;财务资源与企业成长性呈正相关;声誉资源与企业盈利性呈正相关:人力资源与企业盈利性、成长性呈正相关。(2)新创企业的资源差异对其选择的成长战略有显著影响。有形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的新创企业倾向于采用市场拉动战略.而无形资源丰富的新创企业则倾向于采用创新推动战略。(3)处于不同行业的新创企业,在成长战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科技行业的企业更多采用创新推动战略,而非高科技行业的企业则更多采用市场拉动战略。但不同行业的企业在企业绩效的盈利性和成长性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高技术产业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离不开科技金融投入。构建科技金融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组态分析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中国内地30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进行组态分析。结果表明,单一科技金融投入并不是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科技金融投入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有6个组态,其中两个组态以“财政科技投入+银行贷款”为核心条件,4个组态以“创业投资+科技资本市场融资”为核心条件,表明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存在多种实现方式。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投入是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重要路径,可为各省合理配置科技金融投入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素市场化配置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利用2003—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方法,实证研究要素市场扭曲、绿色创新效率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会阻碍绿色创新效率提升,高技术产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绿色创新效率提升,并削弱要素市场扭曲对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抑制作用。门槛效应表明,在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情况下,要素市场扭曲对绿色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会被扭转。以上结果均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20.
探讨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的同群效应,特别是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不确定性,以及体现制度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对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同群效应的影响。实证分析沪深A股2009—2017年高科技上市公司数据,结果表明:①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②环境不确定性显著负向调节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的同群效应,即环境不确定性弱化了企业研发投入的行业趋同;③知识产权保护显著正向调节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的同群效应,即知识产权保护强化了企业研发投入的行业趋同。结论丰富了企业研发投入同群效应研究成果,为考察企业所处外部市场与制度环境对企业研发投入同群效应的影响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