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旅游资源非优型省会城市遵循从旅游集散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化的一般趋势。文章以呼和浩特为个案,发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非优型省会城市具有以下典型特征:城区缺乏高级别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职能面临周边城市的竞争压力,旅游吸引力受到民族区域环境的制约,面临周边高级旅游吸引物的竞争威胁。城市的旅游吸引力主要取决于旅游吸引物魅力、优质的旅游服务和旅游亲和力三种因素。旅游吸引力提升措施包括:挖掘自身与区域文化资源打造差异化的旅游吸引物,优化旅游服务并推进区域旅游合作进而强化旅游服务中心地位,同时优化城市旅游环境。  相似文献   

2.
大连旅游吸引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旅游吸引力及其各组合要素是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旅游消费的核心要素,它对于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城市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主要由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服务吸引力、旅游形象吸引力三个方面构成,大连旅游吸引力的大小受制于客源市场需求、竞争者城市、城市经营理念对大连旅游吸引力的作用机制,大连旅游吸引力的创新首先应该结合客源市场推力来进行提升,其次采取多种战略突破竞争者,最后实现从城市旅游到旅游型城市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台湾对内地居民的旅游吸引力之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地吸引力是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促使其付诸现实空间运动的最重要因子。2005年,随着国务院宣布开放内地居民赴台旅游,其相关事宜便引起了两岸业界、民众的极大关注。运用理论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台湾的旅游资源拉力和台湾影响内地居民旅游感知的因素,并通过市场调研,总结了内地居民对台湾的旅游感知度和旅游需求,从而展望了台湾对内地居民的旅游吸引力。  相似文献   

4.
旅游哲学观与规划方法论——旅游·旅游资源·旅游规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当前旅游规划领域面临的思想理论问题,围绕旅游、旅游资源、旅游规划三方面,论述了旅游的起源、动因、作用、演化趋势、理论基础,提出了旅游与旅游吸引力"时空异化"和"时空强化"的两大特性,以及闲暇游憩学为龙头的旅游理论;论述了旅游资源与风景资源的区别联系,指出了旅游资源及其生命力"无中生有"和"不断变化"的两大特性;阐述了旅游规划的根本原则,旅游规划与风景规划、城市规划的差别,创立了以旅游吸引力、生命力、承载力三力为核心的AVC旅游规划理论与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5.
无锡正在大力发展城市旅游业,推进“旅游即城市”战略。文章从建立城市与旅游互动关系和培育城市主体吸引力的角度对无锡发展城市旅游业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国际旅游城市发展的特征与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旅游城市是指城市综合环境优美,经济社会发达,拥有丰富的品位高级的旅游资源, 拥有高级的文化、娱乐和服务职能,旅游产业发达并成为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具有超国界吸引力,国际国内游客数量众多,并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城市.国际旅游城市的竞争力越来越决定于其旅游资源和产品的竞争优势而不是比较优势,提升旅游城市的竞争力应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发展城市旅游更应重视影响竞争力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和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7.
感知距离是旅游研究中不可忽视的现象。国内外相关学者对旅游资源的吸引力随着距离的衰减进行了研究,但对感知距离的认识还缺乏系统性。旅游资源吸引力受到多维感知距离衰减和调节变量的影响程度,在古典尊贵性、古典军事性、租界历史性、宗教文化性、民间风俗性五种代表性历史风貌建筑旅游资源吸引力的衰减模型中,表现不一,共同点是随着空间、时间及文化距离的增加,吸引力会降低,若是交通便利,并有人伴随的情况下,吸引力则会大大增加,但也有不同情况,民间风俗性资源的吸引力则是文化距离越大,吸引力越大。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怀旧意识逐渐提升,这也为旅游业创造了新的发展途径。将怀旧文化与城市旅游相结合就形成了城市怀旧旅游这一新的旅游方式。怀旧旅游一般在一些古镇中展开,这些古镇独特的文化性能够让人们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古镇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也需要对一些普遍的问题引起重视,从而更好提高古镇的吸引力,确保古镇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旅游吸引物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前提基础,亦是旅游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依据,经统计分析以及综述研究表明,关于旅游吸引物的研究集中于其概念、系统、分类、吸引力要素和合理利用等5个方面。其中就旅游吸引物的系统研究和合理利用方面已达成共识,而其概念、分类和吸引力要素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争议。通过对旅游吸引物的综述研究,旨在为明确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内的旅游文化研究已出现与旅游研究合流的趋势,旅游文化学徒有其名。旅游文化学不应是文化学视角的旅游学,而应是关于旅游文化系统及旅游文化研究的学问;旅游文化学不应混同于相关学科,它应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也不应是旅游,而应是旅游文化系统及旅游文化研究。循此方向.旅游文化学别有天地。  相似文献   

11.
《旅游文化学新论》(以下简称《新论》)发表后,曹诗图先生撰写《略论旅游文化学的主要问题》(以下简称《问题》)一文与笔者商榷。在各自主要目标或使命尚未完成的情况下,旅游文化研究与旅游研究合流是不合理的,其结果必然是旅游文化学独立性的完全丧失。名存实亡;《新论》与《问题》主张的旅游文化学定义分别以“旅游文化与学”和“旅游与文化学”为逻辑起点,前者较为可取,后者殊属不当;在旅游文化学研究对象的表述上,《新论》并无不妥,而《问题》却游移于旅游与旅游文化之间未有决断。旅游文化学的研究重心还应回到旅游文化上来。  相似文献   

12.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旅游发展的思考--以扬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扬州为例,探讨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的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名城老城区应综合历史文化、资源、市场进行恰当的旅游定位,遵循整体开发、滚动开发和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打造有号召力的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已有20多年时间,但发展层次大多处于低水平的“农家乐”阶段,加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建设将是破解之道.乡村旅游是城乡文化接触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城市文化以其鲜明的现代化、市场化等特征。强势地冲击着乡村文化.城乡文化涵化的结果,一方面是乡村文化的振兴;另一方面是乡村文化的同化、商品化.从涵化理论出发,加强中国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建设,应确立乡村文化的地位,建立“农民主体、政府扶持”的文化创新体制,在旅游者和旅游利益相关者中倡导负责任旅游。  相似文献   

14.
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下大连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不仅能有效保护工业遗产,还能充分发挥工业遗产的诸多价值。文化创意产业依赖于文化基础,依靠人类的创意思维,将把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带入新的领域。讨论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关系和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下大连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优势,提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依托,大连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世界大多数国家进入WTO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一方面给世界旅游业带来发展的契机,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全球化趋向,发达国家文化以其文化的高势能消解着处于低势能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特色与魅力,又给世界旅游业带来了隐患。发展中国家旅游规划中,应对经济全球化中处于文化低势能的状况做出对策,明确旅游开发中的文化选择;在注意旅游发展中的文化协同的同时保持民族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与魅力。  相似文献   

16.
广西西江经济带文化旅游业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西江经济带文化旅游业面临转型创新发展的新任务。这一地区从客源市场来看,国内市场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入境游客对文化因素的感知还有待提升,存在缺乏整体定位和规划、区域发展差异大、两广诉求不同以及文化公共性等现实问题。从文化旅游业创新发展角度,发展战略重点和空间布局可以概括为四大战略重点、四个重点产业区和四个联动旅游产业区,同时还要考虑建立流域逆梯度发展空间。从机制保障上还应建立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机制、旅游服务质量标准体系、旅游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7.
甘孜州发展旅游文化经济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文化经济思想主要来源于生态环境思潮、藏族文化热、可持续发展思想。文化旅游业兴旺,关键是能创造特别多的社会财富,经济效益显著。文化旅游经济结构,主要由文化产业、生态产业、形象工程产业构成。开发绿色生物资源及和平利用旅游文化资源,建立旅游文化经济格局,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四大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在文化创意与工业的融合发展中,要推动设计服务与工业的纵向产业链延伸与横向服务链拓展,激发产业升级的动力;在文化创意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中,要打造旅游魅力的智核,营造丰富的内容、多元的主体和动态发展的框架;在文化创意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业的融合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统一;在文化创意与农业的融合发展中,要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以休闲农业项目为突破口,建立具有生态文化价值和现代服务业意义的农业形态。  相似文献   

19.
利用文化特色作为乡村旅游吸引力,开发文化创意产品,让文化活起来,不仅符合文旅融合大势,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也能促进乡村旅游地文化消费,带动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调研地314名乡村旅游者的问卷调查,从消费价值观和感知价值的角度,对乡村旅游文创产品的旅游消费者类型和研发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文创产品研发时,外部感知性应作为吸引乡村旅游者消费的基础,行为功能性作为刺激购买行为的助推器,文化承载性可以成为保障旅游消费的必要条件。乡村旅游者可以划分为四个类型:功能理性型(35.4%)、积极享受型(40.4%)、潜力发展型(11.8%)和面子感知型(12.4%)。乡村旅游地的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应避免产品同质化,创新民俗乡村特色,在注重实用功能性的基础上保障价格匹配品质,延伸文化传播链,促进文化消费体验。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留下的宝贵财富,如何有效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个现实的重要课题。旅游开发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的有效手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中,应遵循保护为前提的原则,坚持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根植于原生态文化土壤,积极发展社区旅游,使之成为“未来遗产”,以期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继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