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国第一任央行行长南汉宸》作者:邓加荣定价:38.00元南汉宸是开国第一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他主持了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的工作,作为我党的第一代经济奇才,他打赢过多次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的经济战役,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融家》2009,(10):236-248
1947年12月下旬,为了做好人民币的发行准备工作,南汉宸到西柏坡请董必武书写了“中国人民银行”行名。  相似文献   

3.
南汉宸(1895-1967),山西省赵城县(现洪洞县)人,出生于韩家庄的一个中农家庭。1926年参加革命,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长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和统战工作。1941年2月挑起陕甘宁边区财经工作的重担。抗战胜利后,历任晋察冀边区政府财政处长、华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人民银行筹备处主任、华北银行总经理等职。从1947年12月起,在董必武的领导下,南汉宸就着手筹划建立中央银行、发行统一货币的工作。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立,南汉宸出任总经理。建国后出任人民银行首任行长,在中国金融事业方面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为新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无产阶级的优秀银行家。1952年创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出任首任主席,为促进中外友好和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金融家》2009,(10):249-254
1948年11月18日,华北人民政府第三次政务会议做出决议:应即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统一货币,并任命南汉宸为中国人民银行总经理。  相似文献   

5.
《怀念》,是由金融界老前辈韩雷同志为纪念人民银行第一任行长南汉宸同志而写的,文章生动感人。  相似文献   

6.
南汉宸1949年10月~1954年10月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曹菊如1954年11月~1964年10月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胡立教1964年10月~“文革”期间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希愈1973年5月~1978年1月任财政部副部长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李葆华197...  相似文献   

7.
李丹 《中国金融家》2018,(11):49-50
陈希愈,1911年出生于山西霍县。1973年5月至1978年1月,出任中国人民银行第四任行长。事实上,陈希愈对于人民银行行长一职并不陌生,因为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一直到他上任行长的24年间,他一直任人民银行副行长,先后辅佐过南汉宸、曹菊如和胡立教三任行长。  相似文献   

8.
历史总会记住那些重要的开拓者。中国人民银行首任行长南汉宸就是一位这样的人物。他凭着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通过艰苦创业,建立了卓著的功勋,被金融界誉为无产阶级银行家,新中国金融事业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9.
历史总会记住那些重要的开拓者.中国人民银行首任行长南汉宸就是一位这样的人物.他凭着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通过艰苦创业,建立了卓著的功勋,被金融界誉为无产阶级银行家.新中国金融事业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之初,我曾经担任南汉宸行长的秘书,见证了他为建立新中国金融制度所作出的贡献,他的人格魅力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朝夕相处的日日夜夜使我们之间结下了深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金融家》2008,(2):222-222
新中国的人民银行,是伴随着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而逐渐组建的。1947年4月11日,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派中央工作委员会常委董必武前往太行山,领导正在组建的华北财经办事处,具体抓财经统一工作。“中国人民银行”这个名字,就是办事处工作人员董必武、南汉宸、杨立三、薛暮桥、白如冰等集思广益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华北银行"是由晋察冀边区的"边区银行"和晋冀鲁豫边区的"冀南银行"合并而成,行长南汉宸、副行长胡景云、关学文,总行设在平山县城南关,行以及各处室分住在居民家办公,后因驻北平的国民党军经常去石家庄、平山轰炸,各处室疏散  相似文献   

13.
叶婷 《中国金融家》2018,(11):46-47
他出生入死,先后参加了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他肩负重任,重构中国金融体系,治理通货膨胀,为开创新中国的金融事业殚精竭虑;他思贤若渴,为人民银行延聘了一大批著名经济学家,使人民银行成为“人才篓子”……他就是开国第一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银行第一任行长南汉宸同志是我国金融事业的开辟者之一。50年代前期中国金融业的许多重大问题,都是他领导或参与决策的,为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解放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南行长一向以革命事业为重,善于启发人和...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博览》2006,(1):62-62
本书叙写了开国第一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一生中许多亲自经历的故事。“‘中国人民银行’,这个名字好!‘人民’两个字,说明了这个银行的性质,它是人民的、大众的,而不是某个官僚资本家的,或某个财政金融寡头的;同时,也表明了它的地本位和作用,它应当是未来的人民共和国的国  相似文献   

16.
记者为了解国家金融机关当前扶助私营工商业,活躍市场,发展生产工作的情况,特访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南汉宸行长,承发表谈话如下: 中国人民银行一贯执行中央人民政府的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既定政策,对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鼓励其经营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近三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已经与私营工商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从稳定通货、降低利率、发放贷款、开展汇兑、代理清算等措施,为工商业的发展造成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几个汉字,经过调查核实,系山西省阳曲县人马文蔚同志所写。 1950年的一天,南汉宸行长拿出一支毛笔请马文蔚欣赏,并同他愿不愿意写几个字试试笔。马文蔚当即在虎皮宣纸上,写下了“中国人民银行”和“壹、贰、叁、伍、拾、圆、角、分”等字,每个字都写了好几个。南行长逐字比较后,各选了一个最好的留下。几年后,这些字出现在“五三版”人民币的票面上。1959年设计现行人民币时,票面上的数字改成宋体、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融家》2006,(10):88-88
一拒:我不是政府主席 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是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时开始发行的。这是仍然处于战争状态下发行的纸币.设计印刷都比较粗糙。据当时的参与者石雷介绍.1947年4月.中共中央任命董必武负责筹建中国人民银行。同时组织人民币的设计印刷工作。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国际惯例.设计者曾将毛泽东主席头像安排在票面上。送审后.毛泽东否定了.认为票子是政府发行的,不是党发行的,现在,我是党的主席,而不是政府的主席,因此,票子上不能印我的像。这样,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经理南汉宸的意见,票面图案设计为解放区工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9.
1948年12月1日发行的旧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六字是董必武同志写的.1955年3月1日发行、流通至今的新人民币上这六个字既不是董必武,也不是冀朝鼎同志,而是由原曾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的马文蔚同志题写的.南汉宸行长发现他的书法很好,嘱他写了“中国人民银行”六字,交付印刷部门使用,但从未透露此事.马文蔚现年81岁,山西阳曲人,大学文化程度,工隶书,1949年入总行工作,1952年调陕西省分行工作.由于“左”的路线影响,蒙受不白之冤,三中全会后得到平反,在原籍定居.笔者5月17日曾拜访过他,他亲自讲了题写经过.  相似文献   

20.
1951年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第一届农村金融会议。南汉宸行长在会议结束时作了总结报告.他指出.信用合作是群众自己的资金互助在自愿两利原则下的合作组织.不是国家银行的机构。信用合作社与国家银行的关系,它的业务是自己负责的,会计是独立的.吸收的存款可以转存到国家银行,但要按银行的章程办,利息可以比银行存款稍高一些.但其用高利吸收来的存款.银行不能按高利为之转存。如其要求国家银行贷款支持.那是可以的.放款利息可比一般放款利息低20%。目前信用组织形式很多.有大的进步的.有小的落后的,我们的原则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利用各种组织开展农村金融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