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我国铁路运输高速度、高密度、高质量的市场要求,迫切需要现代化、智能化的调度指挥系统,而传统的遥信、遥控调度集中系统不能解决沿线车站调车作业。新一代分散自律式调度集中系统,除完成编制和调整列车运行计划外,并将调车作业也纳入其中,实现铁路沿线列车运行和调车作业智能化控制。  相似文献   

2.
在调度集中条件下,繁忙干线车站的列车作业和调车作业的交叉对车站运输组织的影响愈加明显.通过分析车站调车作业与列车作业可能发生的交叉,提出在车站设置调车天窗来疏解列车作业与调车作业的交叉,并给出最大可用调车天窗时间的计算方法.针对广深线下元站作业情况,提出开设调车天窗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3.
铁路智能化调车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路车站调车作业自动化是实现调度集中的基础,针对目前车站无线调车作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智能化调车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设计。并对系统技术方案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信号采集方案、站场地理信息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调车作业过程的智能化控制等。  相似文献   

4.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4,26(C00):52-59
调度集中是调度中心(调度员)对某一区段内的信号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对列车运行直接指挥、管理的技术装备。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采用智能化分散自律设计原则,以列车运行调整计划控制为中心,兼顾列车与调车作业的高度自动化的调度指挥系统。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调车作业与装卸作业相互联系的基础上,论述寻求两者之间进度配合的必要性。研究确定各阶段选编作业时分与划分车流批次的内在联系,建立估算作业量和作业时分的数学模型。提出在不同时间约束条件下合理划分作业阶段和选编批次的原则及方法。通过实例计算描述智能化划分选编批次和作业阶段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中间站平面调车方式由人工手动编制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对计算机自动编制中间站钩计划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以调车计划编制规则为基础的自动调车计划编制方案,可以充分利用一线调车人员在现场积累的宝贵经验,将人工编制中重复的工作通过矢量化转换为调车计划编制规则,实现计算机通过推理的方式自动编制调车计划并在推理过程中将调车分为单一取车、单一送车和既取又送模式。通过将调车编制规则划分为通用规则和专用规则,一方面可以大幅度减少规则库中重复的规则,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编制计划的泛化性。对于同时使用多个调车机的复杂调车作业场景,可以将调车区域划分为多个独立的作业区域,将多台调车机同时作业场景转换为单机作业场景,有效降低了自动编制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我国铁路调度系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已有调度系统功能单一、信息共享难度较大的实际情况,提出以统一平台、集中指挥、管控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调度系统理念。新系统融合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CIPS)、调度集中系统(CTC)等成熟系统的技术和设计思想,以统一信息平台为基础,实现管辖范围内所有车站行车、现车、调车、货运、机车等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基于统一信息的同步作业管理,实现所有列车、调车进路的集中监督与控制,代表着铁路调度系统集成化、综合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提高站段调车机车作业效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路局直管站段、调度整合后,在调车机车作业管理上暴露出的问题,提出调整机车作业组织模式、统一整备换班时间、强化调车机车成本控制、健全调车考核激励机制等措施,以提高铁路局调车机车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黄骅港站技术作业需求,结合黄骅港站作业分工,以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调度系统平台为中心,以保障安全生产为准则,以调车作业管控为纽带,实现黄骅港站作业的综合管控;研究结合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调度系统的重车到港计划信息,实现从CTC系统中接收重车到港计划,自动编制港内调车作业计划,绘制车站技术作业图表,以及技术作业图相关信息的电子化,为车站调度员提供图形化工作界面,从而降低车站调度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研究为车站调度员、值班员、信号员、调车员、调车司机、列检员提供了工作信息的全面共享平台,促进了多种作业岗位之间的高效协作,提高了黄骅港站作业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为黄骅港站大数据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朔黄铁路神池南站现有信息系统功能单一、信息共享程度较低等问题,建立了以统一平台、信息共享、智能智慧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调度系统。新系统以调度集中系统、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等既有的成熟系统为基础,以信息集成为核心,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集成加工再分发,实现车站计划管理、现车管理、施工管理、接发列车、调车作业、统计分析等信息的互联互通,使作业计划从编制、下达、执行、反馈、统计“一条线”管理,解决原有车站信息系统割裂发展、信息传输受阻等问题,降低基层车站调度员、车站值班员、车号员等岗位作业劳动强度,从而实现生产流程再造,车站行车组织高效运行,为铁路技术站综合自动化发展探索出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